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某摩步旅旅长常泽春随身携带的黑色手包与众不同:里面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架数码相机和一支录音笔。官兵们说:“那是旅长的数字化‘外脑’。”
笔记本电脑是常泽春的最爱。平常开会、学习、办公,包括外出,肯定是机不离身、包不离手。开会,他常常先打开电脑,官兵们反映旅长讲话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了。平时,只要见到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他就不停地往电脑里储存。外出坐车,他常把电脑打开,边走边操作,好几份演练预案、计划、想定,都是他在外出途中拟制的。勘察地形时,他用数码相机拍照;听到好的发言、精彩的议论,他就用录音笔录音。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三件宝”是他离不开的一个“外脑”。
记者走进常泽春的“数字化工作室”,就像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里面既有世界最新军事动态、外军研究资料,又有上级的有关指示、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还有部队训练、管理方面的法规及野外演练的地形地图等资料,分门别类、图文并茂。电脑界面上出现的“陆军转型构想图”非常醒目,他说他用这张图时刻激励自己,不忘忧患意识和责任使命。去年,上级组织优等指挥员考核,规定在3个小时内完成一份想定作业,从识图、用图、标图到想定的制作,他用随身的笔记本电脑在机上作业,比别人提前两个多小时完成,全场第一个交卷。
常旅长的数字化“外脑”不光影响和改变着他自己,而且也影响和改变着旅里的许多官兵。在他的影响下,该旅的不少指挥员也买了笔记本电脑,旅党委“一班人”都具备了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的能力,90%以上能运用计算机组织指挥、标图作业和网上办公,分队军官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化教学,85%的指挥士官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会进行电化教学,一些连队还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了部队的日常管理上。
常泽春的数字化“外脑”运用于训练场,成了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去年,上级组织一场全员、全装实兵对抗演练,该旅的对手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某装甲精锐部队。
摩托化步兵与装甲兵作战,全新的战术背景和环境,对该旅官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常泽春充分运用自己“外脑”里储存的大量外军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许多战例,分析对手的装备及战术后,利用多媒体先后制作了7套作战方案,带领各级指挥员预先在网上进行反复对抗演练。为做好打硬仗、恶仗的充分准备,他还借鉴兄弟部队的经验,带领官兵按照实战要求制作了800多件模拟训练器材,组织部队进行强化训练,使部队实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演习开始后,常泽春打开笔记本电脑,随着手中鼠标不断移动,“红”、“蓝”双方的作战态势、指挥员的决心意图,以及空中、地面各种兵器的火力打击等情况,一一显示在屏幕上。刚刚交手,“蓝军”7辆坦克凶猛地朝他们的后方直扑而来。眼看腹背受敌,正在指挥作战的常泽春纵观战场态势,迅速对作战预案进行修改,利用网络下发一道道作战指令,很快调整纵深力量迅速对“敌”成功实施包围,对“敌”展开有效打击。此次对抗,该旅官兵连续突击4昼夜,在方圆上百公里的作战范围内一连打了4个回合,取得优异成绩。(方志勇 王新立 本报记者 郭建跃)来源:《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