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亦战一年 伊拉克战争是过去一年中全球关注的焦点。尽管每个人的关注都有自身的角度,比如包括中国商人在内的在伊拉克工作的人,他们关心什么时候能够回到伊拉克;比如美国大兵的家人,盼望着他们能够早日回到自己身边……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期望伊拉克能够早日恢复和平,许许多多不知名的民间和平人士,也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反对战争,过去一年中反战也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还有一个群体颇引人关注,那就是战地记者,他们奋战在伊拉克战场上,为世界上关注伊拉克战争的人们传递着最迅捷的信息,却经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有人说战争是一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肥皂剧,就跟所有的演出一样,它也会创造出“明星”。他们或扮悲惨角色或扮闹剧角色,但一定是人们瞩目的人物。不过,更多的人因为善于把握机会和有所准备而在战争中获得了真正意义的成功——— ■萨哈夫:战争明星秀电视 进入2004年1月,“巴格达大嘴”萨哈夫又上岗了,他染了发,一副学者派头。他在阿布扎比电视台谋到了一份评论员的差使,而他的话题只有一个:每天上电视侃他的前老板———萨达姆。“找到老萨并不令人吃惊,但他就这么束手就擒实在让人脸上无光。”萨哈夫在老萨被捕次日的电视节目中如此评论道。 显然,做评论员没有伊拉克战争期间做新闻部长知名度高。2003年战争爆发后,萨哈夫的名字响遍全球,他是战争中的明星,他一个人和美国千军万马抗衡。战争期间那个身穿军装、头戴贝雷帽、腰挎手枪、开口闭口对美国连损带骂的伊新闻部长萨哈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美国总统布什都公开承认自己是个“萨哈夫迷”,布什说:“喜欢坐在电视机前听听这家伙又说了什么。但大话毕竟挡不住美军的大炮与导弹。” 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他可谓是“尽忠职守”。自战争爆发后,这位大学攻读新闻专业的新闻部长每天举行新闻简报会和被指称为“超现实”的各种记者会。萨哈夫传达的信息只有一个,那就是巴格达是安全的,而且美军部队惨遭痛击。 萨哈夫曾说过:“我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真相,萨达姆仍然在位,布莱尔和布什不过是牛仔和战犯而已,伊拉克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也许萨哈夫本人的办公室早就被美军的炮弹夷为平地,但他却把大街小巷都变成了自己演讲的讲台,这不能不说是伊拉克的一大胜利。 战场是最容易出现英雄的地方,如果没有怎么办?答案是:制造一个。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制造了一个“拯救女兵林奇”的行动,一个少女转眼成了美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人物。2003年11月,她的自传上架了,同时还不停地接受美国三大电视网金牌主持人采访。林奇的迅速出名,给她带来的不仅是可以任意选择大学的好处,还有实实在在的100万美元稿酬;这是这个年仅20岁、仅有高中文化程度、来自小镇的女孩子从来没有奢望过的。 战争过去快一年了,成为公众人物的林奇依然没有被记者们忘记。3月11日,她的律师正式确认,林奇和男朋友孔特拉斯已经决定推迟婚期。目前,脱下军装的她还要经常去医院,接受治疗和各种恢复性运动训练;而且经常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比如演讲、轮船首航仪式等。总之,她的日程表早已排得满满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可没有这么忙,那时她很平凡,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焦点,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 林奇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诚实的她拒绝做宣传傀儡,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小孩一样捅破了“皇帝的新装”。去年11月6日,林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开枪,一枪也没有开。当我们遭到伏击,我发现自己的枪卡壳后,我所能做的 事情就是跪下来祈祷……这也是我苏醒后惟一记得的事情。” 林奇为什么会如此坦白?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者科恩说:林奇是新一代美国人的代表———没有种族观念、超越女权主义、憎恨虚假。她只是一个士兵、一个女人,碰巧出现在一个男性的世界里面。 ■贾迈勒:战争圆了记者梦 在伊拉克战争中,有一个伊拉克人的名字深深刻在中国人脑海里,无数中国人通过他了解了千里之外正在进行的战争。这个人就是新华社的伊籍特约记者贾迈勒。战争已经过去一年了,新华社巴格达分社部分中国记者已经调换,而贾迈勒依然在这里辛勤工作。对于贾迈勒来说,战争一方面是硝烟、鲜血和死亡,另一方面也圆了他的“记者梦”。 45岁的贾迈勒毕业于英语新闻翻译专业。由于连年战乱,贾迈勒一直没有机会从事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参加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之后,贾迈勒开了一家汽配小店铺,像所有的伊拉克人一样在国际制裁下过着辛苦的生活。2001年,贾迈勒曾经为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工作过一个月。2002年8月,贾迈勒第二次被新华社聘为雇员,并开始接受英文和阿拉伯文新闻写作培训。正是这段特约记者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2003年3月17日,所有中国记者奉命撤离之后,贾迈勒和其他4名新华社伊籍雇员担当起一线报道任务。3月20日,贾迈勒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新华社报告了战争爆发的消息,使新华社以10秒领先全球媒体。当天,新华社以罕见的速度宣布贾迈勒获得新华社最高奖项———“社长总编辑奖”。 ■文/本报记者马宁 ■闾丘露薇:数百媒体追采访 在伊拉克战争一周年之际,记者找到了依然在忙碌的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直到去年五一,这位勇敢的中国女性从枪林弹雨的伊拉克回到北京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被称为“战地玫瑰”。“我对这个称呼没想太多,只是与我的英文名字Rose刚好重合,所以蛮喜欢的。”开朗坦诚的闾丘对记者说。 “我一直觉得最大限度贴近新闻是一个记者应该做的,经常看凤凰卫视的人也应该知道我的风格,所以我并没觉得进入巴格达采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变化。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采访我的媒体一下子多了起来,那段时间忙极了。”有多少家媒体采访过这朵“战地玫瑰”呢?“报纸、电视、网络等等,加起来应该有几百家吧!”去年8月,闾丘的新书《我已出发,闾丘露薇》在北京图书大厦首发,这本书用了近20万的文字、32个小故事和150张第一手照片记录了她在美伊战争时的见闻和感受。该书面世以后,又激起了一股“闾丘热”。 ■文/本报记者马宁 ■布利克斯:卸官才敢说真话 3月16日,汉斯·布利克斯回到了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签名售书活动。布利克斯当天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第3层出现,为他的新书《解除伊拉克武装》签名售书。新书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售出了200多本,不少排队等候签名的人手里拿了不止一本。 布利克斯说,美英等国对于伊拉克的许多情报都是错误的,美英也刻意夸大了萨达姆的威胁,他造成伊拉克人民的恐惧是事实,但将他描述成对世界造成立即威胁,这是过度夸张了。然而,一年前,他不能这么说。布利克斯曾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奉命前往伊拉克进行核查,是所谓“掌握生杀大权”的人物,备受媒体的追捧。身居要职的布利克斯没有多少选择,他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战争爆发前,这位政坛老手给出的报告如人们所料: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走了一条聪明的中间路线。因为他知道,自己充其量是一枚棋子,不会对战争走向起到真正的作用。 去年6月份,这位七旬老人卸任,终于说出了一些心里话:在三年的核查生涯中,美国政府的部分官员一直扮演着“讨厌鬼”的角色,对其核查工作百般刁难。布利克斯说:“华盛顿一直有一些人不停地对我进行诽谤。当然,他们都是些讨厌鬼,到处在媒体上散播各种谣言。我一直对这些人感到不屑。” ■凯利:武器专家死得冤 如果说是自杀让英国国防部前武器专家凯利成了焦点人物,不如说是伊拉克战争使然,因为后者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与那些在伊拉克前线冲锋陷阵的士兵相比,凯利之死确实有点冤。去年7月18日,被卷入英国政府是否引用扭曲情报为出兵伊拉克正名的纷争中的凯利被发现死在一处密林里。 凯利自杀缘于英国政府与BBC之间围绕伊拉克战争爆发的一场“恶战”。去年5月29日,BBC第4台播出了记者基利根的报道,他援引一位匿名、“可信”的英国情报官员的话,暗示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新闻主管坎贝尔授意,对2002年9月政府发表的伊拉克武器文件“添油加醋”,“塞进了”萨达姆45分钟内即可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基利根的报导引发了国会听证会对政府出兵的理由进行质询,迫使首相布莱尔自我辩护,英国政府同BBC之间因为此事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性情温和的戴维·凯利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曾同基利根谈过话,但否认谈及夸大情报一事。不过,人们还是把凯利同一名“可信”的情报官员画上了等号。凯利因此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了自杀。 ■2002年12月3日,核查小组来到萨达姆的官邸吸引了大批记者 ■3月14日,一位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的美军士兵的父亲来到白宫前示威 ■2003年3月20日,这场战争爆发当天就有群众走上街头抗议 ■2003年4月8日,美军的导弹击中巴格达的半岛电视台总部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成了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3年11月20日,20万人在伦敦抗议布什访问英国 ■本专题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电 ■编文/杨凌 郑永秋 金浙 ■供图/王智 刘杰 林秋 中国图片库新华/法新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