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海波:辽宁社会保障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12日21:42 来源:人民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张胜军 200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文在辽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总体目标是“一外三化”,即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3年试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有哪些经验?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陈海波。
各项社会保险资金覆盖面广
陈海波代表介绍,现在作为试点地区的辽宁省,养老保险金已覆盖企事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各级地方政府还出台措施引导、鼓励自由职业者加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已经做到全面覆盖。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也做到了全面覆盖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
加强监管,防止社保资金发放漏洞
辽宁省采用社会化发放社保基金的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约294.4万人凭个人储蓄卡到银行取钱。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严格发放。发放对象的养老保险金征缴资料,包括哪一年参加工作、哪一年开始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放,每月发放多少钱,在哪个城市发放,都有翔实记录,并与有关地区公安、民政机关密切配合,交换信息,严防社保资金发放过程中产生的漏洞。
中央地方联合筹集社保资金
辽宁的退休工人占全国十分之一,相对于现在征缴的养老保险资金而言,要养活现在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体的职工,加上新制度产生之前退休的职工,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为此,在试点工作中,建立了以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征缴为主、中央财政予以定额补帖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以保证足额发放当年的养老金。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经形成
大规模的劳动力结构性转移是大势所趋。比如一个2000人的企业,有500人工作,1500人富余,还有1500个退休职工要发放退休工资,这样的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筹集到足够资金,没有发展后劲,如果不改革,越往后拖,企业垮得越厉害。现在的失业保险缴纳制度是面对正常状态下失业的人数而定的,按个人1%、企业2%进行征缴,正常情况下,这个费率是合适的。但是在社保试点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175.5万名企业富余人员离开了国企,冗员得到调整,隐性失业显性化,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集中一段短时间进行攻坚。辽宁省面临着集中性的阶段性的巨额的失业保险金支付压力。通过努力,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辽宁省社保改革试点机制已经平稳地应对并且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劳动力结构的大调整,使过去因为人员冗余而奄奄一息的部分国企焕发了活力。从国企就业到走向市场,辽宁已经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经形成。
失业保险机制面临巨大考验
今年辽宁省约有170万人需要新的就业机会,估计社会只能提供100万个左右(包括那些极不稳定的就业岗位),明年还要产生30万新生劳动力,全省就业压力极大。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整体上发展经济,扩大经济规模,创造就业岗位。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支持就业弹性大的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观念上,要高度重视就业结构与GDP发展相适应,如果GDP发展快,就业不能与之相适应,GDP就没有持续成长能力。
七条措施促进就业
陈海波代表介绍,“为了促进就业,我们主要采取了七条措施:第一,政府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免费咨询,根据其自身条件,帮助他们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教他们怎么办营业执照,创业初期应该如何守法经营,运作起来后,我们还要跟踪孵化一段时间。第二,投放小额贷款。一些创业项目可以拿到2万元钱的小额贷款,如果项目好,有更多的合伙,我们会介绍其他创业带头人,拿小额贷款凑到一起,搞股份制。第三,税费减免。按有关法规要求减免三年税费。第四,失业人员开办的小企业雇用的下岗失业人员,政府给予社会失业保险补帖,减轻创业压力。第五,如果在开业过程中,需要培训员工,我们会免费培训有关工作人员。第六,为失业人员办理有关营业手续,推出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办完。第七,劳动保障执法部门加强执法监察,看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来源:人民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