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背景:
近日,为改造铁西新区市容环境,铁西区行政执法局参与进行了两项整治行动:一为取缔爱心亭;二为整治机动车(摩托车)的占道行为。此举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争议……
爱心亭即爱心电话亭,1998年5月开始在沈阳出现。当时,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部分特困下岗职工生计,沈阳市实施了“安装万部公用电话解决部分下岗特困职工再就业”的“爱心电话亭”工程。这一举措,缓解了部分特困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
2003年4月,铁西新区率先开始拆除包括“爱心电话亭”在内的各种占道商亭,同时以"拆除爱心亭,爱心不能停"为出发点,同时为其中特困群众制定了安置措施。按计划,预计至2004年2月27日,爱心电话亭将拆除完毕。
2003年8月28日,铁西区行政执法局、铁西区公安分局、铁西区交通局、铁西区交警大队联合下发《关于专项整治机动车(摩托车)占道的通知》。
2004年2月20日、23日,数百名“摩的”司机在铁西区行政执法局门前聚集。
困难家庭
“再给我两年就行!”
2月27日的临近,让王影(化名)连日来夜不能寐,因为这一天,她目前惟一的经济来源———爱心电话亭将被拆除。
2月25日上午,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让人再次感到了残冬的寒意。王影和同是爱心亭经营者的梁娟(化名),站在王影那个位于铁西区兴顺街的小小的爱心亭里,潸然泪下。
1989年,王影和丈夫离婚后,带着8个月的女儿和2000元(?)的住房补贴,开始了单身生活。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王影所在的建工机械厂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王影“放假”回了家。用王影的话说,她“那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由于没有房子,王影和女儿一直寄住在姐姐家。
1998年末,建工机械厂在一万多名职工中经过层层筛选,为包括王影在内的5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了经营爱心亭的资格。王影和梁娟每天早上六七点钟来到亭子,晚上十点多回家,每天要工作15~17个小时,午饭和晚饭从家里带的,二三块钱的盒饭对她们来说太奢侈了。
“过节时,孩子就陪我们一起守在小亭子里,哪也不去,看人家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出去玩,当妈的心里不是滋味,为了多卖几盒烟,也就这样过了”,王影说,“去年9月份,就说过要拆,当时电都掐了,后来虽然没拆,但电却一直没给,我们晚上就借路灯的一点光亮坚持着。”
“我们接到的是口头通知,限我们在这周五(2月27日)之前自行拆除”王影表示,至今为止,所有“动静”都是行政执法局口头通知的,至于安置办法,是在报纸上看见的。
“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三,从不跟我张口要吃穿。学校如果让明天交钱,别人都是晚上回家轻轻松松地直接要,她总是在课间给我打个电话,让我事先准备。孩子学习很好,小学毕业时,别人拿钱都进不去的‘九千班’,我女儿考上了,却念不起,只能上普通学校,耽误孩子啊!”王影说到这儿,眼泪流了下来。
“我感谢政府这几年的照顾,否则我早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现在就指望着能用这点钱,让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完成学业,别耽误了孩子。”王影晃动着塑料盒里的钱,里面最大面值的一张是十元的。“再给我两年就行!”
我们拍照的想法被王影婉言拒绝了,她表示:她和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不是弱者,到现在班里同学都不知道女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据有关部门的不确切统计,铁西区共有爱心亭400多个,涉及就业人数近千人。
情况复杂:“差不多一半一半”
2月25日下午,铁西区十四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同铁西区的大部分路口一样,停着几辆摩托车,明眼人能看出是“拉活的”。老王是其中的一个。
老王今年43岁,原来是五爱市场的业主,和妻子离婚后同儿子一起过。为了养活儿子,没什么技术的他干起了大家俗称为“摩的”的生意,“术语”叫做“摩托车非法营运”。
“我们跑一趟一般都是两三元钱,如果有其它办法,谁愿意大雪天的挨这份冻,我这关节天天都疼……”老王说着熄了火。
“2月20号和23号两天聚在铁西区行政执法局门前的基本都是‘摩的’司机。这次被罚的没有我,但我知道这是非法营运,不对,可是因为‘影响道路使用功能’———我都不知道这句是什么意思———2000元的罚款实在太高了,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旧摩托。”老王有点激动,“另外,罚款存在500元、1000元、2000元好几个标准,也不知依据是什么。”
老王和王影都承认:爱心亭经营者和“摩的”司机人员情况确实复杂,这里有一些人并不十分困难,“差不多一半一半吧!”老王说。
他们介绍,爱心亭在前几年曾被其中不太困难的人转卖过一些,变成了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经营场所;“摩的”中也有一少半是在挣“外快”的,还有些人是用企业“买断”(现已停止)的钱购买了摩托,作为谋生手段,这些人的车就比较新。但同时两个群体中都有一多半或是夫妻双双下岗,或是下岗、离婚后独自带孩子生活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才不得不来“挨这份累”。
“官方”态度1
“非”字打头的东西永远是打击的对象。
2月23日上午,“摩的”司机继20日之后再次聚集在铁西区行政执法局门口。
该局何局长表示,铁西区对于“摩的”的态度是:一定要坚决取缔。一方面,大多数人对这些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有意见,这些非法营运的摩托车不交任何费用,扰乱了营运市场,给公交车和出租车带来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它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于有人提出的“摩的”合法化,现在来讲绝不可能,对于“非”字打头的东西永远是打击的对象。
何局长强调,此次执法行动是铁西区行政执法局、铁西区公安分局、铁西区交通局、铁西区交警大队的联合执法,是专项整治机动车占道的,是根据1995年颁布的《辽宁省市政公用设施保护条例》进行处罚的。从去年8月开始,一万份整治通告,曾专门分发给路旁的“摩的”司机。
目前,行政执法局及其他的执法部门对这种“非”字打头的营运车辆和黑车拉客现象都在坚决打击,这是坚定不移的。
何局长表示,行政执法局主要针对其侵占、损害了市政公共设施进行处罚,其他联合执法部门也都在根据各自的法规打击非法营运。此次执法行政执法局只是代表政府执法部门中的一个,也只能在权限内力争做到宣传、教育、整治;如在执法过程中受阻,“则只能依靠工作中法律条文的运用及对工作的悟性来解决”。
何局长表示,他已经与“摩的”代表进行了沟通,生活确实困难的,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申请,可以争取为其安排工作,但对于那些经济上没有太大问题、身强力壮还经常捣乱的,属于对整治“摩的”这个问题没有正确认识,还要严加整治。至于有人称有执法人员有违规行为,则可以举报,一经查实将公开处理。
关于罚款问题,何局长强调,罚款不是目的,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执法局的最大权限就是罚款,额度是在2000元以下。一般来说,行政执法局的处理措施首先是教育,在现场指出其违章事实并希望其改正,其次才是进行经济处罚。
“‘摩的’的打击难度很大(不易抓现行),所以有时会采取一些特殊方法”,何局长表示,对于在交通路口等红灯时被扣车的,大多是由于没有市区通行证而被交警部门扣留的;而在路边停放被扣的大多是因为是在“摩的”集中的地方或是没停在指定地点。停放时被扣留,应出示足够证据证明其确非营运车辆才可避免处罚。
“我们的城市很大,管理起来有一定困难,有些小型城市出台了一些措施,对控制‘摩的’起到了作用,比如在丹东,骑摩托可以,但必须单独驾驶,不充许载人。”何局长说。
对于爱心亭的整治,何局长介绍,主要是由于这些商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亭外经营、接建、超项经营、移位、易主及亭外堆放杂物等问题,所以已经成为铁西新区环境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官方”态度2
积极特困安置
何局长表示,区里对于”摩的“司机和爱心亭经营者中确属特困的,安置方法都是相同的,一是由民政部门负责办理低保;有劳动能力的由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岗位,主要以公益岗位为主;如想退路进厅经营的由经发局负责提供优惠摊床。
铁西区区委副书记陈国强具体解释了关于这一群体工作的安排:在铁西新区成立以后,区委、区政府就十分重视低保、特困人员的安置工作,去年共安排了2000个就业岗位,办了10件好事。目前,区政府在全区大厅共安排了88个摊位,而且免收3-6个月的各项费用,对于仍然没有岗位的,区里还安排了大量的公益岗位,这些岗位每月收入400多元,区里还负责两个保险,铁西区今年共有2700多个公益岗位空闲。只要是低保特困,有劳动能力的,想寻求工作岗位,在自愿前提下,都可以提出申报。
“铁西区政府去年办了10件好事,今年要办20件好事,主要都是针对这些弱势群体,向弱势群体倾斜的。”陈书记强调,铁西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力以赴地发展建设铁西新区,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弱势群体上,关心、关爱他们,但区政府也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违章、违规经营的行为,对这些现象、行为坚决不留情面,进行取缔。
特困仍有顾虑
“再次就业能维持下去么”
但是对于这样的安排,王影和老王们都表示:如果安排摊床,他们手里的积蓄不够维持周转,而且3~6个月生意恐怕还“起不来”,如果到时要交纳各种费用,或是购买摊床,那就会再次面临“失业”。
“我们这个年纪找工作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只维持自己的生活,有个公益岗位对我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是那点钱根本就不够供孩子上学的,我们在这儿一个月可能能赚到600~800元,多出的这二三百元对富裕家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我们太重要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会学家表示,对市容环境和潜在危险的清理整治对于城市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维护整体利益的过程中,肯定要伤及到一部分个体利益,在此过程中,对特困人群适当给予照顾是要首先做到的。同时,作为下岗和特困职工本人,对于信息时代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要勇于适应和接受,不能只往困难的方面考虑,新的环境可能带来更好的生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绝境。
另外要看到,在特困申请等方面,个别单位和社区的行为有不规范之处,这就会给个别人带来可乘之机,所以在已经照顾了困难人群的基础上,再给予一部分人优惠,可能会使问题更复杂、更难解决。
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安置措施并保证已经作出的安置政策的执行。
本报记者 尹晓晖 张一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