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莱尔与卡扎菲“历史性握手”的是与非(附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26日15:02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昨天,布莱尔着实令世界乍惊。他刚参加完马德里3·11的国葬,就突然飞到的黎波里的帐蓬里,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完成了半个世纪以来两国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令人疑惑的是,布莱尔为何如此“仓促”?利比亚去年底刚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何以能够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赢得美英如此高度的信任?在利比亚的问题上,美国为何屡次扮演幕后英雄,而由英国代为出头?利比亚问题的解决能否为美英扫清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政治阴云?
一直是美国“死党”和“跟班”的英国,似乎在利比亚问题上扮演了一次主角,最起码是表面上的主角。去年末,利比亚决定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决定就是布莱尔最先向世界宣布的。其实,对付向利比亚这样的国家,美国比英国更有经验,而且在西方阵营里,美国是当仁不让的老大。但在布什上台的三年多时间里,美国扮演了太多世界警察的角色,被自己的所作所为弄得焦头烂额,从中也吃过不少亏,萨达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这次有英国替美国打先锋,自然也是顺了美国的意。
作为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访问利比亚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显然是顶着一些风险的。单从两国间的宿怨来说,英国人对利比亚就没什么好印象。1984年,利比亚驻伦敦大使馆内有人开枪打死馆外一名英国女警察,导致两国断绝外交关系;3年后,利比亚运送给爱尔兰共和军的武器被截获;接下来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让两国关系跌至冰点。英国首相亲自出马向利比亚示好的举动,自然令洛克比空难中的遇难者家庭在心理上无法接受。闻听这一消息后,英国国内已经有人开始骂首相是叛徒。还有人认为布莱尔出访的时机不对,毕竟他刚刚参加完为马德里爆炸案遇难者举行的葬礼,尽管利比亚跟3·11爆炸毫无牵连,但这个北非国家长久以来支持恐怖活动的“前科”让很多人感到不快。
布莱尔本人并没有觉得3·11国葬后仓促的北非之旅有什么“突兀”。让他有点不舒服的却是英国政府首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踏上利比亚土地的那种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在,在经历以往数十年的非正常关系后访问利比亚,感觉有些怪。但他同时强调,双方会谈所取得的进展是显著的,英国将在反恐、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利比亚展开全面合作,两国关系将揭开新的一页,而这将极大地促进未来非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
其实布莱尔此次大可不必亲赴前往利比亚,由外交大臣斯特劳代劳似乎更为明智。有英国评论家认为,布莱尔这次出访一来是对利比亚近来一系列合作举动的鼓励,二来也是要通过在国际事务中的亮相机会提升自己的威望,为大选增加筹码。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总统布什要谨慎得多,他选择派遣助理国务卿伯恩斯前往利比亚交涉。在大选年的敏感时期,布什要努力避开任何意外事件。如果利比亚问题得到顺利解决,笼罩在布什和布莱尔头上的伊战阴云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一旦出现意外,两人的威信将受到进一步动摇。
在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卡扎菲没有如人们期待地那样同布莱尔一起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似乎不是一次经典的历史性会晤应该具有的场面。也许刚刚开始同“国际大家庭”展开接触的卡扎菲还不习惯像西方领导人那样在公众面前做秀。所以,布莱尔只好只身赴会,毕竟久经沙场,布莱尔在会后向人们描述的是一次成功的会晤,并宣布两国将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对英国和利比亚来说,改善两国关系,尤其是恢复经济上的联系,无疑是双赢的举动。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当天与利比亚签署了一项总额2亿美元的天然气开发协定。面对利比亚这位“非洲石油巨人”,随后势必还会有大批的美英公司闻风而动,从目前这一良好的政治开端中受益。而对利比亚而言,结束制裁,促进本国经济和文化发展,重返国际社会,想来也是他们所期盼的。
一次会晤还不能表明美英百分之百地信任和接纳了利比亚。对于这次会晤的更深远意义,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当然,我们不应该怀疑一个被国际社会孤立30年的国家重归大家庭的诚意,但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即便利比亚信守诺言不再发展违禁武器,但谁又能保证美英的情报机构不再犯错?(李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