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连线》于2001年11月5日开播,迄今快一年半了。如今无论从收视率、影响力来看,《时空连线》都是央视新闻专题节目中上升幅度最快的栏目之一,这对创办只有一年半的《时空连线》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回报。
《时空连线》一年多的运作过程,实际上也是节目定位、节目运行、节目形态等方面不断摸索的过程。现在回头一看,《时空连线》与当初的设计已经有了许多的变化,此时再来谈谈《时空连线》的定位和运作,似乎更加自信一些。
一、《时空连线》的定位
什么叫电视栏目的定位?根据《时空连线》一年半的运作体会,我觉得所谓栏目定位,就是一个栏目长期地用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度、比较稳定的方法去报道和分析新闻,久而久之就固化成为这个栏目的定位,或者叫特色。
《时空连线》的定位,也许用三句话可以概括:追求时效,解析背景,观点碰撞。这三者的关系是:快速报道是前提,背景分析是基础,观点碰撞是品质。
毫无疑问,新闻性是《时空连线》的生存前提,所以一切国内外发生的高关注度的新闻、一切对国计民生能够产生影响的事件,都是我们必须及时报道的。进一步,一切新闻事件背景都必须被尽可能地公开,这样才能满足观众对信息全面了解的欲望。再进一步,围绕这一事件的不同观点都应该尽可能得到客观的介绍,这样才能透析新闻事件的全貌,让观众真正有收视快感。新闻→背景→观点,也就是《时空连线》独特的报道方式和关注视角。用我们栏目里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新闻是有背景的,背景是有观点的,观点是可以讨论的。
比如《时空连线》报道的《内蒙冰湖援救——如何保护见义勇为》,首先迅速报道了发生在呼和浩特市的抢救冰湖落水儿童事件,许多青年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的行动让人感动,同时他们缺乏冰上救援常识令人惋惜。第二天《时空连线》连续报道,事件有了新的发展,救人牺牲的学生无法被评为“见义勇为烈士”,因为当地《见义勇为奖励条例》中不包括自然灾害中的抢险行为,内蒙面临尴尬。然后背景分析全国多数省份的《见义勇为奖励条例》中,均排除了在自然灾害中的抢险救灾行为,原因是此条例大多由公安政法部门起草,所以只重视了“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内容。见义勇为的含义是什么?如此规定是否合理?对社会道德风尚有何种影响?围绕这些话题,请政法部门领导、法律学家、社会学家来各自表述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必须用全国立法来规范地方法规”成为谈话共识。此节目将突发新闻、新闻背景、各方观点进行了整合,系列播出,体现了《时空连线》的节目品质。
这期节目可以说是《时空连线》的一个标准形态:新闻→背景→观点,也可以说是《时空连线》要求每期节目应该迈上的三个台阶。同时,“多视窗”是《时空连线》的最为重要的节目型态。以多视窗方式连线新闻当事人和权威人士,最多可对三个当事人同时进行互动式采访,观点相互渗透补充,交叉碰撞,从而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全方位透视。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多视窗不仅仅是一种连线形式,更是一种多元化表达的方法,一个窗口就是一种态度、一种观点。我们过去做新闻节目,从来都是我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我告诉你这件事情重要还是不重要、对还是错,这样从新闻的表达来看是单一方向的,这也许并不客观。我们建立多视窗采访的目的,就是期待用一种沟通的方式,让不同当事人都能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让观众更真实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
《时空连线》的这么一种定位,以及我们创办《时空连线》这么一个栏目,就里面寄托了我们这批新闻人的一种愿望,或者说一种新闻观:我们希望中国的电视新闻在表达上能够更加朴素一些,在内容上能够更加真实一些,在思想上能够更加多元一些。如果一个现代国家在舆论上不能呈现出这么一种品质,那么无论对政府对民众来说都是不幸的。
二、《时空连线》的运作机制
《时空连线》一年多的运作实践,一个十分突出的感受,就是“机制决定质量”。先前设计的所有节目理念、栏目追求、形式创新,归根到底需要有一个制度保证来兑现。某种意义上讲,创造制度比创造栏目更重要。
《时空连线》近五十人,全栏目一共分成六个工种,一是策划,主要负责每期节目的整体设计和连线采访部分;二是编导,主要负责节目中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新闻短片的编辑;三是主持人,与策划人员合作,完成跟嘉宾的连线访谈;四是摄影,负责完成新闻短片的拍摄和嘉宾连线的拍摄;五是技术,负责完成节目的最后合成和形式包装;六是统筹,负责《时空连线》与其它各种媒体的互动,以及公共关系和演播室的调配等等。
一开始我们实施“策划负责制”,完成一期节目涉及到七八个人,一名策划、一名编导、一名主持人、三至四名摄影、还有技术等,这就需要有一个人来总调度,掌握节目进程,包括对节目质量最后负责。为此我们制定了具体节目下的“策划责任制”。但不久后就暴露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总体节目质量不均衡。因为每个节目选题都是个人化操作,由于策划和编导的水平参差不齐、个人新闻经验的不同,使得节目的质量不平衡。从一个月的节目播出单可以看出,节目时好时差、质量很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原本背景比较重大、话题比较厚重的选题,做得比较表浅、偏窄。这表明《时空连线》的总控能力还不够。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时空连线》需要有一个总控室,有一个平衡各方的大脑。
这样,“编委会制度”在2002年8月应运而生。所谓“编委会制度”,就是对节目的选题、运作、验收进行全面负责。编委会由五至六人组成,两名制片人,两名策划,一名编导,一名主持人。其中策划、编导和主持人实行月轮换。
编委会主要负责三件事情,一是讨论选题:所有策划和编导们上报的选题,都必须经过编委会合议,到达深化选题、明确节目方向的目的;二是制定节目操作方案:短片的构成、谈话的方向、节目的包装等等;三是验收节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工种完成各自的分工,将样片提交编委会预审,然后由编委会提出修改意见,然后送台领导审查。
编委会实行每天例会制,上午10点左右开会,制片人召集。
我个人认为,在《时空连线》所制定的所有制度中,“编委会制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创新意义的一项制度。它符合现代电视新闻的运作规律,符合电视传媒的合作化特点,较好地解决了电视的多工种合作与持久创新之间的矛盾,让电视新闻不再是被人诟病的平庸之作。说到电视的平庸,并非是电视人的平庸,而是繁琐复杂的技术化过程限制了电视人的新闻表达才华,比如拍摄的限制、编辑机的使用、节目时长的制约等等,做完一期节目下来,我们几乎有一半的精力是消耗在技术的过程中!《时空连线》建立编委会制度,就是力求将技术的因素降到最低,将记者的创造力提升到最高;既保持电视的优势,同时学习平面媒体“整合新闻、追求深度”传统。
现在的“编委会制度”在《时空连线》已经实施了半年多,由此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首先节目的平均水准大为提升,过去那种节目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不多见了。经过编委会的合议,制定出的节目方案才可能是比较优化的。比如近期播出的《“非典”系列报道》、《新疆地震系列报道》、《阻挡艾滋病》等等,都是从报道突发新闻事件入手,然后穿透新闻表相,去触摸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背景。这种系列节目的运作,完全是在编委会的推动下完成的,如果只靠某位策划和编导来单干,无论从智力、体力、时间和经验上,都是难以达到现在的效果。
其次,编委会验收节目是对节目质量是一次重大提升。根据编委会规定的预审时间,策划和编导必须在规定时间将初编完成的节目交编委会集体验收。看看是否达到了合议时提出的要求?是否有超水平的发挥(这是我们特别鼓励的)?如果出现了重大内容的变化要说明理由。通常情况下,初编的节目跟编委会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往往表现在策划和编导对节目中某些内容的强调、结构的比例还有欠缺,对此编委会提出修改的意见,同时还会对节目的包装提出要求。编委会验收可以说保证了绝大部分节目的质量。
第三,编委会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团队,可以帮助策划和编导们涉足不熟悉的报道领域。比如我们报道过的十六大、中国老年人问题、个人所得税、民法草案等等,选题重大而背景复杂,过去许多策划和编导遇到此类选题时,通常的做法是照着官方的社论语言去做克隆,大而化之,说一些大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空话。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不依靠个人能力,集体上课,请著名的专家学者来编委会细解新闻背景,然后由编委会合议节目方案。这样,使得重大选题的报道独具匠心,突出了《时空连线》自己独特的关注视角。最重要的是,有利于记者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一个栏目求新、求真、求深的风气培养,大有好处。
三、《时空连线》的合作理念
强调《时空连线》的合作理念,是基于两个十分重要的背景。首先《时空连线》无论从内容、形式和技术上都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报道,它“连线可以无限远,速度可以无限快,背景可以无限深”,这种连线节目肯定要越来越多地依靠其它机构的合作;其次从新闻传播本身来说,如今是一个资讯共享的时代,追求独家几乎是奢望,各家媒体现在真正拚的是资讯的重新整合能力。所以,《时空连线》力求是把自己办成一个具有快速整合能力的新闻平台。
合作在《时空连线》目前主要体现在几个“互动”上。一是与其它媒体的记者互动,主动利用别人的新闻资源。世界如此之大,突发新闻如此之多,我们不可能都靠自己的记者达到第一现场。那么利用其它栏目、其它电视台、其它报纸通讯社、甚至其它国家的记者进行现场连线报道,就成为必须的选择。比如《时空连线》报道的“重庆沉船事件”、“烟台海难”、“以色列爆炸事件”等等,都是这种合作的成功例子。这种合作保证了《时空连线》的时效性,这种合作也使我们摸索出了一种有效的合作机制,这种机制包括运作方式、媒体信任、技术保障、资金分配等等。
二是搭建互动平台。无论电视、报纸还是互联网,它自身都是一个完整的资讯平台,但我国的问题是,这些平台之间缺少互动,因而它们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资讯也无法互相利用。未来媒体之间的互动,将成为一种趋势。《时空连线》有多次这方面成功的实践,例如去年台湾海峡发生一起重大船难,许多大陆打工者被困船上,台湾军方和救援机构实施紧急救护。在事发的过程中,《时空连线》演播室立即通过卫星接通了台湾东森电视的演播室,进行主持人之间的对接,然后通过东森电视的直播系统,又继续跟事发现场的多名台湾记者进行了直接连线,当即完成了一期现场感非常强、非常及时的抢救船难报道。用同样的方法,在台湾华航空难发生后,我们也实现了央视与台湾东森电视的平台对接,充分利用了东森电视的现场报道资源,节目播出后在两岸产生了很大反响,不仅是因为报道的及时详实而被人称道,更因为两岸电视传媒联手合作而被称为“重大突破”。
第三是与平面媒体尤其是网站的“互动”。这种互动除了刊登和挂贴《时空连线》的最新节目、扩大影响之外,还可以帮助《时空连线》生产选题、进行网上调查、了解节目反馈等等。这种“互动”的功能我们还在进一步开发,它潜在的价值是巨大的。
所以,如果没有其它媒体的互动,《时空连线》充其量只是一个传统的电视媒体中的“单干户”,它制作的节目永远无法产生跨越时空的魅力。从这一点来说,电视传媒的“单干户时代”已经结束,“合作化时代”已经来临。这也正是连线的理由。
刘爱民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