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热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12日09:18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文/本报记者陆正明金涛
一些以往不太热门的词频繁出现在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言谈话语中:“统筹”、“和谐”、“协调发展”、“绿色GDP”、“能源安全”、“循环经济”、“正确的政绩观”,每年“两会”热点中的热点——GDP却不再受宠。这标志着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经济高速发展后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的途径,也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GDP:功不可没 但非惟一
一些代表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百废待兴时,最重要的是使经济高速发展,让人民吃饱穿暖,用GDP增长鼓励人们工作的热情,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如果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乎惟一的标尺,忽略社会发展的话,就会在发展观上陷入误区。有的地方GDP上去了,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大马路、大广场都有了,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环境脏乱,教育跟不上,公共服务跟不上,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GDP的增长不协调。
全国政协委员李葳说,过分地将GDP与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发展产生了误导。一些地方靠“圈地”来拼政绩,甚至有个别地方为了“GDP好看”,将稻草、人畜粪便都折成收入计入GDP,因为“稻草可以作燃料,粪便可以作肥料”,实际上在那个地方,农村早已不再用稻草做燃料了。他说,这种纯粹数字上的“GDP”根本不是以人为本,也谈不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绿色GDP”浮出水面
一些地方为追求高增长而拼资源、拼能源、拼环境,引起了越来越多代表委员的忧思。7年来,全国因“圈地”减少了1亿亩耕地,人均耕地已减少到不到1亩半,几乎是上世纪中叶的一半;废水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七大江河水系四成水质为“劣五类”,七成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政协委员蔡述明发出了“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我们必须要立足我国‘地大物不博’国情谋发展”的呼吁。
“绿色GDP”也打开了人们的发展思路。江建中、范秉勋等代表说,当年我国提出了“GDP翻两番,能源消耗翻一番”的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但仍有很大潜力。他们建议政府不但要鼓励节约能源,还要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一些节能技术和措施。高小玖代表提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比如在处理城市垃圾时,通常的做法是焚烧。其实垃圾中有不少热值相当高的物质,可以筛选出来用于发电,已经有不少发达国家这样做了。只要政策引导对路,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艾宝俊代表说,钢铁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去年我国的钢产量已超过美国、日本的总和,必须要注意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要把环境标准作为准入条件。
新形势新任务新标准
以更加全面、科学的指标来衡量发展,而不能以单一的GDP来考核干部政绩,尽快为干部考核注入新内容,是代表委员们的共同看法。惠永正代表说,在政府工作中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使公务员有更宽阔的世界视野、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公务员提出的新要求。如果干部考核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内容,甚至只看GDP,只看招商引资,只看短期内的数字,干部的短期行为就很难杜绝。
代表们认为,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代表们还表示,要更加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更加尊重自然规律,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本报北京3月11日专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