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4月10日电(记者肖敏)中国的沙尘暴监测网络到去年底已覆盖了包括中西部各省、自治区在内的大半个中国,监测站点达到37个。随着监测站点的调整完善和技术手段的逐步提高,中国对沙尘暴的监测能力日渐加强。
从2001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了“全国沙尘暴监视网络中心”,并初步构建起沙尘暴监测网络。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国已在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建成了37个地方环境监测站,构成了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沙尘暴综合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实现对沙尘暴天气的及时有效监测。
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师崔北祥介绍说,沙尘暴监测网络运行是通过网络内各监测站不间断地采集沙尘天气各时段的相关监测数据,然后在最短时间内汇总到国家沙尘暴监视网络中心,由网络中心分析沙尘的粒度、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生强度和规律、传输途径等基本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沙尘暴的形成、传输机制、辐射强迫特征及演化规律,揭示沙尘来源和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沙尘天气的预防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是一个沙尘暴多发的国家。每年春季,长江以北地区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通过几年的监测研究,中国已基本摸清了沙尘暴分布地域、影响范围和时间,以及主要影响路径、危害形式等。目前,随着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中国的沙尘暴监测水平逐步增强。今年即将出台的“国家沙尘暴技术规范”,将进一步统一规范各地对沙尘天气的监测技术要求及数据统计处理,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
宁夏地处中国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周围分布着腾格里、毛乌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沙尘暴的发源区之一和西北地区沙尘过往的主要通道。作为全国沙尘暴监测网络的成员,两年多时间内,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共监测系统性沙尘天气28次,为当地沙尘天气的预防及综合治理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崔北祥说,目前已建成的沙尘暴监测网络,能够实时获取沙尘暴形成、移动、分布及有关环境变化的数据,从而有效监测、准确预警、客观地定量分析评估沙尘暴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它还可为全国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三北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