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由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油市正被一种紧张的情绪所笼罩。而29日发生在石油生产大国沙特阿拉伯针对外国石油公司和外国人聚居区的袭击劫持事件,无疑是对已经很敏感的油市神经进行火上浇油地敲打。 事实上,由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不满,针对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的恐怖活动在沙特近来屡见不鲜。其中,不少袭击被沙特政府认定为“基地”组织所制造。而在此次袭击发生的前两天,“基地”组织一名头目还在网站上发表声明,号召以城市游击战方式对抗沙特政府。所以种种迹象表明,29日的袭击劫持事件和“基地”组织不无关联。 然而,29日的袭击表明,恐怖组织的活动对象可能已不再局限于诸如宾馆、住宅区等安全防范较为一般的“软目标”,关乎世界经济命脉的沙特石油生产和出口系统可能已经成为恐怖分子跃跃欲试的目标。特别是在国际油市的极度紧张时期,袭击与石油相关的目标,无疑是恐怖分子为了达到放大袭击效果的一种手段。为了平衡国际石油目前过高的价格,沙特政府21日表示,将从6月1日开始将本国原油日产量提高50万桶,增至900万桶。此外,沙特还建议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原油日产限额提高至少200万桶,以平抑油价。对此,欧佩克方面表示,将在6月3日在贝鲁特举行重要会议商讨今后的石油政策。而29日的袭击劫持事件恰好发生在这两个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事件之间,并且目标直指在沙特的西方石油公司。 所幸的是,沙特政府在事发后立即采取行动,并在30日上午成功完成了解救人质的行动。不过,袭击仍有可能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加深国际油市对于石油安全的担忧,从而使油市增添新的变数。 本报记者孙佳华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