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台湾台北县:区域小派系林立 蓝绿阵营分天下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8日16:43  中国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台北县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一个县,面积2052.3平方公里,人口达361万人(2001年底),人口约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强。下辖8市(板桥市、三重市、中和市、永和市、新庄市、新店市、土城市、芦州市)6镇(树林镇、莺歌镇、三峡镇、淡水镇、汐止镇与瑞芳镇)15乡(五股乡、泰山乡、林口乡、深坑乡、石碇乡、坪林乡、三芝乡、石门乡、八里乡、平溪乡、双溪乡、贡寮乡、金山乡、万里乡与乌来乡)。县治设在板桥市。

  台北县工商业发达,工厂企业众多,是北部工业重镇。主要工业包括纺织、电子、机械、金属加工、塑胶、钢铁、陶瓷等诸多门类,是台湾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早期台北县的地方经济与政治资源主要由几大家族势力控制,如板桥林本源家族、瑞芳矿业巨子李建兴家族与颜云年家族及芦洲大地主李秋远家族等。50年代以来,地方派系逐渐成为重要乡镇市的政治与社会势力,对台北县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政党政治发展后,党派力量增强,与地方派系、家族一起成为影响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派系的地域分布

  台北县是一个地方派系最多、最复杂的地方,但因地域辽阔、环境独特别、人口众多、社会结构特殊等,却无法形成影响全县政治活动的大派系。台北县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大汉溪、新店溪、基隆河等将台北县自然切割成不易互相往来的区域。如大汉溪将新庄、三重地区与板桥、双和(永和市与中和市)相隔,影响了地方派系在区域间的结盟。

  台北县是一个移民大县,新增人口主要是从其他县市流入的,估计外来人口占了该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另外,台北县也是外省籍人主要居住地区。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加上台北县人口社会流动大,无法形成全县性的大派系,但仍存在以次地域(乡市镇)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或派系,估计在29个乡镇市中有30多个地方派系。有影响的次区域地方派系主要有瑞芳镇的李派与戴派,三重市的三重帮,板桥市的邱派、刘派与郑派,新庄市的国治派与联合派,新店市的罗派与刘派,永和市的大陈派与小陈派,淡水镇的麦派与陈派,中和市的吕派与林江派,五股乡的林派与陈派。

  (一)板桥市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板桥市是台北县政府所在地,人口众多,超过55万人,号称台湾“第一县辖市”。

  早期,板桥地区的地方势力主要是地方大家族或望族。50年实行地方自治后,地方派系兴起,并形成新的地方势力。60年代至70年代初,板桥镇的刘顺天、郭政一、邱明政三人先后角逐镇长一职,形成板桥地区政坛上的刘派、郭派与邱派三股政治势力。三个派系也代表着三个家族,各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刘派或刘氏家族。该派系最初领导人为刘天顺,曾任二届板桥镇长。其家族势力庞大,长子刘炳伟曾任市代会主席、省议员及省议会议长、国民党中常委等职,1998年在“冻省”后当选为第四届“立法委员”,并在“立法院”成立一个跨党派的、以原省议员为主体的次级团体“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显示了其在政坛的影响力。民进党上台后,刘炳伟在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落选。次子刘炳煌经商,三子刘炳中任板桥中兴医院院长,四子刘炳华曾任“立法委员”。刘氏兄弟的堂兄弟刘炳发、刘炳信与刘炳辉分别曾任台北县议会副议长、台北县议员与市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均是地方实力派人物。刘派家族企业经营范围甚广,涉及营造、建筑、医院、广告、金融及生产等事业。其中以刘炳伟家族为核心的海山集团是知名的大财团,旗下企业包括煌伟建设、满佳建设、海山证券与刘大有企业等。刘派的基本势力集中在板桥市农会、板桥市信用合作社等。

  邱派或邱氏家族。最初领导人是邱海水。邱家早在日据时代就以经营三合板起家,到60年代从事粮食经营,再扩展到现在的金融与服务业等诸多领域。邱海水曾任县议员与台湾省米粮公会理事长,其兄邱荣隆曾任镇代表会主席,也是板桥信用合作社的创始人。邱海水之子邱益三曾任省议员,邱荣隆之子邱明政曾任县议员及板桥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与邱家关系密切的实力派人物还有前“立法院”“集思会”骨干吴梓及陈滕麒、杨林贵美与黄顺燕等。其基本势力仍在板桥市农会与板桥信用合作社。其投资事业主要为海山证券、环球戏院与亚东造景等企业。

  郭派或郭氏家族。初其领导者为郭政一,曾任市民代表、“国大代表”与“立法委员”等职。郭派是以板桥江翠地方发展起来的派系。郭家原来拥有江翠地区80%的土地,在1968年都市计划中,郭家因土地变更而获得巨额财富,并开始形成一股地方势力,其代表人物大多是地主出身。其他重要人物有郭金榜(市民代表)、郭炳煌、郭庆华、王淑惠、郭杉村(市民代表)、郭逢裕、郭正喜(里长)等。

  三大派系早期共同掌握地方政治与资源。如在同一时期,邱家的邱明政任县议员,邱益三任省议员;刘家的刘天顺担任市长,郭家的郭政一担任市代会主席。在郭政一继刘顺天出任市长后,刘家则推出刘炳伟任市代表会主席,邱家则因经营板桥信用合作社而不得不依法退出政坛。刘炳伟后来走红政坛,不仅是省议会议长,也是国民党中常委。在刘炳伟的统合下,刘家与邱家、郭家等组成海山集团,跨足建筑、金融、证券等事业。

  郑派。是台北县板桥市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其领导人为“立法委员”郑逢时。郑逢时本县人,经营多家企业,曾任县议员,后任增额“国大代表”,接着连任第七、八、九等三届省议员,1985年当选第三届“立法委员”,1998年因其在政坛的显赫地位与影响力被国民党列为不分区“立法委员”,并当选。郑氏三个弟弟郑逢德、郑逢利与郑逢调等均在商界发展。其妻王玲惠曾任国民党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与台北县妇女会理事长,王玲惠之父是台中县黑派领袖之一。其他主要人物有吴梓(前“立法委员”)、张馥堂(曾任两届市长)、吴清池(曾任县议员及板桥市长)、吕金材(曾任里长与市代会主席)、李淑贞(里长)、石琼文(曾任“国大代表”)、黄梓荣(曾任板桥市长)。郑派投资经营事业包括士林电机、元大证券、民兴纺织、国宝饭店等企业。

  此外,板桥市还有不少小派系与政治势力。如在新埔地区以林丰正(现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为首的林家林系;在埔乾地区的曾家,包括了曾隆(前县议员)、曾文奇(曾任市民代表)、曾文振(连任第十四届县议员)、曾国川(市民代表)等;浮洲地区的吴家,包括吴清池(曾任县议员与市长及“立法委员”)、吴雪峰(曾任县议员)、吴竹林(曾任市民代表)等;江翠地区的叶家,包括叶万顺(曾任县议员)、叶庆贤(曾任板桥农会理事长);后埔地区廖家,包括廖聪海(曾任县议员)、廖聪贤(曾任市民代表)、廖裕德(县议员);社后地区的黄家,包括黄春榜(曾任县议员)、黄春喧(曾任里长)、黄声镛(曾任县议员与省议员)等。这些家族性的小派系对市级以上的政治权力结构影响不大,但在较小区域内仍具相当影响力,掌握着地方基层的经济与政治资源。

  (二)三重市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崛起于三重地区,以房地产与建筑业起家的三重帮,财力雄厚,曾是台北县甚至台湾政坛一支十分重要的经济与政治力量。三重帮包括了林氏家族、陈万富家族、陈两传家族、邵恩新家族、蔡胜邦家族等。其中以三重市林*(王字旁一个育)琪、林*(同前)*(王字傍一个粼无右傍)、林荣三兄弟所建立的三大建设集团(宏国建设、宏泰建设与联邦建设)最具影响力,不仅其财力雄厚,而且曾在政届颇具影响力,林荣三曾任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主任与“监察院”副院长,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其大嫂林谢罕见则曾为国民党“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委员”。同时与三重邦关系密切的陈万富拥有国顺建设集团,陈两传家族则拥有幸福水泥集团,蔡家也拥有吉安得建设集团。

  这几大家族之间有复杂的姻亲关系,从而形成台北县一个庞大的政商集团。林家的长女嫁给了陈两传,其子陈忠政是现任台北市议员与宏福集团的负责人;林家次女林阿满则嫁给陈万富。陈万富曾任县议会议长,地方势力庞大。陈万富女儿陈雪凤嫁给板桥刘家刘顺天之子、曾任省议会议长及国民党中常委刘炳伟之弟刘炳华;儿子陈宏昌连任第二、三、四、五届“立法委员”。蔡家则是林家的世交。蔡胜邦之父曾任第一届县议员,在地方颇具影响力。蔡胜邦从1980年起就当选为增额“立法委员”,直到1992年在林家的支持下当选第二届“立法委员”。

  “三重帮”结合板桥刘派形成台北县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林氏第二代的林鸿池在1998年板桥市长选举中,击败民进党籍的吴成炎当选市长,显示了三重帮的势力。

  不过民进党势力已在三重市兴起。三重市市代会主席为民进党籍的林正雄。民进党籍的陈景峻曾任第八、九届三重市长,后当选为第五届“立法委员”。在1998年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三重市代会主席朱清发,与民进党县党部主任陈茂男竞争,结果朱清发以赢对方3千多票当选,取代前市长民进党籍陈景峻在三重市六年的执政,在民进党大本营取胜,对国民党是一大鼓励。但民进党仍具相当影响力。陈景峻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因获得三重帮的支持而当选,2001年又当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显示地方派系与政党之间新的互动模式。

  (三)中和市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在中和地区,林德嘉、江贵元同吕芳契、游建池曾为争夺中和市长一职,形成中和林江派与吕游派。

  林江派。最初领导人即为林德嘉与江贵元。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前“立法委员”赵永清和前省议员江上清(随母姓)两兄弟等。赵永清家族势力强大,其父亲赵长江曾任“国大代表”,哥哥江上清曾是省议员。赵永清则已连任第二、三、四、五届“立法委员”,是台北县政坛的明星之一。其基本势力在中和地区农会,投资经营的事业广泛,主要包括资信建设、生根建设、上群建设、和群建设、林肯建设、颖骏建设、祥和建设、板信建设、大杰营造、极信证券与砂石业等。

  吕游派。最初领导人为吕芳契与吕芳海。其他主要人物还有吕芳烟、游建池、游任和(曾任省议员)与吕学图等。其基本势力在台北县双和汽车客运公司、台北市大有巴士公司与台北县福和汽车客运公司等。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是裕华建设、乐华建设、明辉建设、富舜建设、和兴建设、庆明建设、宗辉建设、广平建设与秦鸿公司等。其中吕氏家族势力较大。吕芳契于1958年便进入县议会,进而任第九届台北县议会议长,后任省营唐荣铁公司董事长,在地方颇具影响力,于1996年去世。在1998年1月的第十三届市长选举中,新党县议员钟小平、国民党提名从政多年的吕芳烟、民进党提名黄政瑞展开竞争,国民党籍的吕游派吕芳烟当选市长,吕游派势力不减。

  就中和市党派力量来说,民进党势力虽有发展,但仍不能与国民党的势力抗衡。如在最新一届中和市民代表会31个席位中,国民党占多数,民进党只有5席。

  (四)永和市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在永和地区,以第一届镇代会主席陈新墙为首的一股政治势力与第二届镇代会主席陈金让为首的一股势力形成永和地区所谓的大陈派与小陈派。陈金让曾任国际青年商会永和市分会会长,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会副主任与中央政策委员会副主任,曾是台湾政坛重量级人物之一。其他主要人物还有陈次男和前“国大代表”陈明雄等。小陈派在基层与县议会具有一定实力,其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是和兴证券、冠昱建设等。

  (五)新庄市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新庄市主要有两大地方派系,即国治派与联合派。

  国治派最初领导人为陈国治。在第一届新庄镇长(1980年改设市)选举时,陈国治当选,后来连任第二至第五届县议员,从而建立起一股政治势力,被称为“国治派”。另一代表人物是前省议员简盛义。国治派的基本势力为新庄市农会,投资经营的事业包括庆丰证券、板松证券、大新证券、必荣实业、实祥实业、环泰企业及运输、房地产业等。

  联合派最初领导人为郑建邦。新庄镇郑家的郑建邦与郑余镇父子先后联合其他势力与“国治派”对抗,形成一个所谓的“联合派”,成为新庄地区主要政治派系之一。后来,郑余镇加入民进党,并连任多届“立法委员”。新庄地区由地方派系对立已转变为党派竞争。联合派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是永青实业与统领百货等。

  新庄市党派竞争已经出现。国民党籍的蔡家福连任两届市长(1990-1998),打破历任镇市、市长不曾连任的纪录,届满后于1998年与2001年当选第四、第五届“立法委员”。在1998年1月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在地方经营多年的黄林玲玲与民进党提名的张孟哲及退党的关尔嘉竞争,黄林玲玲当选,国民党得以继续掌权。

  (六)新店市地方派系与政治势力

  新店市以罗福助家族势力最具影响,有人称其为罗派。罗福助是黑社会“天道盟”的精神领袖,在商场发迹后,进入政坛,并于1995年当选第三届“立法委员”。两个儿子也先后进入政坛发展。长子罗明才于1991年当选“国大代表”;次子罗明旭于1990年当选新店市民代表会主席,1994年当选省议员。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罗福助与罗明才父子均告当选,显示了罗派的地方家族势力。民进党上台后,罗福助放弃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台湾司法单位也对罗涉及的数起案件展开搜查,罗家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但罗明才仍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罗家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福佳国际贸易、永丰证券等。

  新店市另一支地方势力为刘派。其代表人物为刘盛良。刘曾连任三届县议员,并于1989年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后又连任第三、四、五届“立法委员”,是一股地方重要政治势力。

  政党力量在这里逐渐成为气候。在1998年市长选举中,又是三党竞争,国民党提名曾正和,新党提名吴善九,民进党提名陈正忠,但这里是国民党的铁票区,曾正和当选市长。

  (七)芦州市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芦州市早期以大家族为地方势力。大地主李秋远曾代表一股强大势力,曾担任过四届台北县议员,三届省议员,在省议会与李万居、郭雨新、许世贤合称“三龙一凤”,享有盛名,到70年代才退出政坛。现在芦州市地方势力则转变为政党竞争。在1998年市长选举中,有4人参选,分别是民进党的黄剑辉、国民党提名的张福利,另有无党籍的李翁月娥与曾任三届县议员的许秀雄,后三者均是当地人,李翁月娥更是芦州望族。最后,民进党籍的黄剑峰当选市长,显示了政党力量的重要性。但地方派系在地方权力争夺中仍具有影响力。

  (八)淡水镇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淡水地方政治长期由麦派与陈派主导。同属国民党的两派若团结,国民党在选举中就胜利,否则就会败北,因而两派的联合与斗争对地方权力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曾任两届县议会副议长的麦春福是麦派掌门人。麦春福后任省府委员及“国策顾问”,在地方具有相当实力与影响力。其他人士包括许宗炉、郭添印与陈照郎(曾任省议员)等。麦派基本势力为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投资经营的事业包括福胜证券与淡水大屯高尔球场等。

  陈根旺是陈派掌门人,另有无党籍的吕子昌等人,吕已连任数届县议员。其基本势力在淡水信用合作社与中兴大业巴士公司,同时投资六杰建设公司等。

  在地方政治权力竞争中,除地方派系外,政党影响日益重要。在1998年镇长选举中,陈派与麦派曾达成协议,麦派支持陈派竞选镇长,而陈派支持麦派当选市代会正副主席。但国民党提名的陈派大将未能当选,而由民进党的郭哲道当选,国民党失去镇长权力,陈派认为是麦派未尽力与国民党党部未尽责所致,派系矛盾因此而增加。

  (九)瑞芳镇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瑞芳镇先后有李派与戴派两大地方派系势力。

  李派最初领导人为李建和与李建兴。在50、60年代,瑞芳矿业巨子李建兴家族在政坛势力较大。李家第一代包括李建兴与李建和等兄弟;第二代包括李儒聪、李儒侯、李儒将等堂兄弟,他们先后担任过瑞芳镇镇长、台北县议会议长、省议员(李儒将)、“立法委员”等职。直到1989年,李家才逐渐退出政坛。李氏家族代表的李派势力分布在三峡镇农会、新庄市农会、淡水镇农会、莺歌镇农会、坪林乡农会、板桥信用合作社、淡水信用合作社及外县市客运业与金融业。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瑞三矿业、海山矿业、日新企业、汇侨贸易、三合贸易、海山海洋企业、青岛开发、青岛贸易、青岛通运、新竹玻璃、统一娱乐事业与亚洲水泥等。

  以戴德发为代表的戴派也曾是瑞芳李派的势力。戴德发是在李家的支持下先后出任瑞芳镇代表会主席、县议员及议长与县长。其中第一任县长梅达夫是由国民党指派的,并在第一届民选县长选举中获胜。第二届选举中,梅放弃连任竞选,由戴德发当选,揭开了戴派在瑞芳地区政治势力的天下。

  (十)汐止镇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汐止镇主要地方派系为廖学广代表一支无党籍势力。他曾任两届镇长,建立了雄厚的基层势力,特别是在他的家乡秀峰、新昌等地支持者甚众。1995年,他离职后当选第三届“立法委员”,1998年又连任第四届“立法委员”。在1998年镇长选举中,廖学广妻子周丽美与民进党候选人周雅淑、国民党籍候选人高繁松竞争,结果周丽美以不到2千张票当选,显示了廖家强大的势力。

  民进党已成为汐止镇一支强大的势力。民进党的周雅淑曾任两届县议与一届镇长,在1998年镇长选举中失败,但随后当选第四届“立法委员”,2001年连任第五届“立法委员”。

  (十一)五股乡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

  五股乡地方派系主要为林派与陈派。

  林派最初领导人是林大坤,现在的掌门人为林志嘉。林志嘉为代表的林氏兄弟势力较强。大哥林志卿和二哥林志诚在商界发展,林志嘉则在政界发展,已连任第一、二、三、四届“立法委员”,在“立法院”形成一股势力。在1997年底县长选举中,林志嘉不顾国民党的劝退,退党争取第十三届县长宝座,失败后于1998年又当选第四届“立法委员”。2001年,林志嘉又争取泛蓝军的台北县长选举提名,但在初选中意外输给新党的王建煊,随后退出国民党,加入台联党。林派的大本营为五股乡农会,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元鼎建设、元鼎工程顾问公司、财鑫科技顾问公司、定鑫科技顾问公司、盛发货运与元鼎加油站等。

  陈派最初领导人为陈林让。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是宏昌建设、原德贸易、宏合纸器与山水园餐厅等。

  二、地方权力争夺与权力结构

  台北县地方行政权与民意机构代表是地方派系与日后各政党争夺的主要目标。

  (一)地方行政权力的争夺

  县长一职是权力争夺的核心。在过去14席县长选举中,前十届均为国民党内各派系或实力派政治人物当选;后四届均为民进党当选,揭示了台北县政治生态的演变特征。

  80年代中期民进党成立后,台湾政坛开始逐渐步入政党竞争形态。在1989年第十一届县长选举中,成立不久的民进党首次投入县长选举,国民党则提名形象清新的台湾大学教授李锡锟竞选,但李锡锟的社会声望与影响力远不如民进党领袖级人物尤清。结果,尤清以62.6万张选票当选,国民党提名的李锡锟以少对方4千多票败北,民进党一战而胜,夺取台湾第一大县的执政权。在1993年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民进党的尤清争取连任,国民党提名“三重帮”的蔡胜邦角逐,刚成立不久的新党推出李胜峰参选,竞争十分激烈。这一选举显然是一种政党竞争,而不是派系之争。但国民党候选人的政商关系弱点,无法获得反金权政治的民众认同,再次败北,尤清得以高票连任。

  在1997年第十三届县长选举,竞争更为激烈,共有6人角逐。包括国民党提名的“劳委会主任”谢深山、民进党提名的苏贞昌、新党提名的杨泰顺、退出国民党的林志嘉、退出新党的周荃与无党籍的廖学广。其中主要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大政党之争,国民党要努力夺回失去8年的执政权,而民进党则争取三连任。这次选情对民进党最有利。一是在台北县的票源上,国民党与分裂出来的新党票源重叠;二是国民党内斗加深,有人退党参选,分散票源;三是民进党团结一致。结果,民进党的苏贞昌以57.1万票当选县长,保住了民进党台北县的执政权,而国民党提名的谢深山以54.3张选票败北。其中在8个县辖市的重要选区,苏贞昌较谢深山多2万多票,是胜选的关键,显示在都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民进党有较强的优势。谢深山没有地方势力与地缘政治优势也是失败地重要原因。

  在2001年第十四届县长选举中,民进党的苏贞昌争取连任,泛蓝军人选面临内部竞争与整合,经过一番努力,新党的王建煊通过民调战胜国民党的林志嘉,代表泛蓝军参选。但由于起步太晚,加上民进党多年执政,结果王建煊得82.1万票,以少对手5万余票惜败,民进党的苏贞昌以87.4万票取得连任。近四届县长选举显示,台北县的权力之争呈现政党竞争,地方派系影响有限。

  地方基层权力结构以乡镇市长为核心。基层权力基本上仍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但反对党与无党派力量增强,权力结构日益多元化。1998年与1994年乡镇市长选举比较,国民党当选席次从18席增为21席,得票率从56.5%降为53.9%;民进党从2席增为3席,得票率从21.9%增为28.2%。其中,在1998年举行的第十三届乡镇市长选举中,民进党拿下的3席分别是芦州市长黄剑辉、树林镇长廖本烟与淡水镇长郭哲道;无党籍取得2镇3乡,国民党则拿下7市2镇12乡。在2002年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获得21席,民进党仍为3席,其余为无党籍。再次显示,国民党在基层仍有较大势力,民进党势力发展相对较慢。

  (二)各政治势力在民意机构的竞争与实力

  除了基层权力结构之外,原来的省议会、“国民代表大会”与“立法院”均有来自本县的不同势力。由于省议会与“国民代表大会”均已被废,目前唯一的“中央”级民意机构为“立法院”。

  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院”选举中,台北县各党派竞争激烈。选举结果,国民党有13人当选,分别为李嘉进、吴清池、周锡玮、刘炳伟、陈宏昌、李先仁、郭素春、蔡家福、李显荣、韩国瑜、刘盛良、赵永清、罗明才等,得票数为59.3万票,得票率为42.7%。民进党有9人当选,分别为李文忠、周伯伦、张清芳、李应元、陈景峻、周慧英、周雅淑、王兆钏、赖劲麟等,得票数为40.4万票,得票率为29%。新党只有李庆华一人当选,总计得票数为12.2万票,得票率为8.8%。其他党派包括非政党联盟的叶宪修、民主联盟的林志嘉、无党派的罗福助与廖学广等,得票数为27.2万票,得票率19.5%。与上届比较,台北县总席次由17席增到27席,国民党由8席增为9席,民进党由4席增为9席,新党由3席减为1席,其他党派由2席增为4席。由此观察,国民党与民进党有较大优势,其他党派势力相对较小。不过,亲民党成立后,原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周锡玮加入亲民党,国民党席次减少,一个新的政治势力出现。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竞争十分激烈,有69人角逐27席“立法委员”,结果国民党得6席,民进党得11席,亲民党7席,台联党2席,无党籍1席。

  自1998年第四届起,台北县“立法院”选举由单一选区改为三个选区,大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派系与家族的撑控能力。以台北县内人口集中的七个县辖市为例,在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几乎都有地方派系支持的对象参选。如第一选区以板桥市为主的候选人刘炳伟,就有板桥刘、郭、邱三大家族支持,并当选。第二选区的蔡家福、李显荣、郑余镇有新庄地区的国治派与联合派的支持。陈宏昌有三重帮的支持,李先仁有芦洲的李家支持,林志嘉有五股林家支持,李显荣有新庄国治派支持,因而这几人均以高票当选。在中和、永和、新店与汐止组成的第三选区,中和林江派的赵永清与新店刘派的刘盛良均当选;汐止地方势力廖学广继续当选;新店罗福助与其子罗明才当选。这再次显示,在政党竞争的背后,在民意机构选举中,地方派系仍具有较大影响。据台湾学者研究统计,1972年到1992年,台北县历界“立法委员”选举中,地方派系平均得票率为49.1%;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地方派系参选人计18人,平均得票率为33.5%,显示地方派系力量虽在下降,但在选举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县议会是各地方派系与家族势力最容易进入的权力角逐场。早期议会内,国民党占绝对多数。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县议会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98年第十四届县议会选举与第十三届相比,在65席议员中,国民党当选席次从37席增为38席,但得票率从52%降为46.8%,得票率首次降至50%以下;民进党席次从10席增为12席,得票率从18.4%增为21.4%;新党从5席减为3席,但得票率从7.9%增为8.6%;无党籍等从13席降为12席,得票率从21.8%增为23.2%。在正、副议长选举中,国民党籍的许再恩与李学益连任成功。在2002年县议会选举中,国民党仍获得27席,民进党增至16席,亲民党7席,台联党2席,新党未获1席,其余无党籍人士。

  在台北县议会内,则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其中最大次级团体是“同心会”,成立于1996年,主要成员包括吕进福、徐秀廷、黄忠信、许炳昆等,资深议员吕进福担任首届会长,后任会长为黄政瑞。成员有30余人,绝大多数为国民党籍议员,也包括民进党、新党与无党籍议员。在1998年县议员选举中,“同心会”约有20位连任。另一重要次级团体为“台北会”,成员包括李学益、陈幸进与邱益垂等。在1998年县议员选举中,该会有15位成员连任。

  就蓝绿两大政治阵营实力观察,近年蓝绿两大阵营在各种重大选举中,虽然各有所获,但泛蓝略占上风。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泛蓝得票为126.7万票,得票率为62.7%;泛绿军得票74.2万票,得票率为36.7%。在2001年第十四届县长选举中,代表泛蓝的王建煊得82.1万票,代表民进党的苏贞昌得87.4万票,仅相差5万余票。在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泛蓝获得13席,得票85.8万张,得票率50.9%;泛绿获也得13席,得票65万张,得票率为38.5%。在2002年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中,泛蓝分别获得34席与21席,泛绿分别获得18席与3席。由此观察,泛蓝在台北县有82万至127万票的实力,泛绿有65万至88万票的实力。

  中国网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