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研机构作为一股新兴的科研力量,正开始在我国高科技产业中发挥力量。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史,企业技术创新一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几乎所有重大技术突破都是在企业完成的,从INTEL的CPU芯片到微软的操作系统,从IBM的超级计算机到朗讯的通信技术,这些主宰着当今信息产业的各项核心技术都是从各企业的研究机构中走出来,进而称霸全球的。我们在关注这些企业的同时,更看到了他们背后的技术创新基地:微软研究院、INTEL研究中心、IBM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正是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研究院,在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着具有长远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的同时,成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竞争,在3C产品领域崛起了一批以联想、TCL、夏新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的产业竞争已经从生产阶段前移到了研究开发阶段。中国企业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原始性技术创新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目标,而建立企业研究院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如果说99年初联想研究院的成立开创了国内企业设立研究院的先河,那么04年夏新上海研究院的成立则标志着国内高科技企业研究院进入了第二轮的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研究院的不断成熟,必将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注入一支全新的力量,并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价值的成功链中的关键一环,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供最直接的注解。 企业研究院:核心竞争力之源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居于核心的地位。经济、技术竞争的全球化,使得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日益凸显。WTO将中国置于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国家间、企业间短兵相接,必须真正用实力说话。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机构、科技中介、企业研发各就各位,相互支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致力于加强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差距;另一方面又致力于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使之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面对WTO,民族企业面临的挑战是与机遇并存的。 微软全球2002财年的研发费用是53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21%;英特尔2002年在研究开发费用方面的投入也增加到41亿美元。2001年10月11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统计调查显示,2000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96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个百分点。这个投入强度虽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换言之:整个中国研发费用总和,仅相当于一个微软加一个英特尔! 有人说,入世成功,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面临的将是被“接管”的命运。所以,我们讲与国际“接轨”,没有核心技术是万万不能的。2002年1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原创新技术研究,加快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发展为主转变。此前,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也强调要加强自主科研开发,集中力量抓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推进产业发展。那么,中国如何应对WTO?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源在哪里呢? 研究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载体 从世界科技发展来看,企业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只是新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同时也是新技术需求最先捕获者、新技术发展的倡导者、新技术开发的主要出资者和发明创造者,企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它不仅数量多,而且力量大,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公布的专利排名中,占据前十名的都是商业运作的企业。其中,IBM连续多年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排名当中位居第一,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数十亿美元。 事实上,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有它天然的优越条件:首先,企业位于市场最前端,灵感来源于需求,企业从一开始便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占据了先机,所以我们说企业是新技术需求的最先捕获者;其次,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有内发的巨大动力使它自然而然的成为新技术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出资者;第三,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它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保证研发的持续性,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坚持不懈的投入至关重要。这一切使得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发明创造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3C领域的一些领先企业如联想、TCL、夏新等异军突起,他们已经完成了资金、管理、人才的储备,纷纷着手建立起了各自企业的研究机构,在探索中国企业研究院的发展途径的同时,也积极培养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成长起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初见规模,以企业为中坚力量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悄然兴起。 研究院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回顾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以利用中国广阔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导向,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为主的制造导向,到今天以利用中国丰富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为主的技术导向,外资企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分吃中国的“创新蛋糕”,在新的层次上同中国企业展开了直接竞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企业研究机构已经处于遍地开花的局面,微软、IBM、Intel、贝尔实验室、斯伦贝谢、雀巢、宝洁、摩托罗拉……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有美、日、德、法、加拿大、荷兰、丹麦、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数量100余个,其中30多个已形成相当规模,分别设立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既有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也有进行应用实验和研发成果转让的。它们涉及计算机、软件、通信、化工、汽车、医药等领域。有关人士表示,未来5年中,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研发机构数量还会比现在增加一倍多。 比尔·盖茨这样描述企业间的科技竞争:当有一种新技术出现,能够覆盖Windows时,微软的好时光将不再有。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企业科技实力的竞争,企业研究院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养的载体自然而然的成为企业战略的重中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研究院已经成为企业的竞争焦点。 从民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道路来看,其实也是走的一条日益向技术驱动靠拢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作为一个刚刚开放的大市场,充满着诱惑。这时期的民族科技企业,基本上属于代理外国品牌技术产品,或者跟踪、引进、模仿别人的技术,是以市场换技术。后来,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日益显现,许多外企通过合资、合营的方式在中国设厂,中国大制造的概念出现了。从民族科技企业的发展来看,这时期许多企业逐渐开发出自有品牌的产品,但是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别人手中。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以人力资源优势换技术。中国的民族高科技企业发展到今天,才真正理直气壮地提出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变。 近年来我国企业研究院的成立和壮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统一的科研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方式培育优势产业,支撑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已基本建立了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备了超前3到5年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有的初步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正在发展形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