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王学江)近日,新华社披露了劣质婴儿奶粉充斥安徽阜阳市场、导致众多婴儿受害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震惊。劣质奶粉造成了阜阳171名儿童罹患营养不良综合征,其中13个幼小生命被毁灭。这一悲剧事件警告我们,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从机制上确保类似悲剧不再重演,已成为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受害儿童大都是农村人口。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造假作坊见利忘义,利用简陋设备和低劣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以牟取暴利。在城市,由于开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放心工程”,这些劣质食品进入的难度加大,但在广大农村,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商品经销点面广量大,一些经销商贪图这些商品进价低、赚头大,故意低价进劣质货。而不少农民因收入低、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宁愿选择价格低廉的食品。这就使不少地方的农村市场成为劣质食品的倾销地,给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重大隐患。
阜阳发生“奶粉杀人”事件,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是重要原因。由于对农民的生命健康重视不够,行政执法部门反映迟缓,相关部门之间又缺乏沟通协作,没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致使假冒伪劣奶粉泛滥成灾。如果执法部门能够经常深入农村明察暗访,如果相关执法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对经营劣质奶粉者予以及时查处,悲剧或许完全可以避免。
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证,一切都是空话。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保证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各级政府不可回避的职责。固然,由于城乡差别造成农民收入偏低,低端市场在农村还将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食品是人命关天的特殊商品,作为一个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政府,决不能容忍甚至放纵劣质食品横行乡里,危害农民群众的健康,甚至吞噬人的宝贵生命。
消除农村市场监管真空,需要各级政府以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食品市场准入资格的管理,大力整顿流通渠道,依法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同时,应加快理顺执法体制,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建立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合执法网络,加强信息沟通,深挖案件,并从严查处执法队伍中庇护违法分子和失职渎职的行为。还应考虑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举报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农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唤醒其生命健康安全意识。要建立农村食品质量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一旦发现伪劣食品流通,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传单、墙报等多种形式,毫不留情地予以曝光,并向农民发出消费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