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的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北京先后迎来了4位欧盟的高级别领导:先是欧盟贸易委员拉米;然后是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本月初,欧盟委员会科研委员菲利普·比斯坎也来到了中国;今天(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也加入了访问中国的行列。 没有“美国式”的张扬,也没有“日本式”的顽固,欧盟正在“安静”而稳定地发展欧中关系。除了每年一度的中欧领导人会议外,中欧高层频繁的互访,意味着双边关系正在走向成熟和紧密。 就在5年前,“欧盟”给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可能还是“几个发达的欧洲国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组织”;短短几年之后,无论是“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还是“索拉纳”、“普罗迪”,许多中国人已经对这些政治名词耳熟能详了。在不知不觉中,中欧经贸关系间的热度已经传递到中欧政治关系,中欧关系已经跃上了“战略伙伴”的层面。正如普罗迪行前所说的:“目前是中欧关系史上最好的时期。” 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迅速提升,固然是因为中欧经贸关系突飞猛进、民间需求增加以及双方政治家的推动,但中国和欧盟各自的发展和国际背景的改变,却是推进中欧关系的最根本动因。 首先,欧盟已经不仅仅是国际舞台上一个“经济巨头”。随着实力的增长和一体化的深入,欧盟对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兴趣明显增大。“外交”原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但在一体化进程中,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外交上的协调力度加大。1999年欧盟设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这一职位后,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的目标正在加快落实。如果《欧盟宪法》今年获得通过,欧盟还可能设立“外交部长”一职,“欧盟统一的外交政策”届时将更加现实。 受其影响,欧盟发展与中国的政治关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98年欧盟通过的对华政策文件《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中,明确指出欧盟将“提升并扩大与中国的政治对话”。2003年10月欧盟通过的名为“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更是把中欧关系提升到了战略的层次。 其次,欧盟积极发展“独立的外交和防务”,改变了过去在国际事务中“看美国脸色行事”的状况。近年来,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后,欧盟与美国在国际问题处理原则上的分歧日渐明显。1999年欧盟首脑会议决定成立“快速反应部队”后,欧盟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底气变得更足了。 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美欧态度的截然不同,最能体现出欧盟摆脱美国控制的坚定决心。美国坚持认为,中国自1989年以来,“民主”和“人权”状况没有改善,因此不断向欧盟施压,力图使欧盟的“解除禁令”努力失败。但欧盟在对中国“民主”和“人权”的评价上公开与美国唱反调,索拉纳、普罗迪和彭定康都表示,近15年来,中国在“民主”和“人权”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是讨论‘解禁’问题的时候了”。虽然最终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要经过复杂的程序,而且也存在不小的阻力,但欧盟坦承事实、顶住美国压力的勇气,有力地证明了欧盟“独立”外交和防务的决断力。 第三,欧盟对世界格局的判断和处理国际问题的方式,与中国非常相似。50多年的欧洲一体化过程,是成员国之间合作、谈判、妥协的过程,欧盟政策的形成,也是经过所有成员国的讨论、协调最终形成决议。合作和对话解决问题已经形成了“欧盟特色”。欧盟把这一“特色”适用于国际事务,就是奉行“多边主义”,强调政治对话和多边合作解决争端,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 强调“多边主义”的“欧盟特色”,与强调“先发制人”、“单边主义”的“美国特色”形成鲜明对比。“道不同不相与谋”,这正是欧美分歧有扩大化趋势、而欧中关系迅速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反恐斗争”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欧盟与中国都认为“反恐”不是战争,反恐要加强国际合作,要标本兼治,同时还要避免人民受到伤害;美国则认为“反恐”是场战争,哪里发现“恐怖踪迹”,美军就打向哪里。 第四,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贯彻,也为中欧关系提供了深化的“土壤”。近一年来,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外交上正逐渐改变“被动反应式”,转向“积极参与”,主动寻求多边合作。去年10月,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正是“外交主动性”的表现。索拉纳多次表示,中国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欧盟欢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与中国实力相称”的作用。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将有利于我们(中欧)开展更加高效的合作,建立更为广泛的国际共识,共同应对国际上新的问题和挑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