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 Darussalam)
独立日:1月1日(1984年)
国庆日:2月23日(1984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黄、白、黑、红四色组成。黄色的旗地上横斜着黑、白宽条,中央绘有红色的国徽。黄色代表苏丹至高无上,黑、白斜条是为了纪念两位有功的亲王。
国徽:呈红色。一弯新月环抱着一根棕榈树干,其上为展开的双翼,双翼之上为一顶华盖和一面旗帜,这象征文莱信奉伊斯兰教和苏丹至高无上。在新月中央用马来文写着“永远在真主指导下,万事如意。”中心图案两侧有两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对苏丹和政府的拥护。国徽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和平之城——文莱”。
|
斯里巴加湾市中心融伊斯兰与 马来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物 |
自然地理: 面积5765平方公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镶嵌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被分隔为两部分,形成W状。北临南海。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多沼泽地。1989年森林面积为2千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45%。1980─1989年森林面积年平均递减3.5%。属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
人口:31.4万(1998年)。其中马来人占68%,华人17%,其他民族占6%,外国旅居者占9%。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华语。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
2004年2月23日,准备参加国庆日庆祝活动的青少年在国家体育场合影 |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简史:古称渤泥,自古为酋长统治。15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达到极盛期,曾远征加里曼丹岛东海岸、爪哇、马六甲、吕宋等。16世纪中期起相继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的侵略。16世纪末逐渐衰弱。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为日本占领。1946年再度沦为英国保护国。1959年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国防、治安与外交由英国管理。1971年5月与英国重新签约,获得了“完全的内部独立”,英国仅保留其负责文莱的外交事务的权利。1984年1月1日文莱获得完全独立,建立君主制国家,苏丹拥有立法、行政、司法全部权力,整个国家由苏丹和王室控制。
|
斯里巴加湾市的阿里·赛福鼎清真寺 | 政治:文莱是一个“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穆斯林君主国”。1956年9月29日颁布第一部宪法。独立后它的基本条款继续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进行重要修改。宪法规定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全部立法议员由苏丹任命。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支柱,约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东南亚第二, 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
文莱警察 | 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万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
外交:奉行同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重视发展同东南亚国家联盟、伊斯兰教和英联邦国家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强调东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
与中国关系:1991年9月30日,文莱与中国建交。 中国与文莱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
感受“袖珍之国”文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