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尔的下一步只能抵抗到底?
在美军宣布通缉萨德尔之后,他通过手下人对外放出风声:他的命运只会有两种可能——要么被暗杀,要么被逮捕。可是,萨德尔也决非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他的手中仍有牌可打。
这不仅是因为他拥有私人武装,而且这些武装绝对听众他的命令,还因为伊拉克目前极象一个火药桶,似乎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这有利于萨德尔继续对抗美国人。萨德尔的支持者表示,发生在萨德尔城的战斗完全是由美国人引起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与美国指挥官达成了协议:如果美军不进入城里的话,他们就不会暴力反美。可是,那天美军进入城里,撕毁了一个烈士的画像,表现出极大的不尊敬,他们才不得不武力反抗。
虽然从这些谈话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什叶派希望与驻伊美军搞好关系,然而,萨德尔从一开始即反对美国占领伊拉克,他也有与美国谈判的想法,只是要价太高,美国人是绝对不会答应他的。所以,萨德尔除了选择军事对抗外,别无选择。这也是美国人决心将他捉拿归案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预料,伊拉克的混乱局面在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联合宿敌
什叶逊尼两派握手 迫使美军两线作战
伊拉克不断发生流血冲突事件,反美情绪日渐高涨。然而最令美国担心的是,伊拉克原本不和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将走向联合抵抗美军的道路。逊尼派的一贯反美,再加上什叶派“揭竿而起”也开展武装活动,迫使美军逐渐进入东西两线作战状态,一方面出动重兵和坦克围困费卢杰这样的逊尼派城镇,另外则加大了巴格达城中什叶派聚集区(萨德尔城)的清剿力度。
萨德尔领导的这次反美风暴使伊拉克境内出现了新情况。从前,伊拉克逊尼派依靠萨达姆为首的统治阶层作威作福,与占伊拉克大多数人口的什叶派可以说是宿敌,两派老死不相往来。然而,美军的占领和镇压却使他们同仇敌忾、并肩作战,这在美军进攻伊拉克以来,甚至在伊拉克近代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陷于重围的费卢杰,这种患难情谊尤为突出。费卢杰位于以反美袭击活动频繁著称的“逊尼派三角区”内,数天前发生了4名美国公民遇袭身亡并遭曝尸事件,因此美军海军陆战队从当地时间4月5日起对该城发动了“警惕决心”行动。
“我们奉命团结作战”
逼近费卢杰城的1300多美军和伊拉克武装力量5日通过大喇叭广播宣布当地实行宵禁,并早早切断了出入费卢杰的交通要道,当地街头和学校在白天就空无一人。同时,美军还“无限期”切断了当地连接伊拉克和邻国约旦的陆路交通。美方透露,已经确定了将在费卢杰城中击毙或者捉拿的人员名单。
9日,美军对费卢杰的重重包围进入了第五天。城内的逊尼派百姓缺水断电,忍饥挨饿。什叶派马上慷慨解囊,进行援助。尽管有些家庭自己也生活贫困,但他们还是捐出了奶粉等食品。在巴格达,一个飘着什叶派旗帜的车队9日出人意料地驶入了一个逊尼派清真寺,车上装满了什叶派捐献的番茄酱、桔子、食用油和奶粉。接受捐献的将是费卢杰城内逊尼派百姓。一个特意请假运送食品的什叶派司机说:“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再也不重要了。这些区别是肤浅的。费卢杰百姓在挨饿,他们也是伊拉克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什叶派的慷慨援助不仅仅局限于人道主义援助。据称,许多什叶派武装分子秘密潜入费卢杰,帮助逊尼派“守城”。什叶派武装组织“马赫迪军”的一名27岁成员说:“我们奉命团结作战,我们的目标是赶走美国佬。为此,我们必须合作。”
与此同时,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组织也在继续散发传单,呼吁伊拉克人以实际行动向费卢杰人表示支持。
参加此次声援费卢杰活动的人群中既有逊尼派也有什叶派。人们高喊着“没有逊尼派也没有什叶派,我们都是伊拉克人”、“穆斯林团结起来”以及“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都不当卖国贼”等口号,并呼吁更多的伊拉克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逊尼派领袖曾助萨德尔
在4月5日的战斗中,与美军作战的伊拉克人中便既有逊尼派也有什叶派。在巴格达南部的小城卡达米亚发生的战斗中,目击者证实,逊尼和什叶两派的人都参与了与美军的作战。目击者阿亚德·卡里姆表示:“参加战斗的人有的是萨德尔城的什叶派,有的是费卢杰的逊尼派。现在,抵抗力量已经团结起来。”一座清真寺的墙上插出了这样一面旗子,上面写着:“我们在阿达米亚的旗帜和卡达米亚的旗帜是一样的,如果他们有了麻烦,我们就是他们的后援和他们的右手。”传统上,阿达米亚是逊尼派居住区,卡达米亚是什叶派居住区。两个居住区由底格里斯河上的一座桥连接。现在,当地人说,民兵常常走过这座桥,到对面去商讨袭击美军的事。一些伊拉克人甚至表示:“现在我们在为政府工作,可是如果发生了那种事,我们就会为萨德尔而战。”
美军在伊拉克最高指挥官桑切斯中将对此深表忧虑。他说:“我们确信伊拉克逊尼派和什叶派基层有联系。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不让这种联系超越战术层面。”而在2003年8月,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就有报道说,伊拉克一名有广泛影响力的逊尼派领袖艾哈迈德·库贝斯已向萨德尔提供了支持。报道说,库贝斯向萨德尔提供了5000万美元。对此,巴格达一名官员忧心忡忡地指出:“这是一种政治挑战,是一种很大的牵制,我们承受不起这种牵制因素。”
美军东征西讨困难重重
“反美大刺儿头”逊尼派和占据伊拉克人口多数的什叶派接连进行武装抗议活动,结果在从巴格达到纳杰夫和费卢杰连线区域内形成了三大武装冲突热点地区。为了平息事态,美军一方面出动重兵和坦克围困费卢杰,另外则加大了巴格达城中什叶派聚集区(萨德尔城)的清剿力度。美军武装直升飞机不断前往空袭萨德尔的重要目标,而同一天,费卢杰城中也不断传来爆炸和交火声。种种迹象表明,美方正在积极使用武力压制什叶派和逊尼派激进力量反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抗议行动。
由于什叶派激进力量加入到了逊尼派的反美行动中,造成美军今后在当地的行动将更为困难。这也可能给美国在今年6月30日向伊拉克人移交主权的工作带来更大考验。尽管如此,美国总统布什依然强调,不会改变向伊拉克人转移主权的时间表。驻伊拉克美军将领认为,目前发生什叶派暴动并非是“全民动员后的行动”,持温和立场的什叶派领导人将很快出面谴责暴力和极端主义倾向。随后,在美国支持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中任职的什叶派人士前厅发表声明要求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局面激化。虽然近期萨德尔没有公开在伊拉克政治舞台上露面,但其手下数千名武装战士已经放话要同美国进行“全面圣战”。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说明,伊境内什叶派内部分歧严重,很难做到“心往一处想”。
值得注意的是,当萨德尔手下武装人员开始大规模暴动的时候,美国占领巴格达后组建的法庭突然发出了对这位宗教领袖的逮捕令,理由是此人曾经在去年4月策划了谋杀另外一名什叶派宗教领袖马吉德的行动。法官在如此敏感时刻签发逮捕令,不仅让人联想,如果美国决定萨德尔来硬的,伊境内持激进立场的什叶派必将出现“爆炸性结果”。同时,美国原以为推倒萨达姆能赢得什叶派民心的设想也基本失败。
新敌人——什叶派
表面不和麻痹美国 暗地蓄势终结布什
美军在伊拉克面临来自两条阵线的武装抵抗:一是像费卢杰这样冲突频发的逊尼派城镇里的抵抗,二是对美国政策不满的什叶派地区的抵抗。在美国方面看来,什叶派的问题似乎更为棘手,因为一旦美国动用武力对其活动进行镇压,很有可能导致什叶派的大规模暴动,势必对伊拉克局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两大领袖软硬兼施
萨德尔曾向美国提出两个条件:将所有的美军撤离伊拉克所有的城市,停止目前的镇压地动。近来有消息称,接近西斯塔尼的人士表示西斯塔尼完全赞成萨德尔提出的上述两大条件。有专家指出:如果这个消息被证实,那么这一老一少什叶派领袖的作为,显然是要在伊拉克上演1979年霍梅尼在伊朗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的一幕,而其后果很可能导致布什政府在今年晚些时候的大选时被颠覆。
美国中东问题专家指出:西斯塔尼和萨德尔一前一后、一温一火地向以美国为首占领当局发难,实际上恰恰是利用了布什政府拱手向送的“推进中东民主”的武器。西斯塔尼先用比美国占领当局还“美国化的民主”逼迫美国在交权问题上妥协,接着萨德尔的追随者又在伊拉克上演了追求真正民主自由的“苦肉计”,这两者表面上的“不和”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美国人,这也是如今酿成的对布什政府极为不利乱局的关键因素。
目前,美国很多没有在政府内任职的中东问题专家纷纷指出:当年卡特政府为了每天从伊朗得到150万桶石油忽视了对霍梅尼宗教势力发展的势头,并且拱手把“人权外交”的武器送给了霍梅尼,不仅导致美国在伊朗甚至整个中东鸡飞蛋打,而且最终失去了民主党连任的机会。如今布什政府忽视“9·11”的真正元凶,为了内阁们的家族石油利益攻打伊拉克,并把“民主武器”拱手送给一直在悄悄积蓄能量的伊拉克什叶派,最终很可能导致共和党被民主党取代。
什叶派一直是美国的两难
长久以来,伊拉克什叶派的自由与强大一直是布什所担心的问题,他不希望看到伊拉克出现宗教性内战,而让这个中东国家支离破碎。但是,随着萨达姆的倒台和伊拉克重建的展开,如何处理什叶派的问题又不得不提上了布什总统的重要议事日程,这关系到美国在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根本利益的得势。然而,对什叶派是要支持还是压制,美国政府一直在为这个问题为难。
在伊拉克什叶派人群当中,既有宿命论的影响,又有奋起搏击的决心。什叶派在美军的援助下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权利,但从整体来说,什叶派是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最具革命性的新生力量”。什叶派教徒具有坚强的纪律性,不论是示威游行,还是街头巷战,当然他们在选举上也不会含糊。可以说,如果什叶派仍对美军存感激之心,他们将成为美军强有力的盟友;但若不是这样,伊拉克或许将面对灾难性的结局,美国的利益自然也无法保障。
据称,布什之所以在1991年时放弃攻占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的计划,原因之一就是忌惮什叶派的巨大力量,尽管萨达姆屠杀了成千上万的什叶派起义者。布什政府不会不考虑:如果给伊拉克什叶派以更大权利,在邻国伊朗的、咒骂美国为魔鬼“撒旦”的什叶派阿亚图拉们也将随之“沾光”,这样美国丢了面子。如果整个中东地区的什叶派籍此翻了身,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尤其是伊朗和沙特等—就可能会有麻烦。此外,伊拉克的什叶派还可能会援助黎巴嫩的什叶派组织真主党,而真主党又是美国的中东盟友以色列的宿敌。
也正是由于布什对什叶派政策一直模糊不定,导致了现在的局势越来越朝着不利于美国的局势发展。
老对手——逊尼派
可能成为最大输家 欲与美国鱼死网破
逊尼派是伊拉克战争最大的输家,在未来伊拉克非常可能的三区分治的前景下,是惟一没有石油的一方。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大量逊尼派准备“破罐子破摔”,和美国拼个鱼死网破。这一心态,足以严重扰乱华盛顿在伊拉克的如意算盘,此外更会在逊尼派主导的整个阿拉伯世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布什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流产。
美军强烈镇压激发反抗
逊尼派是传统意义上的“反美大刺儿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境内反美武装袭击绝大多数发生在中北部逊尼派阿拉伯人聚居的三角地带。这个所谓“逊尼三角地带”北起巴格达以北400公里的摩苏尔,西至巴格达以西110公里的拉马迪,东至巴格达东北60公里的巴古拜,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被称为“抵抗之都”的费卢杰以及经常发生炸弹袭击的萨迈拉、拜拉德、哈勒迪亚等城镇均坐落其中。
分析人士认为,这个三角地带成为战后伊拉克人反美抵抗运动的核心,与这一地区前伊拉克军队人员集中、美军占领者对逊尼派的强硬镇压以及逊尼派阿拉伯人对由占领当局扶持的临管会不满有关。
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当局解散了40万人的伊前军队以及国防部、新闻部及前政权情报部门等核心部门,而这些部门中相当多的人都和萨达姆一样来自“逊尼三角地带”。这些人被解雇后,大多数找不到适当工作,难以维持生计。在反美武装的积极招募下,很多人加入了暴力袭击行列。同时,据有关部门估计,伊拉克的失业率超过50%,普通伊拉克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下降。这些因素促使部分伊拉克人聚集到美军比较集中的“逊尼三角地带”,进行抗击美军的暴力活动。战后初期,伊拉克的治安形势混乱,主要表现为抢劫成风,但伊民众随后迅速开始了反美抵抗。这一转变与美军以占领者姿态对待当地人,尤其是对逊尼派阿拉伯人进行粗暴镇压有关。由于美军从一开始就对“逊尼三角地带”进行重点防范,频繁的搜捕、宵禁和滥伤无辜的行动激发了更多当地人的反美情绪。
不满新政权的打压排挤
美军习惯将这些反美抵抗势力称为“萨达姆残余势力”,但在包括萨达姆在内的绝大部分美军通缉的前伊政权高官相继被擒之后,这一地区的反美袭击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其强度和命中率却有增无减。这说明,反美武装抵抗并不是出自对前政权的忠心和幻想,而是出于对被占领这一事实的激烈反抗。
对美国扶持的伊临管会的组成强烈不满,也是“逊尼三角地带”反美暴力活动相对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伊拉克的民族、教派构成复杂,但主要有三大派:逊尼派阿拉伯人、什叶派阿拉伯人和主要为逊尼派的库尔德人。由于萨达姆本人属逊尼派,美英联军自占领伊拉克以来,从官方言论到媒体报道都将逊尼派阿拉伯人与伊前政权联系在一起,美军对逊尼派的镇压尤为强硬,逊尼派感到他们在新政权中成为被打压和排挤的对象,因此反美情绪在逊尼派中更为强烈。
鉴于缺乏准确的人口普查,伊逊尼派阿拉伯人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在新政权中应有多大发言权这个问题一直争议很大。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逊尼派阿拉伯人约占伊拉克人口的20%,什叶派占60%,库尔德人占20%。按照这个比例,在由美国主导建立的伊临管会中逊尼派占5个席位,什叶派占13席,库尔德人占5席,另有两个席位分别归属基督教徒和土库曼人。但逊尼派阿拉伯人认为,他们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被严重低估了,他们在临管会中的席位应该更多。
不仅如此,逊尼派阿拉伯人还认为,美国人选择的5名代表并不能代表他们。这种被“忽视”和“边缘化”的感觉令不少逊尼派阿拉伯人感到失望,也促使他们加入抵抗者的行列。
本版编译 阿哲 艾丹 尘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