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景成
■俄罗斯面临众多社会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迄今为止还没有显著提高
■供图/兆生
俄罗斯振兴之路崎岖不平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韦什尼亚科夫23日正式宣布,现任总统普京在3月14日举行的俄总统选举中以71.31%的得票率连任总统。
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正式统计结果,普京在选举中共获得超过4956万张选票,比2000年当选总统时多出1000万张选票。普京在总统选举中获得的选票占投票总数的71.31%,远远超过2000年当选时的52.94%。在其他5位候选人中,俄罗斯共产党推举的候选人哈里托诺夫获得13.69%的选票,居第二位;独立候选人格拉济耶夫、袴田分别获得4.1%和3.84%的选票;自由民主党候选人马雷什金和生活党候选人米罗诺夫分别获得2.02%和0.75%的选票。
另有239万选民投了完全反对票,即不支持任何一位候选人。
参加14日俄总统选举投票的选民超过6958万,占俄登记选民总数的64.39%。
普京再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这也可能是普京最后一次担任总统。此前,普京曾多次公开表态,他无意三次连任总统,也不准备修改宪法中关于总统的任期。这样,人们完全可以把普京担任总统的8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完整的普京时代加以考察。笔者在俄罗斯长期担任州长和总统全权代表的经济顾问,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俄罗斯的各次总统选举,看到了整个叶利钦时代和普京前半程俄罗斯的变化。
■从“没有过去”到“没有悬念”
对于2000年的总统大选笔者至今还记忆犹新。
当2000年的新年来临之际,叶利钦总统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他决定辞职,将权利交给普京,普京从2000年的钟声敲响起就成为了俄罗斯事实上的总统。但是,那时的普京,按照俄罗斯媒体的说法,还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翻箱倒柜地寻找普京过去的人生轨迹,以便向读者回答“谁是普京?”的提问。俄罗斯本土也编辑出版了许多普京传记,从星相学看普京、德国友人谈普京到普京的100个笑话,真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上一次的大选是在2000年的3月26日,那时俄罗斯人由于对叶利钦总统执政两届的失望,对总统大选也产生了厌倦情绪。不少人认为大选是一场徒具形式的闹剧,人们对于谁来担任总统都不抱什么希望。
选举前一天的《俄罗斯苏维埃报》报道说,一位退休工程师告诉记者,她是采取“筛选法”来投票:第一个候选人是“钝头钝脑”的笨蛋,第二个是“插科打诨”的小丑,第三个则“夸夸其谈”,所以,没什么人可选。因此,就不得不按“还剩下谁”的原则去投票。还有一个电工对记者表示:“候选人太多啦,你就是不喝酒也搞不清楚他们都是谁。我早晨三两酒喝下肚,再去和哥们儿聊天商量,我们或者投一位,或者把候选人全部从一个门口赶出去。”
当时舆论对普京是否一定能当选总统不像这次一边倒。记得莫斯科时间2000年3月26日24点,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普京获得47.24%的选票,久加诺夫获得31.08%的选票,尽管选票还没有统计完,有些观察家已推测可能要进行4月16日的第二轮选举。
而经过了4年之后,全世界已经没有人不知道普京的名字和形象,普京用4年的政绩不仅写下了现在的历史,也丰富了自己的“过去”。今年这一次选举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一次“没有悬念”的选举。
从“没有过去”到“没有悬念”,反映出普京执政前半程俄罗斯社会4年来的深刻变化,反映出普京在人民中的威望和上升的人气。
■从无望时代到有望时代
叶利钦曾经是俄罗斯人民自发拥戴的、被人们期望能够力挽狂澜阻止俄罗斯大厦倾覆的领袖,也被民众视为打造国家未来的救星。1991年6月12日第一次总统大选,选民们喜气洋洋发自内心的投票的节日景象,至今使人难以忘怀。那天,投票站到处是穿着节日盛装的人群,熟人打着招呼,投票站热闹非常,秩序井然。有的让怀抱的孩子替自己把赞成叶利钦的选票投入票箱,也许他们把下一代的希望寄托在叶利钦的身上。投票之后人们开车到野外聚餐,举杯之际都要为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的美好未来干上一杯。
然而,8年之后民众对叶利钦是那样失望,甚至痛心疾首,他的支持率仅剩下可怜的2%。对叶利钦来说,他的激流勇退使他在许多普通群众那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不少人对他的失望甚至怨愤情绪转为怜悯和同情,人民原谅了他。1999年12月31日当叶利钦将俄罗斯政权交给普京总理,将自己心爱的签署总统法令的钢笔交给他的继任者时,他语重心长地说:“珍惜俄罗斯。”真可谓一幕悲壮感人的伟大的历史场景。
普京执政4年,与叶利钦相比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叶利钦时代政局一直动荡,普京时代政局趋于安定;
叶利钦时代政府不断更迭,普京时代政府相对平稳;
叶利钦时代国家走向分裂,普京时代国家巩固统一;
叶利钦时代经济不断倒退,普京时代经济稳步前进;
叶利钦时代人民生活下降,普京时代人民生活提高;
叶利钦时代国际威望衰落,普京时代国际威望上升;
叶利钦时代人们丧失信心,普京时代人们充满希望。
4年的现实使俄罗斯人民相信,普京的连选连任必将使俄罗斯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俄罗斯人民对普京寄予深切厚望。
■中心是继续把经济搞好
叶利钦丧失人民拥护的理由有千条万条,最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把经济搞好,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化,因此逐步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叶利钦从1992年开始搞的激进私有化使国家失去了对经济的控制,少数人特别是极少数寡头拥有了俄罗斯近70%的财富,国家只掌握15%的生产资料,国家的政策只向少数富人倾斜。1998年8月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更使俄罗斯人民一贫如洗,国家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普京执政以后,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内一切工作的中心,也作为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普京首先实现了俄罗斯政治上的稳定,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普京不动声色地保持了政府的稳定,虽然近两年来媒体上始终有卡西亚诺夫总理下台的推测,但普京一直坚持到大选前才更换总理,这无疑对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条件。如果从1999年普京出任总理算起,俄罗斯连续5年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1999年为5%,2000年为7.6%,2001年为5.3%,2002年为4.1%,2003年为6.9%。在叶利钦时代,国库已经空虚,1999年外汇储备只有100亿美元而外债却有1500亿美元。经过普京4年的努力,俄罗斯外汇储备已经上升到790亿美元,而外债已经减少到大约1100亿美元(包括继续发生的利息)。
3月15日普京在大选获胜后接待选民时表示:“我们将竭力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保证我国人民福利增长。”
普京3月24日在俄南方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叶先图基市说,必须使俄经济摆脱犯罪和腐败,同时应寻找新的反恐斗争手段,提高破案效率。他说,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无法吸引到开发当地丰富资源的投资。普京要求俄内务部提高刑侦工作效率,必须使经济摆脱犯罪和腐败。
关于车臣问题,他说,当前车臣的首要任务是调动一切力量维护法制,保障居民不受犯罪团伙袭扰。
普京设想,俄罗斯将要在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对于这一设想,前总理卡西亚诺夫持有反对意见,这也可能是他被撤换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弗拉德科夫新政府坚定不移地要在普京任内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关键
这次大选普京获得了选民71.31%的支持率,既反映出普京的威望,也集中反映出选民对普京的期望。威望属于过去,期望属于将来,威望越高,期望值越大。
普京执政经过前4年的努力,社会终于从动荡实现了安定,叶利钦时代寡头干预政治的弊端得到了控制。叶利钦时代金融寡头们把持了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长期左右高层决策,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舆论工具,严重干扰俄社会政治经济局势和人们的思想。俄罗斯前总理基里延科曾著文披露,在其任总理时与别列佐夫斯基发生冲突,后者找到前者谈判,要求基里延科总理支持他的银行,否则其总理职务将在一个星期后被撤。
事情果然这样发生了。普里马科夫1999年12月在一次竞选演说时讲述,在他任总理时收到一份准备对某金融寡头进行指控的报告,他在上面做了批示,但这份报告在几个有关部门辗转一个星期之后,竟然到了该金融寡头本人的桌上,可见金融寡头在政府中的势力和影响之大。普京在4年中逐步依法解决了媒体大亨古辛斯基、金融航空媒体大亨别列佐夫斯基、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等寡头,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迄今为止还没有显著提高。叶利钦交权之前,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与前苏联解体前的俄罗斯相比下降了40%,其倒退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破坏。
■经济结构改革无大进展
俄罗斯为减轻企业的负担,在企业重新登记的基础上实行了税法改革。但俄罗斯根本的问题还是经济结构的改革至今没有大的进展,国家的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出口。
普京是幸运的人,从他执政起,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就居高不下,因此,这种情况大大刺激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企业,他们宣称俄罗斯在5年内要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头号石油生产国。2003年俄罗斯石油产量比上年增加11%,出口增加10%。但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如不及时进行调整,而是继续执行资源出口战略,俄罗斯的经济振兴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俄罗斯的“硅谷”西伯利亚科学院关于建立以技术为主导的经济特区的设想已经提出多年,普京总统和卡西亚诺夫总理都前来视察过,听取过汇报,但至今该特区还没有付诸实施。普京早已经认识到,要优先推广高新技术,扩大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如果说普京前半程已经为此做了基础工作,那么现在寄希望于弗拉德科夫新政府继续做好后续工作,真正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撰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普京后半程任务艰巨
2002年7月俄国家统计局局长索克林宣布,俄主要经济指标已恢复到或非常接近1998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已经走出了这场危机的阴影。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它也表明人民并没有富裕,而只是停止了日益贫穷,逐渐恢复到过去的水平。现在的人民需要继续前进,期望能够跟上世界的发展,逐渐过上好日子,收入逐年有所提高。普京得到了更多的票数,在其肩膀上也随之加上了更重的担子。所以,普京后半程的任务更加繁重。
俄罗斯正在实行住房和公用事业的改革,但这项改革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遇到空前的阻力。俄罗斯在叶利钦的时代基本没有住房建设,在2001年以后各地才出现空前高涨的住房建设热潮,房价也高得十分离谱,新西伯利亚市中心区新建的毛坯房也要800-1000美元一平方米,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许多俄罗斯的旧住宅不能得到及时改造,供暖供水供气的管道不少已经使用50年之久,因此最近发生多起煤气管道爆炸事件。两个国情调查五个不利条件
2002年俄罗斯搞了两个全国性的基本国情调查,一个是全国人口普查,一个是企业重新登记。这两项调查在叶利钦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这是国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
据2004年2月俄国家统计局局长索克林正式公布,俄罗斯现有人口为1.452亿人,占世界第7位。俄罗斯人口结构对于发展经济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第一,人口呈下降趋势,2002年比1989年减少了180万人,其中城市减少160万,农村减少20万。第二,女性大大多于男性,男性寿命不到60岁,男性6760万,平均寿命58.5岁,女性7760万,平均寿命72岁,男女比例为1000比1147。第三,俄罗斯人口开始老化,2002年平均年龄为37.7岁,比1989年增加3岁。第四,民族众多,俄有160个民族,79.8%为俄罗斯人,民族问题不少。第五,婚姻和家庭状况不佳,1000个16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210人从未结婚,572人已婚,114人鳏寡,94人离婚,俄面临众多社会问题。资源大国浪费惊人
俄罗斯是资源大国。俄罗斯的热水、饮用水、电话都是按月收费,费用很低。两个退休老太太有时电话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冷水热水随便淌。
二次资源基本没有利用,除有色金属外,废旧物资大都无人回收。但居民普遍反对安装水表和电话计时收费,国家没有配套补偿政策,资源在继续浪费。一些家庭不交电费,供电单位开始给居民大楼拉闸,造成已交电费居民的不满和抗议。学校教师的工资和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都很低,城市人们靠一块自留地(美其名曰为别墅)来维持生计。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依然相当艰苦,人们期望普京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