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用炸药引爆液氯罐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4月20日02:57 来源:重庆晨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秦大明(左一)正在讲解当时装置炸药包的情景。本报记者鞠芝勤冯超摄
18日17点35分,随着一声轰响,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现场最后一个氯气罐被成功引爆,重庆城区随即解除警报,被迫疏散的数万市民得以返家。
通过报道,很多市民知道最后一个氯气罐是用炸药炸毁的,此前,驻渝某部的火箭炮、坦克居然都奈何不了它。但可能很多市民并不知道的是,这个氯气罐究竟是怎样被炸毁的?谁又是将它引爆的人?那包炸药又是怎样安放在氯气罐下面的?
通过昨前两日的采访,记者了解到了其中的精彩内幕。
接到命令
据了解,让坦克都束手无策的天原化工厂三号贮气罐,最终是由治安总队用炸药包引爆的,而安弹手是治安总队枪爆支队的秦大明工程师。
那为什么最后一个贮气罐的引爆最终是由治安总队枪爆支队来完成的呢?让我们回到18日的引爆现场———
当时,尽管先后已使用了火箭炮、坦克,但均告失效,最后一个贮气罐依然没能引爆,随着前方报告传来,整个现场指挥部顿时陷入一片紧张状态。此刻,时针已指向16时10分。如果再不能引爆,数万疏散群众将仍然不能回家。
“启动3号方案,近距离引爆。”现场指挥部当即作出决定。当时留给治安总队引爆小组的时间只有30分钟。如果他们失败,18日的排险将难以完成。
引爆现场
接到命令后,治安总队引爆小组在总队长陈江渝的指挥下开始展开行动:引爆小组成员戴着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机走进了天原化工厂大门;来到距三号贮气罐7米处,陪伴的消防队员接到命令撤出厂区;紧接着,在检测完现场情况后,引爆小组其余成员也都退了出去,现场只剩下安弹手秦大明一人,空气变得十分紧张。
秦大明观察了一下三号贮气罐,情况与录像中的一样。很快,他找到了该贮气罐的致命死穴:贮气罐底部与管道连接处。
秦大明一边观察,一边动作熟练地组装好两包24公斤炸药包。带着这两个炸药包,他爬进距地面不足40厘米的贮气罐底,把炸药装好。正准备退出,炸药包突然掉在了地上。秦大明稳了稳神,见炸药包没有因撞击有什么损伤,立即拾起再次装在贮气罐底,并将其固定好。这时,时间才过去7分钟。
秦大明接着引线,一路走出厂房。而在厂房外,引爆小组已经把导线接好,再接上秦大明接出来的引线,一个电引爆装置完成了。
在作了仔细检查后,现场一名同志按下了按钮,只听轰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了。
两分钟后,陈江渝与秦大明一道再次走近三号贮气罐,发现贮气罐已经被炸断,与预先设计一样,被炸了个底朝天。
温情英雄
被称为“秦工”的秦大明已经52岁了,是治安总队枪爆支队赫赫有名的元老级人物,三级警监,民爆工程师,他亲自指挥参与了全市警方大大小小的数百起爆破任务。不过,这次面临引爆物体,现场随时有爆炸危险的情况,秦大明倒是极少遇到过。
就在秦工接下安弹任务的一分钟后,妻子打来了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要进去吗?”秦工知道妻子为自己担心,安慰道:“是啊,只剩最后一个了,没什么大事。”接着又说:“我晚上回来吃饭啊,你得去买点菜哟。”
18日17点35分,完成任务后的秦工,第一时间给妻子打去电话:“菜买好了吗,晚上可得弄点好吃的,今天累坏了。”妻子一整天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了。
19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秦大明在安放炸药包时,没有穿任何保护装备。因为贮气罐底与地面空间太低,穿了保护服,就进不去了。
有人建议秦大明穿上防弹背心。秦大明说,那家伙太重,影响我的操作。
秦工告诉记者,即使穿了保护装备,如果突然爆炸,自己多半是个死。所以当知道现场环境后,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警服,穿着警用衬衣就上了。
本报记者冯超鞠芝勤实习生邹飞
本报讯(王兴)昨日,记者从中国人寿重庆分公司以及人保财险公司获悉,他们已经为在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中伤亡的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方面展开全面的理赔工作。
据了解,重庆人寿的赔付总额为5万余元,昨天下午,该公司已将余下的3.6万多元理赔款交到该厂有关负责同志或相关保险受益人手中。同时,还向事故死亡失踪人员捐赠了1万元慰问金。
而作为天原化工总厂唯一财产承保方的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则透露说,根据该厂的投保资料显示,此次天原厂的财产损失在50万元以内,其他投保财产是否发生损失,目前正在查勘,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决定先行赔付20万元。
本报讯(李斌)昨日下午4点,重庆消防一支队四中队的几名官兵准备再次奔赴天原化工总厂抢险现场,替换在那里战斗的战友们,继续清理现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