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就本质而言,不管是沙俄、日本占领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一直走的是一条外来型工业化道路。尽管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工业基地,但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是“飞地型”工业体系,并不是自身社会组织体系发展起来的。
本刊特约撰稿:文力
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就本质而言,不管是沙俄、日本占领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一直走的是一条外来型工业化道路。尽管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工业基地,但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是“飞地型”工业体系,并不是自身社会组织体系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工业资本来自异地,不是中央政府(如“一五”时期),就是国外(如20世纪初至1945年);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以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或军工为主,产品为初级产品(如煤炭、原油、金属材料、木材等)或工业装备等,且主要流向外地或外国,而本地需要的生活消费品则同样来自异地。由此,东北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以资源开发为主企业,出现了资源无以为续局面。
东北重化工企业的建立,大多以本地资源开发为基础,因此,在空间布局上也是属于原料指向性或燃料指向性,但连续几十年资源开发,大多矿山、油田已进入资源枯竭阶段,由此这些企业已面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吹”的局面。据悉,在全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390多座矿业城镇,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东北三省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东北三省的许多城市可归纳为资源约束型城市,且开发时间早,大多处于衰落期。这些资源约束型城市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因资源的枯竭而衰退。在东北三省城市中,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城市占到了一定比重,而这些城市的煤炭开发,有的已有百年历史,目前,因资源枯竭,成为了率先需要转型的城市,其中,辽宁省阜新市是这类煤炭工业城市中最早暴露问题的城市。
第二,东北工业企业从建立起就强调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因此,协作配套半径一般有数千公里之长,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能讲求时效。
虽然东北地区也有的协作配套单位在空间上相距很近,但由于体制上原因,往往也要迂回运输才能到达相关企业。相对而言,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则建立在原有产业基础之上,即使是外来工业企业,也强调了就近协作配套,因此,做到了产业竞争力强和企业竞争力强“双赢”的效果。
"飞地型"工业化,割裂了企业与当地社会经济联系,也延缓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按照工业化实现标准之一"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超过10%"的规定,目前作为中国第一个建立工业基地的东北,离工业化真正实现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据有关统计资料,200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到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0.8%、20.3%、11.5%;如果平均计算,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则占到了整个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2.9%。
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一方面反映为县域经济不发达,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高;另一方面反映东北三省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体系架构不合理。由于东北工业体系是一种"飞地型"工业体系,自然也就不可能与周边农村建立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第三,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高、发展历史久,不仅企业背负沉重的冗员负担,而且政府也背负沉重的社会保障支出。
东北地区在20世纪后5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主要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以重工业发展为起步。第二,20世纪后期广东、江苏走的外来工业化道路,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政府恢复走市场化道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外来投资企业从成立起就以追求赢利为目标,讲求的是效率;而东北地区的企业,从建立起就担负着政府的政治、社会责任,也就是说,经济目标是其次的。如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工业的"摇篮",不仅向全国输送了大批能源、原材料和工业装备,而且还向全国输送了大批技术、管理人才;从历史渊源上,二汽集团、第二重型机器厂等企业都是东北企业的"克隆"品。第三,广东、江苏的企业大多成立于20世纪后期,生产设备新、员工年龄小、企业负担轻;而东北地区是中国第一个相对完整的重工业基地,企业成立时间早,又由于中国20世纪后50年工业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道路,自然就出现了轻改造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东北地区企业普遍的工业设备老化等问题。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企业必然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且这些企业必然伴随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
为何东北三省国有企业问题突出?一是就产业结构而言,东北三省国有企业以生产资料生产为主,主要部门是军工、原材料、能源、重型机械等,这些工业部门主要由上级政府部门投资,属于“外来型工业化”,由于与当地经济联系不强,因此,很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这些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并不是把经济原则放在首位,而是以国防、政治、社会需要为重;而沿海地区工业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社会投资者,其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因此,在空间布局上,把经济原则放在了首位。
为何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较为成功,而东北地区则遇到一定的障碍?原因有四:一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以生产最终消费品为主,就价值链而言,本身离终端市场较近,而非国有工业企业最早进入的行业也是最终消费品领域,为了与非国有工业企业争夺市场及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这类国有工业企业很早就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了。二是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有企业减员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众所周知,上海纺织工业是人数最多的部门之一,之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纺织业压锭成功,这应该说与上海非国有经济部门吸收大量纺织工人有关,否则,同一城市、同一时间有数十万人下岗,那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三是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已不是单纯依赖于国有经济,这就为国有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宽松环境,为何上海能够对下岗工人创业提供免税待遇,这与上海非国有企业对社会的经济贡献有关;四是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推行市场化政策最早的地区,不可否认,中央政府最早同意上海、深圳国有企业上市,这为它们的国有工业企业融资提供了成本最低的路径。总之,东南沿海地区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是这些地区国有工业企业摆脱困境的最重要原因。
第四,东北地区工业体系建立在国内封闭的内循环基础上,由此导致了国际化程度的不高和产业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衰退,集中表现为引进外资数量的不足和出口额的不高。
东北地区工业体系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因此,国有企业投入与产出长期以来主要由政府控制。在中国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一些国有企业也想提升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但总是受思维、体制惯性制约。另外,东北地区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少,非公经济对国有经济冲击少,又进一步强化了自我封闭状态;而东北地区经济越封闭,外来经济进来的也越少。
再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情况看,由于中国劳动力多,因此,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东北三省的主要产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由此,表现为东北三省出口额不高,国际贸易难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来源于《中国改革》杂志)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