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平壤4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任力波 姬新龙
又值清明时节。中国驻朝鲜大使武东和率领使馆部分成员代表祖国亲人前往朝鲜平安南道安州市,祭扫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陵园,向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们献上鲜花,缅怀烈士们在战火纷飞岁月中立下的光辉业绩。
安州地处平壤东北65公里处,南扼平壤咽喉,北连新义州。这里曾是志愿军“朝鲜铁道军事管理总局”(简称“军管总局”)的指挥部所在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保障物资运输的大动脉行经于此。
进入安州地界,再往东行5公里,就到了烈士陵园脚下。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平安南道外事局局长周进焕和安州市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景洙等人迎上前来,缓步引导我们走进陵园。只见一座高12米的纪念碑耸立在高高的山丘上,犹如一根伸向天空的铁轨。主人告诉我们,战争中为保卫钢铁运输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中国千余名铁道部队烈士就长眠于此。
纪念碑上的铭文似乎把我们带到了战争年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铁道部队与朝军铁道部队、铁路职工并肩携手,在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互相配合,进行铁路的抢修、运输、防空和建设,粉碎了敌人的疯狂轰炸及其他破坏阴谋,赢得了“钢铁运输线”的崇高荣誉。武东和大使走上前去,神情凝重地理了理花圈上的缎带,然后与其他同志一道,深深地弯腰,向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来到一块纪念碑上嵌有烈士铜像的墓前,这里安葬的是罗盛教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史元厚,山东长清人,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冬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执行警戒任务时为救一名不慎掉入冰河的朝鲜儿童赵元弘而献出了年仅25岁的生命。朝鲜人民用最隆重的葬礼,把史元厚的遗体葬到三龙里小村的土山上。
据介绍,战争期间,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大都散葬于朝鲜各地,安州境内也有许多分散的墓地。朝鲜党和政府征得中国政府同意,对各地的烈士予以集中安葬。铁道部队烈士陵园占地2万平方米,共有7个合葬墓和两个单人墓,安葬着史元厚、赵秀文等1100多名烈士。据平安南道外事局长周进焕介绍,葬在平安南道的志愿军烈士多达2000多名,阳德、桧仓等地也有志愿军烈士陵园,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精心维护。他说:“平安南道人民不会忘记志愿军烈士的光辉业绩。朝中友谊就像清川江水永恒不息,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份友谊的价值。”武东和大使对当地政府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他祝愿烈士们能在这片“平安的土地上安息”,并赋诗一首寄托怀念:“江流千古祭英灵,山含万户悲壮生。异国扫墓怀亲骨,血铸友谊最峥嵘。”
下山途中,我们看到,当地的村民正在平整通往陵园的盘山路,也有人在山坡上种植着嫩小的松柏,真诚地美化着象征着血铸友谊的这片烈士陵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