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问题事关稳定 代表委员剖析收入差距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13日02:03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尽管中国的GDP在过去25年中以高速度增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一部分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陷入困境。代表委员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他们认为,随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平”已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
数年跟踪调查显示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大幅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经过数年跟踪,完成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调查报告。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如果考虑到城市群体中所享受到的福利,这一差距还要大。
区域之间的收入绝对差距也在拉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如果衡量恩格尔系数,中西部还有多个省份尚未达到最低标准的小康水平,处于贫困或温饱阶段。
以政府“有形之手”
拉市场“无形之手”
当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三大障碍。而这三大差距最为集中、让人感受最为明显的是收入的差距。
应该承认,由于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加大财富在不同人之间分配的不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共同富裕正是这一体制的优越之处。“收入差距的拉大,原因之一是政策和资源分配的倾斜度不同,也只有这只掌握政策资源分配的手才解得症结。”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圣明代表说。
“制止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政府应该担负的责任。用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弥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缺陷,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的一位代表说。
培育中等收入阶层
建造“橄榄型”结构
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建立健全卫生体系、清欠农民工工资、振兴东北、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到促进城镇就业和下岗再就业,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明确政策,无不着眼于“平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理论,如今正演变为现实的行动。一些代表说,对于低收入阶层而言,政府工作报告有着很高的“含金量”。这种政策如果坚持下去,所导出的将是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
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并不是要走“均贫富”的老路。而是在容忍一定程度差距的基础上,防止差距的过分拉大。政府工作报告正视了收入差距的存在,通过私产入宪,使那些合法取得较高收入的人群,有一种稳定安全感,继续寻求更大的发展;同时,在保护农民、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以及扶持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方面,明显加大了倾斜的力度。陕西代表团的一位代表说,这是一个在前进和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据新华社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