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杜珂
有道是,中国逢三或者八的年份,宏观经济就会上演一出过热乃至膨胀的故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已经至少出现了两次过热,第一次过热爆发于1988年、第二次始于1992年。这不,2003年始,宏观经济形势过热与否就被热炒不止。2004年,新春伊始,有关投资、消费、资产价格、房产价格等的统计数字都在急剧攀升。中国经济是否出现第三轮过热,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只是,这一次和往常不一样。
1、数据看板—上涨曲线类似以往
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头两个月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速达到惊人的172.6%。一季度,水泥生产增长23.8%,水泥设备、冶炼设备和矿山设备的生产则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9.2%、51.5%和43.7%。
银行贷款:
去年上半年,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大幅度增加,余额增加1.8万亿元,接近2002年全年总额。截至到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0万亿元,同比增长20.66%,本外币贷款一季度新增912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342亿元,同比多增238亿元。
社会商品价格水平:
央行4月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3月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双双上扬,投资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4%,较上年同期上升8.8%;消费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7.4%。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1.3%,较上年同期上升8.3%。
企业家信心指数:
企业对市场预期普遍较高,举钢铁行业为例,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70.4,比上季度又提高了14.7点。
再看1993年初发布的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消费品零售额9613亿元,增长16.6%;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6.4%,其中城镇8.6 %;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5.6%。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2、典型事件
高速路承包商“疼”在钢材涨幅100%
据重庆一家报纸报道, 随着钢材价格大幅上扬,重庆的高速路承包商普遍亏损,目前各承包商都自掏腰包保证建设,资金周转面临较大困难,大多数企业亏损都超过千万元。数条高速公路进度受到影响。但作为发包方的高速公路公司则明确表态:追加工程款项是不可能的。
围剿温州炒房团
民间一直流传,北京、上海、杭州楼市1/3以上都有温州人炒做。近来,以“温州购房团”为代表的“炒家”已经杀入长沙等二三线城市,大有推波助澜之势。
2003年上海全市房价上涨20%左右,部分楼盘甚至上涨了50%至60%。有媒体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楼市炒风盛行,以“温州购房团”为代表的炒楼现象已经成为上海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话题。一位温州郑姓老板曾将市中心6000元一平方米的房价炒到9000元,2万元一平方米的商铺炒到8万元。
指责“炒房团”给房地产业带来虚假繁荣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纷纷要求约束类似温州炒房团的操纵房地产市场的行为。4月份初,有媒体报道, 温州市政府已作出了限制购房团的决定,通过主管部门叫停当地媒体组团炒房。而媒体组团占到购房团份额的95%以上。
国土资源部披露5起土地违法案件,矛头直指地方政府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说,据调查,目前我国80%的违法用地是地方政府行为,国土资源部门将着力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山东省齐河县政府非法批地建高尔夫广场。2001年10月,齐河县政府与北京一家公司就国科高尔夫广场项目达成投资意向。2002年4月2日,时任齐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风臣主持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决定由晏城镇政府分别同谭屯村等村签订《土地租用合同书》。2003年3月,高尔夫球场投入使用。经实地勘测,高尔夫球场共占用耕地1181.67亩,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830亩,含基本农田487亩。
坊间说法——判断并不一致
热不热?
面对着眼花缭乱的数字,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看法。当前,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至少有三种判断。一种认为已经过热;一种认为只有局部过热;还有一种认为并未过热,甚至存在重陷通货紧缩的危险。
中国经济已然过热:
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如果超越“生产资料瓶颈”,就是过热了。中国现在的投资增长速度已是历史之最。他指出,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早晚会体现在消费品的价格上去。因此,中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
吴敬琏:经济已经过热,但并不会导致物价同步上涨,通货膨胀会滞后一阶段才抬头。另外,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化,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物价,但也是通货膨胀泛滥的信号,值得警惕。
许小年:过热并不必然会导致价格上升,由于消费增长缓慢,投资拉动的“过热”只是引发生产资料等中间产品紧缺和价格上升,而消费物价指数也没有明显上升的状况,这是“没有温度的高烧”。中国存在重新走入通缩的危险。
中国经济尚健康运转:
厉以宁: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勿轻言经济过热。
宋国青:一年的高速增长并不说明什么,但是如果这种增速持续两三年,就可以认为过热了。
胡祖六:中国的经济增长9%或10%属于正常,不应当被看作是经济过热。但政府应当警惕经济可能出现的局部过热。
巴蜀松:在市场经济时期,产能过剩是一个常态,不应该认为产能过剩就是经济过热,否则经济将永远没有不过热的时候。更不应该,用供给制时代的观点来看待产能过剩,以为“产能过剩等于经济过热,等于浪费资源。除非垄断,否则”重复建设“永远存在。所以,不如慎谈经济过热,慎用重拳打压经济,还是继续小心观察为妙。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004年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但遏制风险的因素很多,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经济实践角度来看,3%不能把它定为通货膨胀,要对通货紧缩予以关注。
中国经济存在局部过热:
林毅夫:中国经济存在局部过热,倘若2003年以来的投资热得不到有效遏制,中国就会像1992-1996年投资过度扩张那样,一、二年后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物价水平不断下降的通货紧缩困境将会雪上加霜。
央行副行长周小川: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投资需求膨胀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万东华: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应该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时是要避免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
推动力?
就当前经济过热的根源,学界存在着不同的判断。
巴蜀松:中国经济的所谓“局部过热”迹象虽然存在,但也不同于典型的过热,而是因非经济因素而带来的扭曲表现。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内,就业问题和三农问题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也不可能全面出现大幅上升,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的格局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担心出现消费推动型的经济过热,所需要防范的只是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
许小年:投资过热是过热根源,而且投资效率低下将使增长难以为继。
吴敬琏:当前“经济过热”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拉动的。在十六大以前,全国各地就已经出现了大搞“形象工程”的热潮,修大广场、盖办公大楼、铺大草坪美化市容等等成为流行的风气。各级新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又普遍大搞“政绩工程”,特别是热衷于投资建设产值高、税收多的大项目。
王建:非政府主导的民间投资开始成为主体。投资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也是被指责为“过热”的领域是钢铁和汽车,其投资主体就是民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的高效率,从投入到产出的周期也会缩短,所以全面生产过剩也可能在2008年以前就会出现。
魏加宁:由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就银行贷款对象类型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政府或者民间企业各自贷款的数字无法获得,这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政府主导还是民间主导。
最终根源?
除却导致此番过热的短期诱因外,学者们认为,还有更根本的原因。
王建:在今天的市场条件下,“二元结构”仍在强化积累而传统体制中扩张需求的因素却消失了,这会成为加速形成生产过剩的原因。只要存在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都有可能发生生产过剩危机。
吴敬琏:最重要的深层原因是投资的低效率。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克鲁格曼曾经在1994年预言过亚洲金融危机,他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投资的低效率。在东亚地区,“增量资本产出率”(为了维持一定产出增长率所需要的投资率增长的经济指标)是不断上升的,马来西亚在危机爆发前是5以上。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在最近四年提高到5—7之间,即增加5—7元投资才能增加1元的GDP产出。
3.民企声音——不要限制企业的发展
鄂尔多斯集团董事长王林祥:民营企业还没有怎么进入重工业,国家就已经开始限制了。民营企业投资,看好了就干,风险自担,国家对此能不能不管?政府没有理由,或者是根本没有权利说不要银行给我贷款。政府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要市场配置资源,现在政府配置资源的意图太明显,而且手段太微观。过去国家多么希望社会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到现在已经拉动民营企业进入重化工业。从整体上看,这对我们国家是好事,现在搞“急刹车”,我想不太明白。在宏观调控问题上,应该如总理说的那样,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法律意识,不是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调节。
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郭广昌:搞宏观调控,一定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考虑这个问题。只要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就应该立足为全世界制造。不要拿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来和中国这个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做对照。中国持续通缩7年,刚刚热起来就说“过热”,要让他冷下去,不是什么好事情。现在调控的水平和政府的态度比以前好,也将调控适度,不一刀切,这是一个好事情。
4、政府动态——遏制过热,部署已经开始
2004年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这是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经济局部过热表现,发出的又一最强音。温家宝强调要避免一刀切,讲求调控技巧。
有分析认为,中央进行宏观调控历来有两个最为严厉的行政“法宝”,其中最为严厉的是指令性行政手段,稍微次之的就是以督查组的方式对地方政府进行调控。1992年时的过热就采用了以行政为主,以市场和法制为辅的手段,它当时就成功的遏制了经济过热的局面。
作为遏制行政主导型投资热的比较奏效的方法,指令性行政手段依然披甲上阵。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国务院近日派出10个督查组,分赴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进行督查。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今年将开展对国家重大项目的稽察,新增的一项内容是要对过热行业和部分地区盲目投资的问题,开展稽察试点。这样,除了事前预防的政策之外,国家已经开始执行对已开工项目的事中监督。
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即日起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等建设,包括自2月16日起,各地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米(含80米)的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项目。建设部等四部委也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管理。各中国地方政府已经接到上级政府与国家发改委通知,停止核发占地2公顷以上的大商厦兴建许可。
有分析认为,目前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已经开始转为经济调控为主,行政调控为辅。其表现就是,央行在逐步的采取微调的手段进行调控。
央行是对经济过热与否最为敏感的部门,央行及其官员在不同的场合以及在很早的时候就就过热表示了警告。去年央行发布121号文,开始收缩银根,对个别行业提出投资过热预警。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坦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
从最近的形势看,央行回笼资金的决心在加大。央行于2月24日以价格招标方式贴现发行了2004年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共三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500亿元。刨去200亿到期票据,央行从货币市场净抽走300亿元资金,上周回笼资金200亿元。央行还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将自4月25日开始,再次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政策等。此外,央行还提高了央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
5冀望政府调控技巧——要与时据进
魏加宁:这些年启动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我的定义就是“政策干预”——没有办法用“紧缩”还是“扩张”来解释。现在来看,根据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应该非常灵活:慢一点就松一点,快一点就紧一点。从微观层面,更多赞成由企业家自己去做,不要由政府干预,特别是不要通过加强政府审批搞宏观调控。不喜欢用“宏观调控”这个词,主张用“调节”的办法。
郭树清:经济调控手段要特别加强金融调控的作用,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传统的行政命令、道义劝说和教育等方法所能起的作用不会太高,必须以发挥间接调控的手段为主。
王建:直到目前,中国宏观调控中的主导意识仍然是防过热和结构失调,殊不知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资源配置或结构调整的功能实际上已经交给了市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产生的总是需求膨胀速度超过供给增长的倾向,也已经悄然让位给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供给过剩倾向。因此,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也应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逐步转移到如何对付市场经济的通病—生产过剩危机上面。由此而言,我们目前所面对的真正危险,是对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基础的转变没有意识,对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变化所导致的传统调控方式失效没有预感,等生产过剩危机来临之时既缺乏思想准备,更没有政策储备。有人说目前的宏观调控是不知应该踩刹车还是踩油门,这是对传统的车而言,经过20多年改革,我们已经上了一台新车,并且已经把它开动了起来,却突然发现找不到这台新车的刹车和油门在哪,这不是“困局”是什么?
6、再看1992年——今舞台已非昔舞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提出,1992年和今番过热的内在机理并不一致。首先,过去是计划为主,现在是市场决定为主,消费投资由企业和居民决定,与价格和企业居民的预期有关。市场对供求的调节能力强大,是这一轮增长的前提,汽车、住房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关联产业比如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玻璃,这几年上得非常多,证明了市场对供求的调节。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市场的空间还很大。这和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不同的。城市居民住房水平低,住房的需求空间很大。2002年,汽车在中国城市的普及率不到1%,北京高一点也不过19%,而日本是87%,中国与世界差距很大。从未来看,只要经济增长能够持续,收入就能够保持,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就有保障。因此,从增长过程看,目前还不存在风险。
再者,从市场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市场的空间还很大。这和90年代是不同的。从未来看,只要经济增长能够持续,收入就能够保持,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就有保障。因此,从增长过程看,目前还不存在风险。
其次,1992年GDP增长和当时的大背景联系在一起,当年小平南巡讲话对
需求的增长潜力调动非常大,投资的潜力调动也非常大。但是,那时候投资潜力大是由行政力量主导的,地方政府都是有热情,却没有担心。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现在则不同,投资风险约束非常大,这包括银行贷款在内。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