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报告勇于直面历史大鉴
黄炎培之子黄方毅委员认为,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必能跳出周期率
2004全国两会之焦点话题·监督与反腐
据新华社电 “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2004年3月5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重提出“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字字千钧……
“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5年7月,延安窑洞,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的这一谈话发人深省。
穿越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人民监督——这历史的警响愈发悠远而深沉。黄炎培之子、全国政协委员黄方毅感慨至深:“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始终强调人民监督,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历史忧患意识——跳出周期率!”
采访到黄方毅已是深夜,暖暖的灯光下,这位58岁的知识分子目光中闪烁着兴奋,仿佛回到父亲时常提到的一段经历中——
1945年夏,黄炎培和几位参政员访问延安,从而有了与毛泽东畅谈未来新中国的一段历史对话: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周期率是一面历史大鉴,人民监督是镜照之后的自警自励措施。”黄方毅说。
“温家宝总理讲得多好,说到老百姓心里去了。”说到民心,黄方毅言语中充满激动,他拿过政府工作报告,指着其中一段大声念出来:“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周期率总是作用于发展大势的顺境之中,这正是难以跳出的原因所在。”黄方毅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国际社会所瞩目,可谓好评如潮。然而,党中央非常清醒,我们的政府非常清醒。”
“周期率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导致人亡政息,亦可以催人自奋。”黄方毅语气自信而坚定,“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工作的缺点和前进道路上的难点,勇于直面历史之鉴,鲜明地提出人民监督,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反腐议案
“应尽快制定反腐败特别法”
童海保代表提交相关议案,促进“中纪委模式”法律化
本报讯 如何反腐是本次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很多代表建议国家要专门立法来确保反腐败工作。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马鞍山市金家庄区检察院检察长童海保领衔提交了关于制定《反腐败特别法》的议案。此前,山东代表团代表、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杨伟程也已提交了关于制定《反腐败法》的议案。
童海保说,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存在诸多不足,急需制定这样一部法律。首先,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唯一授权的反腐败侦查机关不仅受上级检察机关、地方党委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而且其人、财、物还要受到政府的制约,形成了检察机关被多头领导的局面。其次,检察机关还面临人员编制少、经费紧缺的困难。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纪委在办案过程中有力调动检察、国安、公安、武警、监察等各种机构,组织、领导、指挥侦破,形成了强大的反腐败合力,有力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第三,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程序规则,证据规则不完整,取证手段落后,取证限制不切实际,证据认定存在漏洞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立法来予以明确。
童海保认为,在现有法律体系下,“中纪委模式”存在着诸如证据规则、办案程序、强制措施、强制手续的适用等诸多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来将“中纪委模式”法律化,确立一个独立、权威机构来统筹领导反腐工作。童海保建议,制定《反腐败特别法》的条件已具备,要尽快立法,内容上包括反腐行政法、刑事实体法、程序法和预防犯罪四方面内容。
■ 反腐建议
民众要有弹劾和罢免权 储亚平委员呼吁拓宽民众参与反腐的途径
本报讯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储亚平认为,反对腐败不是哪届领导、哪个部门的工作,全社会参与到反腐斗争中来。要加强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工作中的作用,必须改变当前人民群众主要靠检举、揭发来参与反腐的单一形式,逐步形成多渠道、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反腐的工作机制。
多年来,虽然在我国的基层政治生活中一直在倡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制度,但在落实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储亚平认为是民众对于政府机构中那些违法失职官员无法进行弹劾和罢免所致。因为人民民众在领导者权力的撤销和变更上处于这种弱势地位,导致人民群众的意见很难对官员施政产生实质性影响,难以通过有效途径对权力进行监控,造成一些干部只对上级负责而不理会群众心声,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
储亚平认为,在建立依靠群众发现、揭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机制中,必须强化民众对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批评权、建议权、质疑权和举报权,特别是对基层领导干部,民众不仅具有选举权,还应当具有弹劾和罢免的权力,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力真正落到实处。
储亚平认为,上述的建议要真正贯彻,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健全人民群众举报制度,如出台公民举报法等,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参与反腐斗争时不受到打击报复,解决影响和妨碍民众参与反腐工作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原因,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
■ 反腐点评
规章制度不能只贴在墙上
代表委员表示,要根本解决腐败问题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据新华社电 备受各界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最近正式向社会公布。强调对“一把手”的监督,是条例的一个监督重点,能否真正通过制度建设铲除腐败的土壤?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领导权力不能失去监督
现象: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任阜阳市委书记期间,经常把主管人事工作的负责人找来,当场口述干部任命名单,并安排作为组织部意见提供给书记办公会。直接干预土地批租和出让事务,造成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龙庄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一直是近年来党建工作的重点。一批贪官受到严惩,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力度不可谓不大。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一把手”能否善用公共权力,实施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有效遏制各种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规章制度不能只贴在墙上
现象:沈阳市物价局共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49项达150多条,分别以《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沈阳市物价局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人手一份。然而,却未能约束“一把手”王秀珍。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冯文海:哪个单位、哪个地区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往往是“贴在墙上,说在嘴上,做做样子,搞搞形式”。监督必须落到实处,否则对权力监督就是一句空话。
全国人大代表陈惠娟:我们党内监督在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监督机制不顺畅;监督重点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上下结合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
从机制上防范权力滥用
现象:这些年,监督机关的力量在逐步增加,中央及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监督措施,如民主生活会制度、述廉评廉考廉制度、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巡视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吴振山: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首先必须进行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实行党内民主。同时,让各级人大真正发挥它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把住选人用人关,防止一些领导干部“带病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