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姐”方瑀
出身世家,为连战带来一顶“公子”的帽子,而娶“中国小姐”方瑀为妻,更是一段才子配佳人的天作之合,婚后夫妇间一直是恩恩爱爱、令人羡慕的一对佳偶。
方瑀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祖籍江西,一九四三年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一九四六年随父亲方声恒举家迁往台湾,其父在台湾大学任物理系教授。方、连两家是世交,方瑀小时候经常出入连家。
从方瑀三、四岁起,方声恒就在家里教她念唐诗,为她奠定了良好的文学根基。四岁那年被送进国语实小读一年级,比起同年级的同学整整小了两岁。但是小小年纪的方瑀,并不因此而退却害怕,还很争气的头一次考试便拿了全班第一名,使她的父亲乐得合不拢嘴。之后的一连串求学历程,更是经常维持着模范生和第一名的辉煌记录。可以说,方瑀自青少年时代起就展现了过人的资智和领悟力。
方瑀高中时就读于台北市天主教私立静修女中,该中学历史悠久,多半是本省籍学生就读,方瑀是外省籍学生,显得很突出,她的国语讲得标准,又代表参加讲演比赛,令同学很羡慕。据方瑀的高中同学说,方瑀高中时的成绩很好,给人印象很深。文学是方瑀从初中到高中最拿手的一门课程,她是到目前为止一直维持的兴趣。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应该是结缘于自小父亲对她培养和自己不断的钻研。方瑀曾经回忆说:“初中时,老师私下代我把文章寄到杂志社,没想到竟然真的获得青睐而刊登出来,那次的意外收获,对我而言,确实是相当大的鼓励。”
高中毕业后,基于对文学的酷爱,方瑀本想进大学朝文学发展,但是,毕生钻研物理的父亲,却希望她学理工,经过几番犹豫,最后还是遵照父愿报了甲组并顺利地考上了台湾大学植物病虫系。
读大学一年级时,气质出众的方瑀参加了“中国小姐”选拔赛,并取得了冠军。对于这段故事,连战曾辩解说:“她参加活动(‘选美’)拿奖时我在海外念研究生,并不知道那个世交家庭中小妹妹的风光历史,所以交往时也毫无心理压力,我从未当她是特殊人物,只觉得她的纯真善良和可爱,强烈吸引我勇往向前。”
异国重逢共谱恋曲
方瑀大学毕业后,为使学业更上一层楼,只身前往美国深造,就读于尼明苏达大学。在美国,她与连战共谱恋曲,并步入了结婚的礼堂。
方瑀笑说两人异国重逢共谱恋曲,有一段神奇的“缘”:“出国参加国际比赛时,华盛顿有位钱先生教我看相,他说,男士要有颧骨,即是事业的表征;声音要沉稳,代表负责任;眉毛则是浓而齐整主贵,……我听着好玩,并不认真注意,但是这几句话,竟然影响了我一生的命运。”“当行程到达芝加哥,一阵献花、拍照忙乱之后,背后一个人提着我的皮箱,用沉稳、好听的磁性嗓音开口:‘领事要我送你去旅馆,我的车就在外面。’我心中一动,回头看去,是个颀长斯文戴眼镜的绅士型男孩子,面颊上有明显的颧骨,浓眉下一双大眼,笑起来似曾相识。”这对相差八岁的童年旧识,长大后相互都认不出来了。“他开车的姿势潇洒极了,操作自如,专心而不紧张,注意力集中却神志轻松,方向盘在他手上出奇的灵巧安全,没有谁开车象他那样漂亮。我一路专注意欣赏他开车的样子,享受他低沉稳重的声音,隐隐然有种把自己交付给他必然相当安全的感觉。”
方瑀在二十岁那年完成了一连串人生大事:大学毕业、订婚、出国。她在申请获准的七所美国著名大学中,选择了离芝加哥最近的普渡大学,但因再近也有三小时车程,一学期后,为了让未婚夫省下每周末冒风霜雪雨长途探视之苦,就转到芝城的伊利诺理工学院,依然申请到助教奖学金,继续研读生物,而这对恋人就可以每天吃顿团聚饭了。一九六五年九月三日,连战披上博士袍,九月五日,两人在碧波万倾的密西根湖畔举行了婚礼,即刻彻夜开车,踏上征途,因为九月六日连战要升格为威斯康辛大学教授,七日一早,便得登讲台传道授业了。
方瑀并没有因结婚而中缀学业,继续攻读明尼苏达大学转来的硕士班学位,凭着个人的毅力,不仅兼顾了连战的事业和自己的学业,还在长女连惠心于一九六七年八月一日诞生后,如期完成了生化硕士学位。在这段时间,方瑀和连战同心协力地共同经受了异国生活的历炼,使他夫妻间的感情益形坚定。对此,方瑀只是淡淡地笑着说,其实天下间任何夫妻的相处之道都是一样的,就是用爱心和宽容心去看待对方。既然此生已决定要携手共度,就应该珍惜这种来得不易的缘分,“不论他在外边的成就有多显赫,对我而言,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们是不分彼此的。”
连战在威斯康辛大学任教出名后,转到康涅迪克大学任教,此时他已完全可以在美国生根落户,但为奉养年迈双亲,他决定返回台湾。
连战从一九六八年回到母校母系出任教授、系主任及研究所主任,共有七年埋首书卷,而其间曾获得奉派为台湾出席“联合国代表团”顾问的历练机会,由观察、实习中日趋投入,他所撰写论著,登载于美国各重要政治学刊。
连战曾说过,“最让我感到有意义的是大英百科全书主编亲自来约稿,要我为胡适之先生写传,那篇英文稿不但赚了笔可观稿费,还使得他们到台湾做了深入了解访问。”
各种中、英典藏是连家祖传巨产,而连战为这项“智慧财”加上了日新月异的杂志、报纸等庞大“流动产”,他每日花费在新知与旧识间的钻研温习工夫,套句让太太心疼的形容词——可以筑万里长城了!
方瑀的生化硕士是在连教授所任的康涅迪克大学拿的;她回到台大植病系担任讲师后,由于自小跟随外公学诗词,而父亲又以科学家之名而具扎实国学根基,训练出她在中国文学领域里娴熟的认知、较佳的品味,十年前就被东吴大学礼聘为中文系副教授,开了“文学评论”的课,而她清新流畅的散文创作,也早已塑造出另一种属于文艺的形象。
对任何事情都持久抱着专精态度的方瑀,从写作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不但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还勤于投稿,深受编者和读者的欢迎。截止目前为止,被汇集出版的书籍共有四部,分别是《欧游杂记》、《依莲集》、《亲情》和《朱自清作品评述》。对于这些作品,她无限珍惜地说:“这些书以数量来说,可能比不上专业作家,但是篇篇都是我的心血结晶呢。” 方瑀还曾经透露过一个小秘密,“其实自从结婚后,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连战的润饰和审核才出门的。”“之所以要求先生在文稿投出之前再检视一遍,刚开始时是因为对自己的文章缺乏信心,因为毕竟我不是学文的,而且自知本身是相当感性的,恐怕文章流于滥情,所以就请他顺一顺,提供些建议喽。”但是连战也不是文科班出身,平日对文艺也少有接触机会,由他担任润稿的工作是否恰当呢,方瑀说:“我想这就是对他的一种说不出来的信任吧。”如果连战看过文章后,没有加以改动,等于是首肯了那篇作品的成绩,方瑀就会象吃了定心丸似的安心。反之,就算连战认为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她也都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因为她相信连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孝媳顺女与贤妻良母
辛勤耕耘在文坛,固为方瑀理想的兴趣,但自一九七五年随夫“出使”萨尔瓦多,孩子又连续而来,使她只得以文章“质重于量”自我慰勉。毕竟,料理娘家婆家两大家子里里外外,做孝媳顺女与贤妻良母,都是方瑀的重责大任。
方瑀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家庭。她相继生育了四个子女(长女连惠心,长子连胜文,次子连胜武,次女连咏心),加上侍奉年老的公婆,全家家务都落在了她的身上。方瑀自己也说过:“他(指连战)公务繁忙,自从接任省主席后,更抽不出时间和家人相聚,我心疼他都来不及啦,怎么忍心再拿家里的琐事来烦他呢?”为支持连战,她尽量收敛起昔日“中国小姐”的光芒,转而积极参加社团公益活动,全力操持家务。即使偶尔出现在媒体上,也是以陪伴夫婿身侧的连战夫人的身份出现,丝毫不抢任何锋头。
方瑀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平凡的人。虽然她曾代表台湾前往长堤参加世界性“选美”活动,也拥有过充满掌声和赞美的日子,但从未宣耀过。她说:“现在家庭主妇的生活,我也照样活得很快乐,很多人觉得我是‘由绚烂归于平淡’,但是我从不认为自己曾经‘绚烂’过,因为当初参加‘选美’,就根本没抱希望能够借此飞上枝头的念头,甚至在选拔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也照样穿着学生服和同学一起挤公车上学呢。”可以说,“平凡”是方瑀为人处事的一贯想法,在这种“平凡”中,她体会到了最大的快乐。
由方瑀亲自设计的敞亮空间里,跃动着活泼与朝气;钢琴边、夫弹妻唱,或女弹父唱都是寻常画面,假期全家看场电影,或相偕旅游属预定项目。
家庭和美 其乐融融
作为“一家之主”的连战每日回到家都有个习惯,就是站在玄关脱鞋时展开总点名,由老奶奶叫到小猪宝,甚至帮忙侍奉奶奶的护士也不漏掉,如果有谁不应,必要查询再三,这样的一份揪心关怀,是紧紧拴系连家每一分子身上骨肉相连的脐带。
“他出差不在家的时候,全家都感到心中惶惶然,好似唯有他人在,大家才有依靠。他给我们取用不竭的爱,赋予每个人信心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他才是这个家的重心与力量源泉,我只是尽本分照料大家的生活起居,没有他,就没有这个家。”方瑀谦虚的说。
“爸爸真是很好很好的爸爸。有一回,我和妈妈打算上街看电影,才走到顶好市场那边就发现皮包被扒了,一毛钱也没有了,打电话的一块钱都没有呢!妈妈说只好回家,我求妈妈借人家店里的电话给爸爸打电话,天又突然下起大雨,妈妈才一讲完,爸爸急得什么似的,叫我们不要乱跑,十五分钟以后,他真的给我们送钱来了。我看见他高大的身影匆忙跳下计程车,撑伞向我们走过来时,眼泪忍不住掉出来,我好爱他,我爱爸爸。”这是么女咏心的独白,她在无意中闯入这个家庭,出生那年,方瑀三十七岁,为着怀她吃尽辛苦,如今,她有着甜蜜的童音,歌舞钢琴全能的才艺,已成为全家宠儿。
“南北和”的食物口味是连家一大特色。连战的台湾省父裔与东北母裔,加上方瑀的江西籍,老大、老三两个孩子在美国出生的习惯,构成全家什么菜都吃、各种语言可同时出笼的绝妙组合,经常在同一饭桌上,饺子和蚵仔米线同台,麻辣海参、红烧黄鱼齐出,而台语夹英语正和国语(普通话)对口。
“就是请客,同一客厅也常分成好几组,南腔北调大杂烩,居然,当我以台语发言后,有人赞我国语学得那么好真不容易,而连战竟有人问他会不会说台语,有趣极了。”方瑀认为四海一家,言语是种工具,有必要尽量互通,他们的四个孩子,也都受到父母“南北一家亲”论点的影响,交朋友但问对方品德、学识,绝不分省籍。
“每天晚上是全家沟通时间,除了在外地读书的孩子,一家人聚在一起,象好朋友般说出心里的话,对男孩,我们在他言语、行为态度上要求严格,女孩则较注意心理辅导,感化式教育在连家行有数代,疾言厉色未若温言相劝,而老是婆婆妈妈又不如亲自带领孩子做健康写实活动,疏导心灵。”这是他们夫妇都同意的教子秘方。(金琛)
《连战其人》连载一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