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二亩土坷垃啥时候也赚不了大钱,赚钱要靠智慧和脑子,赚钱赚钱,歪路能发”!这是张某经常说的一句话。今年30多岁的张某是沛县某镇农民,看着乡邻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非常羡慕。 一次,跟村中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吃饭时,老板不经意间发了一句牢骚,“用电量太大,电费太贵,要是能让电表倒跑就好了”。听到老板的牢骚后,每天都在想歪点子发财的张某高兴地跳了起来,“要是能帮这些私企老板窃电,收取一定的费用不就能发财了吗”!随后,张某将这一想法告诉了本村的另两名和他一样不务正业的农民。几天后,张某等3人远赴外地学会了用螺丝刀和倒表器回拨电表度数的“绝活”。最终,共有7名臭味相投的农民荒唐地成立了所谓的“窃电公司”。 走乡串户 帮助私企窃电 “手艺”学到了手,总不能闲着。张某等人开始寻找“客户”,可十余天竟没有找到一家合作伙伴。 2003年1月份的一天晚上,张某等3人终于在沛县某镇找到了一位“客户”,这个私企老板办了一家稻壳加工作坊,因为是小本生意,一直想省点电钱。谈妥后,张某等人便带着自己的“精良装备”倒表器,将这家小厂的电表数码往回倒转了600多度,价值200多元,收取了100元的费用。 为避免自己出去联络“生意”暴露目标,深思熟虑后,张某与稻壳加工作坊的老板达成了一项协议,老板暗中帮助联系其他私企老板,联系成功的,下次帮其窃电时就少收些费用。就用这样的办法,张某等人的足迹踏遍了该县的许多村庄,这个“窃电公司”的业务也越做越大,一次性收入由200元渐渐发展到400元、800元甚至5000元。 罪有应得 罪犯锒铛入狱 去年6月份,某镇一农民办了家小炼钢厂,因炼钢厂属于高耗能项目,电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炼钢厂的主人便通过熟人介绍找到了张某。面对诱人的“礼单”,张某等人欣然应允,他们对该企业的用电量情况进行了了解,对窃电时间、方式、额度都作了周密计划,确保窃电度数与平时用电量相适合,以防被发现。一切准备妥当后,趁着晚上的时间,几人爬上该企业电表所在的高压电线杆,用小螺丝刀、倒表器,一次让电表数码往回跑了15000多度,价值人们币10000余元,一次性收取费用5000元。 去年10月份,县供电部门在线路检修和收取电费时发现总表度数和个别私企电表度数明显不符,数据相差太大,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过缜密布控,很快将张某等3人抓获,其余几人则闻风逃走。 沛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张某等几名犯罪嫌疑人采用螺丝刀、倒表器等回拨电表数码的方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自2003年1月至10月期间,先后30余次为宋某等私企老板窃电价值十余万元,其行为构成盗窃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分别将张某等人判处不同刑期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至此,农民张某等7人组成的“窃电公司”彻底覆灭,等待他们的是漫漫牢狱。快报记者 田雪亭 通讯员 一雨 元鹏 广川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