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传看《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
昨日,家住城中心的黎女士致电本报称“儿子在看一本好像有点黄的书,据说现在很多中专生及高中生都在看!”记者调查发现,这本名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的访谈书目前在蓉基本脱销。书中通过对13位在中学时代便涉足性行为的学生进行访谈,爆出令人咋舌的观点:发生性关系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报告:16岁儿子偷看“玫瑰”
“我觉得这样防着儿子确实不好,但这都是为了他好!”黎女士称,她儿子是城中心一家职业中学计算机2003级(1)班学生,因为学校离家很近就没有住校。儿子平常喜欢打篮球、看小人书等,而且看书时有个坏毛病——喜欢把书到处丢。上个星期,儿子拿回来了一本印有卡通图象的书,但每次看书都要躲在房间里或者厕所里。这让黎女士感觉很奇怪。前日晚上,儿子上洗手间时,她悄悄进了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原来是所看的书是《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她随便翻了一下,便看见里面写作“一夜情”、“避孕套”等刺眼的字眼。她随后拿着书追问儿子“为什么偷偷看黄书”,不料儿子却说:“我们好多同学都在看,我们老师也支持我们看呢!”黎女士半信半疑,随后又认真翻看了几页,并没有发现很“黄”的内容,也不好说什么。
由于拿不准该书算不算“黄书”,黎女士遂打进本报求助。
调查:《玫瑰》在蓉基本脱销
昨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西南书城。在该书城二楼科技馆,导购员称“《玫瑰》几天前都卖完了”。据导购员称,这本书是1月30日购进的,共200本,上柜后一直无人问津。但就在半个月前,该书每天都要卖几十本。前来买书的学生模样,大部分是男生。一般都是一个人来买,拿到书后很快就离开了。
记者随后来到盐市口四川图书市场,询问了很多个摊位,大家都说“没得买”。在47号的摊位,主管刘正斌说:“这本书最近卖得很火哟,我们2000本已经全部卖断货了!”刘称,“玫瑰”大部分都是通过批发销售出去的,一少部分是零售。前来买这本书的大部分都是女学生,很多女学生都是看了书名便拿去付钱。昨日,刘正斌紧急调回了300本书,但据悉200本都已经被人预定。
在一号桥的成都市布克购书中心,记者总算在柜台上见到了这本《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但只剩下4本了。据该中心总经理陈丽称,这本书介绍了13位中学生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与过程,并做了逐一剖析,提出了一些给父母、教师及孩子的具体建议,绝对不是“黄书”。中心直接从出版社购买了500余本,只是但目前就只剩下这4本了。而在其他书城,目前基本已经脱销,预计5天后才能到货。
家长:很多东西不好说出口
就此,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家长。据身为公务员的刘女士称,她在网上浏览过该书,她认为书上介绍的内容很现实,因为关于性教育这一块,很多事情不好开口说,她还给女儿买了一本。在成都市三中门口,记者见到了来接弟弟去医院的20多岁的黎娜(化名)。黎娜称,她偶尔会给弟弟讲一些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她认为做为过来人,性教育是不能遮遮掩掩的。 但做服装批发生意的雷先生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他称,我们那个时代什么都不说,还不是都过来了。现在的小孩子就是搞不懂。
学校:看了书再做决定
据成都市三中德语处副主任翁海俊称,她称听说过这本书,但并没有详细看,目前也没有发现学校有学生看《玫瑰》。谈到学校的性教育,她称三中对生理卫生教育很重视,每个学期都要开几个课时的课来讲。此外,学校还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翁老师认为对于,性健康教育这一块,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老师最好进行科学疏导,光堵不能解决问题。她表示,自己会去买一本,仔细看过之后再决定是否允许学生看。
连线作者:我们只想把事实抛出来
昨日下午记者与该书第一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取得了联系,并对其进行了访谈。
《成都商报》: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呢?
孙云晓(以下简称孙):我们只是想把这个事实说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想改变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滞后的状况。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严重滞后,我们的家长、老师不知道学生的性状况,包括我们采访的13个发生过性关系的学生,他们的父母100%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
成都商报:这本书是怎么出笼的呢?
孙:很费周折,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有这种事情。我们是通过中学生朋友帮忙物色,并转告我们的意图,整个准备和采访时间用了15个月左右的时间。
成都商报:书中13位学生有什么代表意义吗?
孙:这本书只能是案例分析,并没有统计意义,所以也不能说有代表意义。但书中的案例绝对是事实。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是,发生性关系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他们初次是100%不用避孕套……这是再也不能回避的事情了。
成都商报:目前销售情况怎么样呢?
孙:销售情况很好,快接近10万册了吧!本报记者 孙鹏 摄影 肖敏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