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爱国教育基地“日军机库”成民工宿舍(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12日01:45 人民网-京华时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作者: 肖锋本报记者 王俭 摄 本报讯(记者肖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小屯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竟成了出租房。昨天,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尽快联系有关部门,调查并纠正此事。
昨天中午,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乡小屯村里看到,三个飞机掩体与居民住房交错共处。掩体为1/4球型结构,宽约18米的出口已经用砖砌起来并加装了窗户。掩体门前立着一块高约2米的“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石碑,立碑人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海淀区人民政府”。村民介绍说,砖墙是玉泉大队砌的。
记者走进中间掩体,掩体纵深13米,内高4米,占地约200平方米,门两侧建有简易棚,里面各有两三张床铺。棚边设有天然气罐和燃气灶,灶上还煮着面条。空中拉着几条电线。掩体里的民工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在小屯村附近工地做铝合金装修的工人,这里是从小屯村玉泉大队租来的,他们吃住都在这个飞机库。
村子西北角的掩体则成了仓库。仓库负责人称,他们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从玉泉大队租下这里。
玉泉大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知道这里有三座侵华日军的飞机库。但具体情况“不知道”。
据海淀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飞机掩体是“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修筑的,用于停放军用飞机。后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物局认定其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的专家毕先生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慨。他说,尽管这个遗址不属于文物,但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关系到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应认真保护。文物管理部门将尽快联系有关部门,调查并纠正此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