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聋哑女大学生伤心求职路:50份简历只送出一份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4日13:23 千龙新闻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并非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由健全人才能完成。20世纪初,福特计算出了T型车生产线总共需要8000多道工序。他发现其中670道工序可以由没有腿的人来完成,2637道由一条腿的人、2道由没有手的人、10道由失明的人来承担。3日,一个平面设计专业的女大学生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参加人才招聘会,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拒绝了她。原因只有一个——她是个聋哑人。
3日上午10点半,中山西路620号浦西天天人才市场。
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熙来攘往的求职者将人才市场一楼大厅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月的每个星期三在这里都有场综合类招聘会。拥挤的人群中,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默不作声地在人群中穿梭,和大家一样抄写各种各样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仔细阅读每个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不找她说话,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是聋哑人。
她叫达洁,今年6月就要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环境设计(室内陈列品设计)专业应届毕业,擅长平面设计,但到现在她的就业还没有着落。经过很长的思想斗争后,达洁终于决定去招聘会现场试试,尽管在绝大部分其他聋哑人看来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记者以她朋友的身份陪同并记录了她的求职过程。
第一次参加招聘会 聋哑女屡屡碰钉子
昨天上午10点,在中山公园轻轨站达洁准时出现在记者面前,神采奕奕。
为了让自己更有个性地去参加当天的招聘会,达洁前一天晚上叮嘱妈妈第二天早上6点就叫醒她,为的是从江湾赶到同济大学附近,去复印彩色简历。
来到人才市场大厅后,没有参加人才招聘会经验的达洁显得有些慌乱,一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观察一会儿后,她慢慢挤进人群,寻找和抄写适合自己的张贴在公共板上的招聘信息。
现场设摊的大小单位有近百家,我们一家一家地仔细寻找合适达洁的岗位。有了!走了七八个摊位,我们发现眼前的某广告公司正在招聘平面设计人员,达洁看见招聘招贴上的“平面设计”几个字,两眼放出异样的光彩,我们赶紧靠上前。没有隐瞒,记者告诉该公司的招聘工作人员,达洁是聋哑大学生,平面设计做得非常棒,同时递上达洁两本沉甸甸的作品集。
“聋哑人?不好意思,我们不招聋哑人。”招聘工作人员一口拒绝。
“她的平面设计做得非常棒,她也是大学生,你可以看看她的作品。”记者极力推荐,并翻开作品集。
“我们真的不招聋哑人。”招聘工作人员合上了作品集,招呼站在我们身后其他等着面试的求职者。
达洁一直满怀希望地站在招聘工作人员面前,被拒绝后,看得出她有些失望。在招聘会现场的五六个招平面设计人才的摊位前,我们重复着递简历然后遭拒绝的过程。用人单位的只言片语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不招聋哑人”,“没法和其他员工沟通”。
精心准备的50份简历 只送出去一份
一家位于曹杨路的某纺织品公司招聘人员终于肯和达洁多“谈”一会儿。两位招聘人员翻看了作品集后,首先对达洁的作品进行了肯定,然后耐心地对记者解释说公司此次招聘的设计师都是对外的,必须和客户进行沟通,聋哑人没有办法胜任。尽管婉言拒绝,但两位招聘人员还是留了份达洁的简历。他们说以后如果遇到对内的设计项目,可以请达洁兼职帮忙。
这是唯一一份被用人单位收下的简历。出发前,达洁准备的简历是50份。
离开浦西天天人才市场之前,我们还在求职信息登记处给达洁做了求职登记,但负责替达洁登记的小姐说机会非常渺茫,“从来没有单位从我们这里招走过一个聋哑人”。
在天天人才市场门口,达洁站了很久不肯走,最后在小纸条上她写下一个字:闷。
中午近1点,在记者陪同下,达洁闷闷不乐地再赶到浦东商城路乐凯大厦5楼的招聘会现场。但这里的情况更糟,一份简历也没有被用人单位留下。离开乐凯大厦,达洁一直抿着嘴,然后深呼吸。
为了第一次应聘 她终于鼓起勇气
昨天晚上9点,达洁妈妈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达洁回家报告战果说:“已经和五六家单位接触了,挺好。”达洁害怕妈妈担心,所以撒了个慌。
达洁的这次应聘是在老师和父母做了很多工作后才成行的。2月25日,记者和达洁第一次交谈。达洁告诉记者,她找工作主要把“宝”押在爸爸身上,但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尽管爸爸已经四处托朋友找关系,但还是没有觅到一个合适的岗位。聊到工作,达洁的话一直不多。听达洁的妈妈说,因为担心找不到工作,她已经看到女儿两次趴在床上伤心地哭泣。2月24日晚上,她也在家哭过。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压力太大,害怕找不到,害怕没人要我。”
虽然这样,记者还是和达洁商量了一套找工作的方案:先收集相关的招聘信息,然后投递简历,记者帮她做信息反馈,获得面试机会后带“翻译”应对面试。
两小时的笔谈过去后,最后记者问达洁:“现在你最缺的是什么?”她咬着嘴唇慢慢写下两个字:勇气。
一份简历投出去之前,达洁心里想的是勇气;一份简历投出去之后,达洁心里想的又是什么呢?昨天晚上,达洁给记者发来短信描述昨天的求职感受:“感受不错,很有信心也蛮有意义,给我增添了找工作的第一个经验……我们花了一天,但工作不是很理想……又不知道普通单位要不要我呢?”“和几个单位负责人交谈了,是不是他们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我想不通: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但人们往往喜欢搞复杂……”
聋哑大学生其实都很优秀
近十年的美术学习,让达洁在绘画和设计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甚至她记日记的方式都是画画。很小的时候,发高烧因为医生施诊过错让她失去了听力,从此她生活在无声的世界。良好的素质和坚强的意志没有因为失去听力而影响达洁的求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达洁过五关斩六将都没有“落马”,高中毕业刚好碰到上海开办针对聋哑人的全日制大学专科教育第二年,她再次成了幸运儿。
有着类似达洁经历的聋哑大学生,能够读到全日制大学的孩子上海有近60个。第一届共17个聋哑大学生已于去年毕业,今年毕业的是22个,上海的聋哑人总数则是17万。
“聋哑人能走到考上大学这一步,非得非常优秀不行。”这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唐纪群对自己带的这帮特教学生的评价,他一直以特教学生能在各种大赛上取得很多荣誉而感到自豪。“那是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但这个“肯定”并没有在聋哑学生就业的时候再表现出来。
去年11月开始,作为抓艺术设计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副主任,唐纪群就早早地开始了自己抓特教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都联系二十多家单位了,全遭到了回绝。”他决定针对就业问题马上召集20个特教毕业生的家长开家长会。
去年12月28日,所有特教学生的家长将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坐得满满当当。唐纪群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在特教学生就业工作上的进程,同时通报了学校针对特教生做的调查结果:“很多企业一听说是关于残疾学生就业的问卷调查,连调查都不肯接受,综合接受调查的企业不招收的特教生的主要原因有二,认为残疾学生就是个‘烫山芋’,只要招进来就退不出去,会成为单位的包袱;残疾人主要是政府关心而不是企业来接手。”
孩子考上大学,让家长很自豪,而就业,就像一块石头压在了家长的心头。
聋哑人踏出自己圈子一步都好难
“达洁能去招聘会求职,这非常不容易。”唐纪群这么说,上海市残联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副主任周芝华也这么说。
他们这样向记者解释:聋哑学生大多生活都相对封闭,一般只和聋哑学生接触,“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不轻易走出来,害怕从正常人的圈子里受到伤害。”唐纪群说之所以形成这种封闭,与大部分聋哑孩子父母从小喜欢“关养”孩子有关,也与社会的“另眼相看”有关。
周芝华则给记者讲述,上海每年要安排四千多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大学学历的有五十多个。这些人主要委托残联下面的各个劳务机构去寻找合适的岗位,“外资企业安排最多,其次是国企,然后是机关事业单位。”说到这里周芝华显得有些失望,因为目前全上海机关事业单位安排的残疾人才四十几个,去年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一个残疾人也没有安排。“就业圈子有限,聋哑人本身圈子意识又特别浓,要走进正常人生活圈就更难了。”
期待“福特”
关于用人之道,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有一个经典故事:20世纪初,福特计算出了T型车生产线总共需要8000多道工序。而且,他精确地知道,其中949道工序需要强壮、灵活而且身体各方面都非常好的成年男性承担,3338道工序只需要“普通身体”的男工,剩下的则可由女工或年龄稍大的儿童来承担。
而且,他说:“我们发现670道工序可以由没有腿的人来完成,2637道由一条腿的人、2道由没有手的人、715道由一只手的人、10道由失明的人来承担。”
福特在把我们社会的岗位进行科学、有效甚至人道地疏通。昨天记者陪同达洁去找上海的“福特”,结果却令达洁伤心失望。从浦西找到浦东,还没有看到“福特”的影子。原因只有一个,大家看到的达洁仅仅是个聋哑人,大家没有看到达洁是个优秀的学设计的大学生。
我们的社会真的没有“福特”?不!达洁很伤心,但她说自己还没有绝望。昨天,离开人才市场后,她买了很多信封,她把自己的简历一份一份地装进去,咬着嘴唇塞进了邮筒。
达洁期待“福特”的出现,所有聋哑人期待,所有残疾人期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