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10日电(记者钱咏虹齐湘辉)今年春天以来,中国已经出现了9次沙尘天气,席卷了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关专家表示,应该科学看待沙尘暴,沙尘暴多并不说明生态建设未见效。
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总在春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去年春天,沙尘暴次数比以往减少,人们认为是近几年的生态建设发挥了作用。不料,今年开春后,沙尘暴又卷土重来,而且反弹强烈。对沙尘暴已有40年研究经验的原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高级工程师邹立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史料记载,沙尘暴早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就有出现。沙尘暴的形成既有天气因素,也有地表因素。一些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人为因素完全可以减少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他说:“沙尘暴多起来并不能说明生态建设未见效,人类的责任是建设保护生态,恢复植被,减少裸露的地表。”。
中国对沙尘暴的详细记录从1949年以后开始,几乎年年都有沙尘暴,只是强弱不同。邹立杰说,学术界普遍认为,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广泛发生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热带地区,在中纬度的干旱地区更是“家常便饭”。中国沙尘暴的发生和大气环流、气温突变、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地面吸热、散热的能力)以及太阳活动强弱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要因为沙尘暴一少就说生态治理好了,沙尘暴一多又说生态治理不见效了。
“但是,更多情况下沙尘暴发生在受人类破坏干扰严重的干旱地区,”邹立杰说,“一旦长期干旱导致地表土壤粉尘化,大风一刮沙尘暴必起无疑。同是一场风,植被地表覆盖率达到60%,就基本上不会引起沙尘暴,如果低于20%,则会造成强烈风蚀,形成沙尘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沙尘暴问题专家邹受益谈到,根据全国700多个基本地面气象站1954年至2001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影响沙尘暴空间分布的因素是:经纬度、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土壤植被、总土地面积减去林草面积的裸露地表面积。除了地理位置等人类不可左右的因素,在人力可及的范围内,人类可以通过减少对生态的不合理开发,加强生态保护,从而将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降到最低点。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覆盖的减少同样可以通过植被重建和积极的补救措施得以逆转。“科尔沁沙地就是一个例子。”邹受益举例说。科尔沁沙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地,经过30多年的治理,到2003年全区域绿化速度已快于沙化速度,在全国4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生态总体逆转。照此速度,科尔沁沙地将在2020年恢复稳定的生态系统。
“不过,作为中国沙尘暴源头地区之一的内蒙古,防沙治沙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目前生态环境仍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林业建设速度为每年500万亩到700万亩,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达到了年均1000万亩,林业建设速度大大低于土地荒漠化速度。”邹立杰建议,除了采取退耕还林、禁牧休牧、移民搬迁等措施外,还应加强省与省之间的合作,共同治理沙尘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治理中国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接壤的风沙源地区。(完)(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