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c.gif) |
“含金量”高的“红头文件”不能只放在抽屉里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12日10:35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nimages/c.gif) |
|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陈芳)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中国将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5年内取消农业税。
细心的人士注意到,报告涉及中央资金安排的数字有11个,与农有关的就有7个。把“真金白银”交给农民,千方百计让农民兄弟的腰包鼓起来,也成为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政策落实一定要“沉”到底
在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农业的300亿元资金中,9亿中国农民,每人至少得到166元的实惠,它表明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各项开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说:“不少人都说今年的农村政策‘含金量’很高,可谓对农村是‘真金白银’的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含金量’高并不等于增收的作用就大,‘红头文件’不能只放在抽屉里,而要‘沉到底’,让农民了解他们应该享受到什么权益,防止部门摄取农民利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说:“如果我们一些县领导对待农民增收就像招商引资一样不厌其烦,拿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我看‘三农’问题就不是今天的现状。”
做好“放活”整体谋划乡村统筹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认为,种田的人多是实现不了小康的,但粮食是振兴农业之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对农民增收的意义很大。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以后,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土地搞经济效益高的养殖业、果蔬业等,还可以腾出一部分劳动从事其他产业。
史和平代表说:把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下来,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村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新阶段农村改革不能单兵突进,仅仅着眼农村内部改革,而必须综合配套,整体谋划城乡统筹发展。
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过去几年,“乡村中国”最瑰丽的景观之一,就是无数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城乡间坚冰开始化解。而今,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祝义才说,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多予、少取”,更要做好“放活”的文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要突破一切妨碍农民增收的思想观念,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增收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
全国人大代表杨涛认为,现行的户籍制度、保险福利制度以及城乡居民身份差别等,令许多进城农民在城市就业时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的状况,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要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应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针对进城农民工的劳动服务网络,设立外来人员服务中心,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完)(来源:新华网)
|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