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挑战——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军事的影响(作者 国防大学 葛立德 )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军队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战演练,充分检验了信息化战争的模式,推动了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军事安全形势的巨大变迁。这场战争使世人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并成为世界战 略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 武器装备改头换面 武器装备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伊拉克战争再次表明,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成为提高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信息技术是对人类信息功能(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神经器官传递信息、大脑处理信息等)的全面拓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是指具备信息获取、处理、控制、利用等功能的武器装备。其典型特征是以信息为主导要素,从机械化武器装备的操纵扩展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也就是人的智能在武器系统中的延伸和融合,以信息为基础并以控制为中心,把武器系统由平台和杀伤手段的结合提升为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即智能),即“物质+能量+信息”类型的武器装备。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出现是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机械化武器装备和核武器发展的道路,即单纯追求射速、航速、射程、杀伤力等物理性能的极限。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核心是增强控制能力和智能水平,也就是为武器增添“大脑”(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使其具有一定的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 从大的方面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可以分三大类:一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即C4ISR系统),其在功能上可分成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指挥控制4个分系统;二是信息化杀伤武器,包括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武器装备和新概念武器系统;三是信息化作战平台。 作战理论灵活创新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拥有信息优势,广泛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等先进武器装备,军事打击与心理攻势并重,以“斩首”和“震慑”行动直取要害目标,创造了速战速决的“战争神话”。这种新型作战样式引发了各国军界的深思。毫无疑问,在信息化战争时代,先进的作战理论是制胜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创新作战理论,强化以信息优势和精确打击为核心的联合作战能力。 一是争夺信息优势。所谓信息优势,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对敌方、己方及战场等各种作战信息了如指掌,同时阻止敌方了解相关信息。其实质就是增大敌我之间的不确定性反差,并在这种动态对抗过程中保持信息优势。 二是强调精确打击。精确制导武器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火力摧毁方式,自上世纪70年代初登临战争舞台以来,已经在历次局部战争中逐步确立了战场打击的主角地位。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占弹药消耗总量约8%的精确制导武器,摧毁了80%的伊拉克重要目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达到了68%。 三是实施联合作战。联合作战是指多个军种按照总的企图和统一计划,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共同进行的作战。联合作战重在发挥整体威力,是建立在信息优势和精确打击基础之上的。 军队建设整体转型 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及作战方式方法的变革,必然要引起军队组织结构的调整。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只出动了相当于海湾战争1/3的兵力,作战效能却成倍提高,取得了摧毁伊拉克政权和占领伊拉克全境的战果。这场战争促使人们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即未来应该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透过伊拉克战争不难发现,信息化战争胜利的筹码已经不再是数量和规模,而是质量和效能;联合作战已经成为基本的作战样式,需要一支多能、小型、机动、灵活的新型军队,即军队的一体化。军队建设的总趋势表现为信息化的整体转型。 一是军队规模趋于小型化。兵贵精而不在多。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投入一线战场的作战部队只有12.5万人,担负地面进攻任务的陆军和陆战队大约6.5万人,基本上是以旅、团、营为基本作战单元,而作战效能却大大胜过以往以军、师为单位的大部队。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进一步压缩军队的总体规模,以质量提高来弥补数量裁减,军队编成日趋小型化,精锐作战力量的比例显著增大。 二是军种界限趋于模糊化。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军队不再泾渭分明,陆军中有航空兵,空军中有特种部队,海军中有航空兵和陆战部队,未来的部队编组将重视作战能力的完美结合,重在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 三是整体结构趋于信息化。只有高度信息化的军队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所谓信息化军队,是指由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士兵组成的全新军队。它要求实现武器装备、作战人员和指挥控制三者的信息化。(完) 来源:《参考消息》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