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刊记者:李伟东 驻辽宁记者 逄安库
记者:当前,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们的想法很多,有的人认为国家要给政策、给钱,能很快解决实际问题了;东北仍面临很多困难,一蹴而就不太可能。应如何看待这些认识和问题? 闻世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统筹规划,从长计议,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针对性很强,符合辽宁实际。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重振雄风,也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记者: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辽宁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高度密集,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不高,应该淘汰的企业退出通道不畅……这些问题成了阻碍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绊脚石”,破解这些难题应该从哪里入手? 闻世震:辽宁在经过1998至2000年的“国企三年脱困改革”之后,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就是通过“合、转、退、减、股”五大举措,力促国有企业向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结构创新的目标发展。 与此同时,振兴老工业基地,在发挥传统工业基础优势的前提下,还必须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科技提升传统产业。 为此,辽宁省委提出“三二四”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即优化提高装备制造、石化、钢铁三个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两个先导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医药、建材四个传统产业,使辽宁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记者: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一轮创业中,有何新举措? 闻世震: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社会发展、经济实力、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目标,要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要以建设两大基地和三大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必须坚持工业强省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老优势,争创新优势,继续发挥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重点抓好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两大基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这三大产业,形成具有辽宁优势和特点的产业格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环境。 记者:在沈阳经济区暨沈阳市基础设施规划及对策国际研讨会上,您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全面阐述了构建沈阳经济区战略决策,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沈阳经济区要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 闻世震:沈阳经济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通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努力把沈阳经济区建成为“两大基地、“两大示范区和“一个中心,即建成我国的装备制造基地和重要原料工业基地;建成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成辐射和服务于整个东北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进而在全省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任务,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经济发达、社会富足、环境优美、生活安康的先导地区,实现现代化。 记者:目前东北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闻世震: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矿山产业转型任务难度很大;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压力仍然很大,就业矛盾突出,城乡、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居于东北亚中心区的地域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较高的城市化水平、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的交通体系、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一支庞大的、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些都是辽宁再度崛起的有利条件。 (来源于《中国改革》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