东北网2月25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晨报报道,在哈尔滨市酗酒、自杀、酒后闹事的人群中,农民工占了一半。最多时,哈尔滨市急救中心1个月就转运酒精中毒、酗酒闹事的农民工50余人。 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压力大、孤独、缺乏娱乐休闲活动,是农民工人群频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哈尔滨市太平区某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宋某,过完年来哈后十分想家和妻子,但工地又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除了干活就是睡觉,自己还没钱出去散心,宋某只好经常和工友聚在工棚中喝酒以缓解精神压力,最近更是天天喝,连喝了一周。22日,宋某在和4个工友喝酒时,工友问宋某,他出外打工把妻子留在家,怕不怕妻子和别人出什么事。心情郁闷的宋某听后顿时恼羞成怒,起身要打对方,结果反被4人一顿拳打脚踢。事后,宋某便出现了精神失常的症状,最后被送到了哈市第一专科医院接受心理治疗。据医生介绍,宋某属于应激性精神障碍,现在总是坐在床上自言自语说要打仗。 外地来哈打工的于某,起初在建筑工地做力工,后来自学厨艺到小饭店当厨师。在饭店打工时,宋某每天吃客人剩下的饭菜,老板娘还经常“找茬”克扣他的工钱,说话也常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最后,于某长期憋在心中的“气”终于爆发,将一锅热油泼在了老板娘的脸上。 近日,河南来哈打工的魏某因思乡心切无法排解,独自饮酒过量,导致严重的酒精中毒,险些丢了性命。 像魏某这样酗酒成性导致酒精中毒的农民工,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每个月都要接收1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民工都是醉卧街头,被路人发现后送到医院的。哈市“120”急救中心转运的酒精中毒患者中,农民工也占了50%左右,最多时1个月有50多人。哈市第二医院附近建筑工地较多,该院急诊科最多时1个月曾收治了十几名因精神压抑或一些矛盾无法排解而自寻短见的农民工。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专家调查显示,由于受孤独、难以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困扰,近50%的外来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该院副院长、哈市心理卫生中心教授张聪沛认为,相对于城市人口,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他们业余时间又没有任何娱乐休闲项目,没有亲人相伴,大多数农民工都用酗酒消磨时间。长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往往会直接导致自杀、酗酒、斗殴等恶性社会事件,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尽管目前哈市许多医院都设立了心理门诊,但几乎没有外来农民工前来就诊决心理问题。专家认为,除了外来打工者自身调节外,社会也应多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问题,以免他们伤害自己、危害社会。 作者:刘继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