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岸线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投资的跨国公司对具体项目选址时都看好离港口的远近或有没有岸线可以提供。因此,从未来发展看,笔者坚信包括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丹东、盘锦等城市在内的辽东湾地区一定能建成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
本刊特约撰稿:周琪
从工业化所需要的条件看,东北地区有工业发展的基础,有大批训练有素的熟练工人,有工业化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东北地区不能把潜在的工业发展优势变成现实的工业发展优势?
如何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如何寻找到适宜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空间、制度空间、人文空间,通过建立真正开放的社会、经济系统,在发展中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具体而言,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共同体,打破东北三省经济要素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用市场吸引国内外各种资本前来投资。
东北三省总面积为8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亿多。在对内对外交通方面,东北三省不仅人均拥有的铁路公里数居全国之首,而且人均拥有的高速公路公里数也居全国前列;以大连港为核心,包括锦州港、营口港、丹东港等在内的东北海港群2002年吞吐量占到了全国海港吞吐量的10%左右。在城市化进程方面,东北已形成了由滨洲、滨绥、哈大、沈山等铁路构成的"大"字形城市群。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比,为何东北三省不能用市场引来国内外资本?究其原因,在于东北三省就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而言,是一个省的规模,但由于行政区的分割,本来应该统一的东北市场被分成了三个,乃至更多的市场。由此,不仅国外的跨国公司、国内的民营企业不来或少来投资东北,而且东北本地企业、人才等都大量外流。所以,东北三省要用市场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就必须建立东北三省经济共同体,打破东北三省经济要素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战略致胜时代。没有战略的模仿竞争,要求做相同活动或相似活动比对手做得更好,就本质而言,这种竞争属于同质竞争或趋同竞争,是一种零和博弈,最终也就演变成了“沿着同一条道路的没有赢家的赛跑”。如果各区域(省、市等)在经济全球化下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且在各自独特战略下开展竞争,由此,各区域在差异化竞争中形成的优势,将成为区域的竞争优势。就本质而言,差异化竞争是在合作基础上开展的竞争,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因此,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东北三省如果不能实现区域内合作,还是各自为战,这必将影响东北三省的经济再发展。
第二,以辽东半岛、辽西走廊等沿海地区为重点,重新构造东北经济发展核心区,以经济增量解决东北地区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有赖于东北沿海地区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为什么能够优先发展?一方面,任何经济主体的发展,必须以全球资源为来源,任何地区经济越发达,越不可能全部依赖于本地资源;另一方面,任何经济主体的发展,必须以全球为市场。由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一种历史必然,目前以珠三角、长三角为核心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国1/3以上。
“新产业空间”学派认为,在一个高度变动的市场环境下,本地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存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保护合作的因素,且不确定的市场条件和技术路径取代了过去那种外生的和内生的确定性市场条件,也就是说,新的工业化地理形态或新的产业区域并不是如古典工业化区位理论所论述的那样,由原料地和消费地等外力引发。现实经济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在原先主要工业地区或城市中心之外意料不到的地方,突然兴起了工业。
建立以大连、锦州、营口、葫芦岛、丹东等城市为核心的辽东湾工业基地(这里指的辽东湾不是纯粹地理学上的概念,而是指辽宁沿海地区,是泛辽东湾的概念),把黑龙江、吉林及辽宁内陆地区的资源消耗大的企业迁移过来。发展辽东湾工业基地,从投资环境看,应该说有一定的可行性。从现实的优势看,辽东湾的条件表现为:一是大连、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等港与国际市场联系比天津港、京唐港、黄骅港为好,原因就是这些港口所在海岸为岩质海岸,泥沙不易淤积;二是大连港等距国际航运主干道比天津港、秦皇岛港等为近,其中,大连港到国际航运主干道要比天津港近150海里左右,缩短航运时间8小时左右,这在环渤海湾诸港中只有青岛港能与其媲美;三是辽东湾工业已有相当强的基础,石油化工、造船、冶金等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力;四是辽东湾可用地多,可利用岸线长,可满足现代工业发展要求;五是国家已意识到发展辽东湾经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性;六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东北三省的又一优势就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据有关资料,2002年底,仅辽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就超过了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总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岸线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投资的跨国公司对具体项目选址时都看好离港口的远近或有没有岸线可以提供。因此,从未来发展看,笔者坚信包括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丹东、盘锦等城市在内的辽东湾地区一定能建成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北工业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战略投资者合作的方式,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尤其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业,使原有的传统产业由数量扩张变为质的提高或质的提高带动量的扩张。
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除了以本地资源开发为主的传统产业外,另外一个就是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是“手段性”的基础产业,它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水平、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的发展。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关键措施是提高技术等级,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东北拥有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外资机械企业将可能大量涌入东北,故东北整个机械行业将有较大发展,东北在未来发展中将可能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但就具体企业而言,以国内资本为主的东北一些机械企业将越来越面临生存危机的挑战,如何在中国本土上“与狼共舞”,将成为这些东北机械企业的最大难题,为此,东北有些国有企业加快与国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成为了一条生存与发展之路。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是东北三省尤其吉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部门。1999年吉林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为5.13,远远高于一般省份。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领域,长春的汽车和铁路客车制造、齐齐哈尔的铁路车辆制造、大连的船舶制造、沈阳和哈尔滨的飞机制造等,堪称国内领先。但与国外先进企业比,不论技术,还是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这些企业要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也可与国外先进企业结成技术研发战略联盟;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主要为中央企业或中央企业的子公司,东北三省可充分利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机会,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在体制上保证这些企业具有较为完整的经营自主权。
第四,农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工业化的实现,尤其内生型工业化的推动,为此,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步伐,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表现相对滞后,除了城市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存在冗员多、债务重、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外,县域经济不发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在市场经济中,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业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东北大企业多,只说明企业规模大,但不能说明企业竞争力强。因此,振兴东北经济的核心是振兴东北企业,提升东北企业的竞争力。
(来源于《中国改革》杂志)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