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国安局”的特勤部队 | 台谍被曝光在台湾引起恐慌 | 台湾的间谍工具 | 台湾的情报单位绝大多数源于国民党在大陆时期的“军统”与“中统”。“军统”与“中统”撤退到台湾后进行了重组,职能不断扩大,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台湾岛内长期充斥着一股神秘、恐怖的氛围。经过演变,目前台湾当局的情报机构主要有:“国家安全局”、“军事情报局”、“法务部调查局”、“内政部警政署”、“总政治作战部”等,而“海岸巡防司令部”、“宪兵司令部”仍担负部分情报搜集任务,也协助情报部门展开各项工作。台湾的情报机构不但成为统治者独揽大权、统治社会的工具,而且成为台独势力的顽固堡垒和强力后盾。
“国家安全局”简称“国安局”,是台湾当局特工情报活动最高督导、协调机关。其主要职能是督导和协调“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法务部调查局”等特务机关的特工情报、反间业务活动,以及他们与“海岸巡防总司令部”等治安单位有关业务活动的配合协调工作。“国安局”内部共设五个处:一处负责大陆、二处负责海外、三处负责岛内、四处负责战略情报、五处负责电讯。此外,还有其资助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和亚洲与世界社。在台湾岛内各重要城镇与港口、要塞都设有工作站,并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地区设有督导组。以前,在内工作人员除了必须都是国民党党员外,仍以军人为主体,也有一些由警官和国民党党务人员充任的。政治大学的东亚研究所、文化大学的大陆研究所、淡江大学的战略研究所等也有“国安局”的介入。
“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隶属于“国防部”参谋本部。其前身为臭名昭著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就是“军统”,直接由“总统”掌管指挥,权力极大。1984年10月,撰写《蒋经国传》的华裔作家江南在美国居所被“情报局”指使的黑道人员杀害,当时的局长汪希岑及副局长等人涉案,使得“军情局”过度膨胀及滥用职权的形象完全暴露于社会。受美国及社会舆论的压力,蒋经国对“军情局”进行了改组,将它与特种军事情报室合并,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于“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主要从事搜集大陆及海外的军事情报工作。也从这时起,“军事情报局”才开始受“国安局”的督导、考核。
“海岸巡防司令部”其前身为1958年5月成立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它是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实施戒严统治的产物,在戒严时期“警总”是执行戒严任务权力最大的情治机关,充满阴暗、恐怖、神秘的色彩。1992年8月1日,台湾当局宣布裁撤“警总”,其业务移交相关单位,其组织成员一部改编为“海岸巡防司令部”,直属“参谋本部”管辖。换名后的“海岸巡防司令部”,将出入境案件审核审理、文化审查等职责分别移交“内政部警政署”和“新闻局”,但仍负责在台湾地区实行武装警备、安全检查、“检肃叛乱及匪谍渗透破坏活动”,仍然充当警察、特务的角色。
“参谋总长情报次长室”原为大陆时期的国防部第二厅,故又通称“联二”,其职能以搜集军事情报为主。“联二”与大陆时期的“军统”有传统关系,但组织结构与工作方式迥异,其业务与“军事情报局”有直接关系,基本属于纯军事范围,并不涉及岛内治安工作。
“宪兵司令部”是台湾当局主管军队纪律、协助治安的警察、特工组织。其职权为:主管宪兵勤务,统一指挥台湾地区宪兵,协调督导军中宪兵执行联合勤务、军事和军中司法警察勤务,协助治安,支援作战。
台湾情报系统的变化
陈水扁上台后,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同时为推动“台独”战略的需要,对台湾情报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得台湾情报系统的职能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对内、对外情报职能进一步分离。台湾现在已初步建立起了类似美国的情报工作体制。“国家安全局”等同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负责情报工作的总体规划与指导,同时担负对外的情报活动;“法务部调查局”相当于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工作职能以对内为主;“军事情报局”则相当于美国的国防情报局,主要负责领导各军兵种具体情报工作的开展。根据台湾“立法院”通过的《“国防”法》和《“国防部”组织法修正案》,原来职权相当笼统和宽泛的政战系统进行了调整,将总政治作战部一分为二;在“国防部”设总政治作战局,掌理政战日常事务;在“参谋本部”设立“政战参谋次长室”,负责政治作战任务,最终建立起跟美国一体化的情报体系。
以高科技装备为手段,大幅度增强军事情报机构的情报搜集与处理能力。未来作战中情报机构的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重要,不仅是因为信息战需要强大的情报能力作支撑,而且提高和获取导弹预警和拦截能力将成为台湾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台湾当局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可用于情报作战的装备。仅以2000年为例,3月8日,美向台出售一批雷达侦测设备,价值2.02亿美元;4月18日,美在向台出售AIM—120中程空对空导弹、改进型“小牛”导弹时,还出售了美军仍处于列装初期的“铺路爪”长程预警雷达;9月28日,美又宣布向台出售160具AN/PHVS—TB夜视系统及相关设备、改良型机动电子通讯系统及相关设备。
军情局:台最神密的情报单位
在台湾的五大情报系统中,最神秘的是“军事情报局”。台湾军情局的前身是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赫赫有名”的“军统局”。1946年,“军统局”改名为“国防部保密局”,后又改名“国防部第二厅”。1954年台湾当局对情报部门进行调整时,又将其名称改为“国防部情报局”。到了20世纪60年代,“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勤室”才合并为现在的“军事情报局”,由台军“参谋总长”直接指挥,其所搜集的情报主要供台“国防部”及“参谋部”用作决策参考。
军情局下设七个处、一个“情报研究中心”和一个“秘密交通中心”,其活动主要是收集大陆政治、军事情报,情况需要时还可以策划破坏、暗杀,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袭击、骚扰、心战等活动。除此之外,台湾“军情局”的主要任务还包括:适时在大陆建立和发展“敌后武力”,对大陆军队进行策反和军事“攻心”,配合台军的战略性行动等。
上世纪50年代,台湾“军情局”曾通过空投和迂回等方式向中国大陆派遣了大批间谍人员。1962年前后,军情局又利用中苏交恶之机伙同美国中央情报局,设立了大量间谍培训班,甚至准备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游击走廊”。近年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增多,台湾军情局亦不失时机地制订计划,选派人员赴大陆以参观、旅游、探亲以及投资开工厂等名义,搜集中共情报、物色工作物件,发展间谍网络。
50年来,台湾的情治系统始终把目标对准大陆地区,对大陆的谍报活动从未间断过,只是具体做法因不同时期有所不同罢了。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他们派遣大量间谍特务到大陆搞情报、搞策反、发展“敌后组织”、搞“心战”宣传,进行阴谋爆破和暗杀活动,对大型建设项目进行破坏。自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台湾情治机构抓紧利用这个“良好机会”,进一步加强了间谍派遣活动,力图广泛搜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在沿海边防地区的活动尤为突出。
台“军情局”规定,今后对大陆工作的任务,一是发展地下潜伏组织,并强调注意质量;二是加速建立反对的力量,发展对象是对现实不满的知识分子和违法干部;三是在香港和海外物色青年学生报考大陆大专院校,毕业后试图钻进中共党政机关内部长期潜伏,并争取在大陆的大学建立小组。台湾各情报系统经常向下属单位制发内容广泛的情报搜集提纲,搜集的重点是中央文件、内部机密资料、体制改革、政治动向、军事部署、军事装备及调动、沿海军事情报、以及国家安全机构的设置、任务等等。
香港是著名的国际情报中心,有“东方谍都”之称。台当局充分认识到香港的特殊地位,竭力在香港扩充情报机构,以香港为基地对中国大肆进行情报活动。在香港活动的台湾情报机构主要有“国安局”驻港机构、“香港政治作战小组”、“法务部港澳调查处”、“军情局”驻港情报组、“警备总部”驻港机构等,其中“军情局”驻港情报组最为庞大。据海外媒体报道,该情报组下设26个情报单位,编有总联络官一名,专职及外围特工在香港1997年回归之前达到了2000多人。这些情报机构不但重视对中国国内情况的搜集和研究,还直接配合西方的反华势力对大陆进行颠覆活动,积极派遣人员潜入国内,还抓紧一切机会对国内人员进行策反。
泰国是台湾情报搜集情报的第二个重要窝点,是台湾在东南亚最大的情报交流中心,目前则由军情局派驻一名曾在台湾情报单位担任过处长的少将驻守该地。走的则是传统“布建”路线,最常见的就是在该地设置情报点,以某些餐厅、酒店为根据地,再不然即以“公司行号”的形态落脚泰国,以商业交流掩护情报交流。
据报道,台湾目前对大陆的情报工作,由驻泰国的军情局人员,透过管道与中国的“线民”联系,彼此都是单线作业。军情局人员找得到“线民”,“线民”则无法主动联络到军情局人员,而且真正有“编号”的谍报人员,已甚少直接进入大陆内地,而是培养“线民”,透过这些人得知所需资讯。“线民”彼此间不相识,甚至“线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线民”。“线民”提供汇款账号给与他接头的情报人员,事成之后,即可透过此账户拿到应得的“货款”,彼此间的账务往来,全都是以“商业买卖”为幌子。
还有报道称,台湾透过“线民”对大陆的情资搜集,目前已着重在“商业情报”,而非“军事情报”,因为台湾在乎大陆的经济威胁更甚于武力威胁,甚至当地有什么重大开发,或是哪位重要企业界人士,带了多少资金过去对岸,准备投入多少人力发展什么事业,是这些情报人员外围再外围的“线民”情报搜集的重点。
前不久,台湾针对大陆的情报工作进行了调整,“国安局”等情报单位已决定缩减六项重要的具攻势作为的项目计划,这6项项目分别是“夏阳”、“黎明”、“先基”、“晨曦”、“春风”、“复华”计划,部分是情报单位策划执行了多年,部分是近年才积极推动的工作。其中,“春风”计划是到大陆做策反工作,对象包括解放军官兵、宗教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复华”计划是派遣情报人员的项目计划,其他四项计划则是重点计划,主要内容是:
“夏阳”计划是针对大陆90处战略目标积极发展情报组织,其中20处定为优先、一级发展目标,除北京、天津、沈阳、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外,还包括芜湖、遂溪、湛江等重要海、空军基地。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城市要么是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科技中心,要么部署有解放军先进的战斗机、导弹或者新型军用舰艇,军事意义十分重要。
“黎明”计划是选择大陆东南沿海19处地点,包括舟山、汕头、厦门等。计划主要是针对在两岸发生冲突时,如何为台军特种部队发动反制攻击提供目标情报服务,以及这些地区的陆地和水文资料,以备台军登陆作战之需。
"先基”计划是一旦两岸关系紧张时,预先渗透大陆的地区,原则在沿海各省的60个目标区。计划是指加强在大陆沿海的导弹阵地、雷达场站、指挥中心、通讯枢纽、军港以及机场等六种主要军事目标区搜集“预警性军事情报”的绝密计划。
"晨曦”计划重点是一旦两岸战事爆发,如何迅速将台在大陆潜伏的情报组织启动为具有“实际行动”能力的“敌后武工队”,以便在大陆重点地区进行爆炸、投毒以及暗杀等破坏和颠覆性活动。
情报员的挑选与训练
情报员的生活果真是多彩多姿,充满醇酒、美女、冒险与刺激吗?其实不论他的工作环境如何,一个经过选派的情报员,他都要接受一连串的情报训练才行。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情报员最特殊的训练课目,还是情报行业专属的情报搜集、情报辨证、文件制作、化装与变身、技术情报等特殊技术。而文件制作、化装与变身两种技术是在情报圈以外学不到的技巧。
情报员的选训是经过一连串的考核与集训的,目前台湾的情报训练区分为文职系统、军职系统与布建等三种。文职系统是以“国安局”、“法务部调查局”与“警政署”负责选训。三者都有正式对外的招生管道,除了“警政署”的业务较为“内向”,也就是专以执行台湾保安工作之外,不管是“国安局”还是“调查局”都有正式的驻外单位。这些驻外单位的工作人员,均以“联络员”的身份从事情报交流与情报搜集的工作。由于他们是具有“名分”的正式情报员,所以除非所在地“未经报备”执行搜集或从事高度机密工作遭到逮捕,否则一般的小错都可以经由“外交”途径解决。
至于军职系统的情报员,则是以“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为主的机密队伍,由于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现役军官,因此不管他们到哪里都是无法取得正式的“名分”。换言之,如果在国外搜集情报而遭到不测,军情局需经过“国安局”或台当局出面才可以平息,避免由此引发的国际事件。因此,执行情报工作较为隐秘的,仍是属于台湾军事体系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的工作是以执行对大陆的情报搜集为主,辅以台湾周边的战略情报,以及较为特殊的“技术情报分析”。
台湾军事情报局的情报员在接受情报训练的过程中,除了“情报专科班”必须先接受9周的基本入伍训练之外,现役军官都是直接到情报学校接受第一期13周的情报训练。初期训练结束后,再依据“个人能力与志向”,区分继续接受专项培训,或是直接在军情局内担任低层次的参谋工作。专项培训的主要科目是间谍情报行业特有的情报搜集、情报办证、文档制作、化装与变身、技术情报等特殊技术。尤其是文档制作和化装与变身两种技术更是在情报圈以外学不到的技巧。这方面,世界各国都是列为高度机密,台湾情报界也不例外,绝对能算得上是“见不得人的技术”,包括以特殊的墨水、代号、代码、书写格式、信函等各种方法,让自己所寄出的信完全没有任何情报证据。
继续接受专项培训的学员,除了进行间谍专业的专项培训外,还要进行各种特种作战能力训练。通常情况是要到陆军特种作战基地接受基本求生训练,还要到屏东伞兵训练基地完成至少三次以上的跳伞训练。然后再到海军陆战队的“蛙人”基地接受严格的水下特种作战训练。同时还要前往陆战队的特勤队练习各种轻兵器的射击。
当然,所有经过情报训练的学员都要经过结业考核,成绩合格后才可以正式接触间谍情报业务。而且结业考核的科目每一年都不一样,如果今年是要求有来无回的军情局特工学员以跟踪的方式进行特定人士的调查,明年可能就是进行范围较大的社会调查工作,或是做情报资料的整理与研判的工作。
结业考核中最复杂、最特殊的一种形式被称为“境外综合考查”,就是通过岛外旅游方式来考核学员的综合情报获取能力。由于这种测验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台军情报部门通常在经过上层机关的批准后,才可以实施。但从实际的考核效果看,很多军情局的学员均难以顺利地在境外进行调查和获取情报,这也说明台军情报人员的培训过程绝非“成效显著”。
军情局的人员在选训之前,都是要先经过本人的同意才行,否则一般人对于“情报”两个字还是存有好奇与恐惧参半的情结。军职情报员的选训过程首先重品德考核与安全调查两大项,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不会列入选训的名单中。军情局之所以会有这种考虑,最主要的还是深怕会训练出一个“变节”的情报员。
不管是属于“情报专科班”所招收的高中(职)毕业生,还是由现役军官选派,军情局的训练途径仍然十分秘密。凡是学员都使用化名,连一起受训的同学都在结训之前不允许打听同学的真正背景。几乎每个人都在一种“见不得人”的猜疑世界中摸索。另外,依据台军情局的规定,接受情报训练的学员不可讲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一切都是在完全保密的环境中进行,学员的思想压力极大。而且即使是脱离了情报系统之后,依照规定在三年内也不准出岛旅游、探亲,使得台军的情报事业真正成了“见不得人的事业”。
“001号”情报员想“叛敌”
张志鹏,台湾军情局潜伏大陆多年的情报员,编号“001",现在已经撤离大陆。有一天,张志鹏来到台湾中正机场,他准备搭乘飞机经香港赴大陆。对于此次大陆之行,张志鹏公开声称他打算“自首”。当然,在机场他以涉嫌“叛敌”为名被台湾“高检署”紧急限制出境。他在得知无法出境后气愤地说,如果台湾当局不解决他的问题,他将设法用各种方式出境,逃往大陆。
张志鹏为什么要到大陆“自首”? 据张志鹏自称,李登辉在涉嫌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时,对外公开声称大陆试射飞弹是“哑巴弹”,造成泄密,结果台方“001号”情报人员张志鹏被迫逃回台湾。张志鹏说,他无处可住,这一两年他都住在投资伙伴孙佩霞在桃园的家中,情报局每个月都派员跟他商讨赔偿事宜,但居然只给300万台币,还要他写悔过书。他向“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所提出的赔偿为1亿元,但被驳回,张志鹏认为台当局“过河拆桥”,“不顾道义”。
台“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官员对此表示,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府到台之后,两岸多年来的情报战,总计有3000多名台湾特工“殉职”。从早年的“神斧”、“班超”、“光武”、“三民”、“海狼”、“长风”至近年来的“威远”及“定远”等情报计划,可以说“都是由一群愿意为任务牺牲的情报特工所写下的血泪史。这名官员称:“这个数据是一个概数,因为有许多特工是属于下游的‘布线’,是属于当地吸收或外地吸收的非专业特工,因此就情报的体系而言,都不能将账算到情报局的头上,不是只有我们这么无情。”他解释说,情报作业是属于“单线作业”,所以情报局不会完全掌握下游特工的真实身份。所谓的“单线作业”,指的就是每一个情报特工,他只认得惟一的一名上线与唯一的一名下线,“这是避免万一被识破而遭刑讯时,整个组织成员在短时间内全部被清查出来”。这名官员称,张志鹏就属于“下线”的,军情局并不一定能确定他的身份。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