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百亿元中央财政将投入西部基础教育 代表委员呼吁
刘刚 翟伟 丁锡国
反腐败,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反腐良策,铮铮誓言,使代表、委员们再次看到党和政府把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
■绝对腐败绝对权力:一对“孪生兄弟”
无数惨痛的教训反复验证着一个道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个规律虽成为人们共识,但如何防范权力膨胀仍任重道远。
“交通厅局长纷纷落马,教育局长可不能再倒下了!”重庆李祖伟代表道出心中的忧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这笔人民的血汗钱可千万不能被腐败分子装进腰包。”
去年多个省部级干部因腐败被查处,既表明了中央一查到底决不手软的决心,也暴露出监督机制的“软肋”。“权力不受控制地翻云覆雨,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有密切关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凤歧代表说,权力一旦失控,因其一手遮天而营造出来的“一把手天下”,将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灾难。
例如一项交通建设工程从立项论证、招标设计、施工监理、预算拨款到竣工验收,几乎都由交通厅独家负责或牵头,而手握重权的厅长,一旦在诱惑面前迷失方向,肯定会折戟沉沙。
■司法公正:守住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
“律师走后门,三方来议价。”在重庆代表团驻地,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代表谈起这个司法审判中存在的怪现象禁不住拍案而起:“法律绝不能像在自由市场买菜,可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他指着桌上厚厚一摞调研材料加重语气:“反腐败最大的领域是司法不公。司法是保护群众利益不受非法侵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忠梅代表眼中,法学就是人学。“它聚合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作为解决纠纷的裁判者,法官的惟一价值就是公正。”“公正的影响力是有传递性的。”“你每判了一起经得住法律推敲和社会检验的案件,向社会、百姓传递的公正力度就增强一分。反之,则是对公正力的阻碍和破坏。”
■公众知情权:是最好的防腐剂
如何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怎样加大诉讼监督力度,惩治司法不公?……两会进行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做客新华网,与网民就法律监督和检务公开等畅谈。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原则应该成为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成为消除腐败、维护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浙江省政协主席李金明委员认为,打造透明政府,赋予群众知情权,构筑起一道惩治腐败的坚固防线成为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