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吉林乾安县某村80余名群众去县政府上访,在县政府二楼被四五名工作人员阻止发生拥挤,16岁的少年陶汉武意外跌倒昏迷。“当时大家向县政府工作人员请求,让他们用手机给120打个电话叫救护车来,结果对方回答说‘没手机’。大家又请求借用一下政府的固定电话叫救护车,他们却说‘电话不好使’。孩子的父亲陶金财急得给在场的政府工作人员跪下,哀求他们帮忙叫救护车。结果,没有一个人理会或者吱声”。终于,耽搁半小时后,陶汉武经抢救无效死亡。(5月25日《新京报》)
救命第一,是起码的人伦观念,是基本的人性要求。何况只是要求代打个电话而已,举手之劳,当一个16岁少年生命垂危时,为什么乾安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竟能如此冷酷?按理,一个人只要稍具良知,就应该为见死不救感受到良心折磨;只要稍具理性,还应该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后果———遭到来自各方的谴责,极大地影响自身的社会评价,名声因此“扫地”……总之,见死不救的“形象成本”不菲。
我想,这些道理,那几名工作人员应该是懂得的———如果连这个事理也搞不清楚,他们也不大可能“混”进政府大楼。另外,我也不相信这几个人就是“性本恶”。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结果,十分耐人寻味。
人们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般都会权衡一番利弊得失,面临严重事态时更是如此。这个权衡的过程在经济学上称为“博弈”。我认为,这起见死不救事件的背后,就存在一个“人伦善念”和“官场规则”的博弈过程———那几名工作人员,在“救”与“不救”问题上,肯定也反复权衡过。我想,大概可作如下推断:该县主要领导对上访人员肯定是“比较烦”的,否则工作人员也不会前去阻止。也正因如此,当上访人员发生危险时,作为县政府工作人员便有点为难:如果施以援手,会不会让领导误解,被认为是在同情上访者呢?由于掌握自己命运前途的是领导,所以这个“政治风险的成本”和“形象受损的成本”相比,前者大于后者。于是,该县这几名工作人员的基本人伦善念,最终屈从于对某种官员行为潜规则的顾虑。
这种只需考虑“上边”、勿需向“下”负责的思维方式,是相当范围内的官场积弊。正因此,人们才见识了很多伤害百姓利益只为博取领导一悦的不良行政行为。正如这起事件所昭示的,在这种思维方式导致的不良官风笼罩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公务人员不仅正义感、荣誉感、同情心等大面积流失,甚至人性也被扭曲,成为只知曲意奉迎的“小人”。
要有效扭转这种局面,我想,如果所有政府部门公务人员的政治生命,不是仅仅由其上司决定,这些人便不至于总是多虑,便能够按照基本的法律、基本的人性道德要求处理问题。再进一步,如果来自“下面”的呼声也能够决定所有官员的升迁,则必能够真正培养出亲民的官员,打造出亲民的政府———那时,类似发生于乾安县政府大楼上的见死不救丑闻,便一定不会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