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时总统”布什为何而来?(组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6月07日05:56 来源:新京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祝活动,与希拉克举行会晤 5日,希拉克在巴黎爱丽舍宫与布什举行了会谈,这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两国元首的首次会面。两国在伊战问题上分歧明显
诺曼底的美军墓园里有9387座墓碑。这是美国为帮助法国和处于希特勒铁钳下的全世界获得自由而做出的贡献。
现在,所有关于D-Day的往昔都被罩上了一层史诗般的光环。60年来,D-Day之于美国的意义始终更像一个充满“美国梦”风格的“隐喻”:完美的战时同盟,美国领导力的巅峰状态,正义对邪恶的胜利。那时,美、英、法是坚定的盟友;那时的“战时领袖”早已为历史所铭记。这些对今天的美欧关系有某种警示意味。图为二战时期的丘吉尔(左)与戴高乐 本报综合报道法国总统希拉克5日在巴黎爱丽舍宫与应邀前来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祝活动的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谈,这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两国元首的首次会面。
与此前媒体猜测的一样,双方会谈的焦点集中在伊拉克问题上。尽管希拉克和布什一致表示“法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但在这一问题上,双方还存在较大分歧。希拉克称伊拉克现在的局势“极其不稳定”,布什则表示,伊拉克正在朝着成为自由和民主国度而进步。
希拉克重申“向伊归还完整主权”
在会晤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希拉克表示,他很高兴萨达姆的“残暴政权”已经一去不返,但伊拉克仍未摆脱混乱局面,如今的问题是要设法平息武装冲突。他说,法美双方都认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伊拉克问题新决议应该以“向伊拉克政府归还完整主权为目标”。新决议草案的修改和讨论应该使伊拉克人增加信心,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真正行使主权并掌握自己的命运。
希拉克还指出,目前有14万美国军人驻扎在伊拉克,武装冲突使伊拉克政府和多国部队的安全都受到威胁。
如何让伊拉克人民真正感受到恢复了国家主权,需要尽快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对于布什近日一再提到的伊拉克战争和二战有相似性的问题,希拉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历史不会重演,拿历史情况与现实做比较很难。”希拉克说。
布什争取法方支持
布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伊拉克人民需要也应该获得自由、和平和繁荣。伊拉克新决议的一旦获得通过,将显示国际社会对伊拉克过渡政府的支持”,并鼓励联合国其他成员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伊拉克人自己的政府。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如果法国在伊拉克新决议的讨论中投了否定票,那么这份新决议将不能被通过。不过,据布什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在希拉克为布什准备的私人晚宴上,希拉克表示他相信安理会将全体一致的通过伊拉克问题新决议的最后文本。
“法美两国明显分歧”
“法美两国领导人当前缺少的是一种像他们的前任那样的纵深的、私交甚密的关系,对同样的问题,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而他们的分歧就像是美国和一个成熟的欧洲之间分歧的缩影。”美国外交委员会欧洲研究室主任查尔斯。库普坎说。
另外,希拉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些有关法美两国关系的评论并不能反映显示的情况”,据法国费加罗报一份调查显示,88%接受调查的法国人认为德国是法国最亲密的盟友,而选择英国为“最佳盟友”的占63%,而10年前在类似调查中位列第一的美国,这次只排第三。
伊战爆发前,法国曾预言,战争将导致恐怖分子采取更激烈的行动,中东地区的局势会变得更加不稳定。而伊战后的事实证明,法国人是对的。与美国的同行不同,法国的情报人员坚持认为如今在伊拉克遍布的汽车炸弹,袭击和其他的暴力活动是由战争而不是萨达姆催生的。(敖晓闻)
D-Day.反思
布什,另类“战时总统”现任美国总统该从丘吉尔和罗斯福身上学到什么?
2001年,在布什入主白宫的第一天,他的资深政治顾问卡尔。罗夫在同随后出任英国驻美大使的克里斯托夫。梅杰尔共进晚餐。罗夫提到布什对丘吉尔很崇拜。
几天后,梅杰尔对罗夫说,英国首相有两个丘吉尔的半身像,问布什是否需要一个。
当然,回答是肯定的。
布什曾对到访椭圆形办公室的人们说,他每天坐在罗斯福总统曾经用过的办公桌前,而丘吉尔的半身像每天注视着他。
在战争中的“领导力”
丘吉尔对他每天所见到的情景作何感想?罗斯福如何看待每天坐在他那张桌前的布什?布什本人引来了这些问题和对比。
在谈论伊战和反恐战争的时候,布什说:“我们是自由的继承者和守护者……我们在承担历史的使命。”现在,美国在伊拉克面临黑色的泥潭。
6月6日,布什在法国诺曼底发表讲演,要表明当年正是美国领导的反法西斯同盟解放了欧洲。他的出席将带来一个重要的问题:战争的领导力。但是,布什在反恐战争中的“领导力”从来是不清晰的。
无论布什政府如何解释,伊拉克和恐怖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没有找到,美国人在伊拉克并没有被当做解放者而受到欢迎,美军在伊拉克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被相提并论的两场战争
布什明确地把二战和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争相提并论。其实,布什对“基地”和伊拉克的战争(他把二者联系到了一起)无论从规模和广度上都是不能与二战相比的。对恐怖主义的战争,我们知道,是一场不同的战争,也是一场“长期的斗争”。
从4月份开始,美国媒体在显要位置把伊战同越南战争做对比,虽然必然的关联是没有的,但是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是解决现实困惑的最好方式。
“你在历史中看得越远,就对未来看得越远”,丘吉尔曾经说。
悲哀与高调
在诺曼底登陆纪念日到来的时刻,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人性魅力生动地显现。在登陆的前夜,当丘吉尔的夫人向他道晚安的时候,他说:“你能想象吗,当你明天醒来的时候,2万人将死于战火?”在华盛顿,当罗斯福看到战况报道,得知死伤比预见的小得多的时候说,“感谢上帝!”
但是,在美国士兵的死亡面前,布什在唱高调:“你们在保卫你们的国家,在为前往的地方带去自由,带去希望。”
轻易决定与倾听民意
具有历史眼光的领袖懂得,面对复杂的世界问题,是没有简单的答案的,即使他们发起的是一场光明针对黑暗的战争。二战的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诺曼底的登陆决定并不是轻易做出的。
然而布什的战争决定又是如何得来的?在布什的眼中,总统就是轻易做出一个决定然后再做出第二个决定。“让我告诉你”,他2001年秋天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这就是领导人的做法,认为对的就应该去做,并承担后果。”
曾同他一样用过那张办公桌的罗斯福经常在炉边和朋友们聊天,经常倾听公众的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变化之中的世界。他在办公桌前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讲,是把总统一职当成“一个道德上的领袖”。
承认错误与一意孤行
罗斯福和丘吉尔懂得,为了达到预期的胜利,战争需要代价。再来看伊拉克战争:在评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无论从人员伤亡还是从财力损耗,美国都在付巨额的账单。
坦诚地承认错误并不是缺点。“有一个想法然后实现它是很正常的”,罗斯福说,“如果失败了,坦率承认,并尝试另一个。”
布什本人却在媒体面前从没有勉强承认过错误,他在极力回避复杂的现实。
丘吉尔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不向希特勒屈服,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争取盟友的艺术。罗斯福也是如此,他深知美国将处于一个变化中的新的世界格局之中。
当我们在遥远的异邦身处战火之时,要从历史寻找教训。“我们要胜过我们的敌人”,罗斯福说,“我们要同兄弟国家一道争取真正的和平,这个和平将使人民生活在自由之中。”这是来自过去的声音,但它为现在而祈祷。
(经纬)
D-Day.评论
欲修复美欧关系布什打出“二战牌”
二战是美欧关系最为紧密的纽带,诺曼底登陆胜利的纪念日虽然自然而然地成为美欧的“团结日”。但是,二战导致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提升了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
纵观D-Day之后的60年,世界从“战时的团结”走向“冷战”,从“两级”走向“多级”,而其中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和对美国保护的疏离导致了美欧关系的深刻变化。
软化美欧关系2004年6月6日,当昔日的盟国再次聚首诺曼底纪念当时的胜利的时候,全球已经走到了以“反恐”和“伊拉克战争”为标志的新时期。美欧在这一背景下所面临的是更加微妙的关系。
两年前的这一天,美国现任总统布什也曾到诺曼底,利用这一场合强调美欧团结、共同反恐,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在攻打伊拉克的问题上,美国遭到以法国为首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不可否认,2003年的欧美关系已经步入低谷。围绕伊拉克战争,跨大西洋关系出现裂痕。美国政府曾一再扬言要让反战国家付出代价,并把反战国家排斥在伊拉克重建进程之外。随着伊拉克局势趋向泥潭化,美国被迫软化外交手段。
今非昔比的美欧关系现在虽然气氛已经缓和,但问题并没解决。与60年前相比,或与冷战时期相比,美欧关系早已今非昔比。法国和德国等诸多“老欧洲”国家似乎并没有要改变自己、巴结美国的迹象。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依赖心理减弱,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不少欧洲国家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有反感,认为世界格局应该多极化,而维护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权威则是促进世界多极化的最佳选择。然而,美国政府似乎还没有走出冷战思维,仍对欧洲国家发号施令,自然引起诸多欧洲国家的反对。
维系反恐联盟“9.11”事件后,美国一度在反恐大旗下结成国际反恐联盟。但由于美国“出师有名难正名”、“单边主义路难行”,所以导致“反恐联盟难维系”。
此次诺曼底登陆60年纪念活动为美欧,特别是法美两国提供了一次修复它们之间关系的机会。
物换星移60年,今天,反恐和建立冷战后世界安全秩序仍有待于全球合作。在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的活动中,如果美国领导人能从中汲取教益,则可彰显历史的价值和纪念活动的意义。晶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