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装备部某器材仓库近日接到上级紧急指令:当天上午11时30分前将一批爆破器材发往某地。仓库主任余俊凌打开仓库计算机物资器材网络办公系统,不到5分钟,一份详尽的器材调拨装卸、人员和车皮需求保障方案就在网上形成。
余俊凌所在仓库担负着繁重的物资器材储备和供应任务。前些年,一台自动化管理监控系统落户仓库。然而,该系统在使用中不仅故障频频,而且防潮、防雷击性能较差。官兵们只要看到天上有一片乌云飘过,就要立刻把设备关掉。新系统为何如此“娇贵”?专家告诉官兵:系统正常运转需要有一个信息化网络作支撑。官兵们一听犯了愁:仓库分布范围上百平方公里,建这么大的网络,怎么弄啊?
面对官兵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畏难情绪,余俊凌带着官兵观看外军信息化建设录像片,到兵种部队和地方高科技园区参观,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到: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没有旁观者,每一个单位都是一座信息平台。随后,他带领科技攻关小组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仓库任务性质和特点,提出了仓库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定下了决心,绘制了蓝图,官兵们增强了信息化建设的信心。但有的同志忽视仓库的经济承受能力,建议把旧的监控系统和现有的办公自动化设备拆掉,换上最先进的设备。党委会上,余俊凌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创新发展必须求真务实,搞信息化建设不能贪大求洋。一连数日,他带领技术骨干访专家、走市场、搞调研,确定了升级现有办公自动化网络、拓展物资收发方案评估系统和库存物资信息查询系统等几项建设重点。接着,他外出求教收集资料,发动官兵集智攻关,解决了网络与监控系统对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对库区重点目标、重点地区和重要环节进行全天候、全时空、全区域自动追踪监控、报警和智能管理。此后,余俊凌还聘请专家上门指导信息软件研制,以最快速度建起了一套集作战指挥、信息管理、安全监控、决策支持和自动化办公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
洞库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着仓库储存物资器材的安全技术性能。仓库原来温湿度检测和除湿由人工完成,检测难度大,除湿效率低。余俊凌和专业人员一起研制出“温湿度自动监测软件”,并带领官兵在洞库安装了高敏感性传感器和解调器,使仓库所有洞库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监控和除湿。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余俊凌一刻也没有放松自身学习。他谢绝应酬,挤时间自学了《仓库管理学》、《军事物流学》、《目标管理学》。记者在他的办公室看到,《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21世纪信息作战初探》、《仓储与管理》等书刊已被他翻卷了边。
近年来,在余俊凌的大力倡导和模范带头作用下,仓库还培养出一批信息化科技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仓库先后有10多项科技成果获奖;选送了10余名干部骨干攻读仓库管理和信息专业前沿知识,为仓库信息化建设储备了人才资源。(罗东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鹏 本报特约记者 罗路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