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美国总统布什6日为出席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到访法国。而在法国人眼中,虽然“美国”二字在诺曼底海滩上“闪闪发光”,但布什却似乎与光环相去甚远。
“布什不是美国”
英国《观察家报》6日评论说,法国人肯定美国,否定布什。法国《解放报》则嘲讽道,布什不应当把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纪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感激之情“据为己有”,因为这番讲话针对的是美国,而不是布什。
法国执政党总统多数派联盟(UMP)高层官员洛朗·法比尤斯如此评价布什:“他恰巧与那些令我们景仰美国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这种把领导人与国家区分对待的观点具有典型法国特征,抽象而微妙。从某个角度来说,法国人认为自己比美国人更清楚“山姆大叔”的本来面貌。
“贝当不代表法国”
二战结束后,法国国内流行的一种理念与以上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法国”与纳粹德国扶植下的维希傀儡政权截然不同。维希政府领导人、卖国贼贝当不能代表法国,至少不代表“一个永恒的法兰西共和国”。法国精神应该由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抵抗力量领袖让·穆兰和夏尔·戴高乐将军来诠释。
然而,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仍然曾给贝当墓碑献上花圈,以纪念这位元帅在一战时期对国家的贡献。而在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前,法国历届政府都不愿意公开承认法国曾遭受纳粹统治的经历,也不愿为傀儡政权的过失负责。然而,《观察家报》指出,虽然维希政府的确不能代表法国的全部,但它终究存在于法国。把一个国家的精髓和灵魂同某一个时期的政权完全割裂,这种做法脱离了责任本身,更脱离了责任的本质———诚实。
“两种人”构成美国
无论法国是否接受,不可辩驳的事实是,布什不能与美国完全分离。也许布什在纽约或洛杉矶不受欢迎,也许迈克尔·穆尔(影片《华氏911》的导演)和伍迪·艾伦在电影中批评他,但布什毕竟还拥有半数美国人的支持。
布什政府领导的美国相信,他们正在依照“上帝的意愿”为自由而战。它认可死刑,同时也赞成减税,甚至允许公民拥有私人武器。它一边拒绝和平主义,一边伸开欢迎的手臂。
布什在6日的“D日”行动纪念活动上宣称,伊拉克战争与诺曼底登陆一样体现了“英雄主义”。恐怖分子对美国发动了“9·11”袭击,战争是对恐怖主义的回应,也是赢得自由的“必要方式”。
当然,也有部分美国人与法国人一样憎恶布什。这些美国人反对伊拉克战争,不赞成美国政府打着“上帝”的幌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民众头上。他们讽刺布什结结巴巴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关塔那摩美军基地无视人权的做法感到愤怒。
两种人群构成了今日美国。两大阵营即将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时激烈对峙。至少,布什在大选那一天能够反映美国社会多个层面中的两个剖面———拥戴与反对他的两个群体。
法美之间分歧仍存
法比尤斯提到了“那些令我们景仰美国的价值观”,更明确地说,他指的是法国所认同或者崇尚的内涵。也就是说,美国是自由、民主和司法公正的象征;美国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价值观;法国大革命结束后,美国加速了西方价值体系在新大陆上的普及。基于这些事实,法国人必然会对美国产生好感。但问题在于,好感也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在两国政府意识到有必要缓和紧张关系的时候。
无论美国和法国使用何种手段“破镜重圆”,无论各自向对方如何表达偏爱之情,两国的差异依然不可能消除。谈到中东问题、巴以冲突与伊拉克问题,法国与美国政府立刻分道扬镳。两国政府对国家在社会经济中作用的看法不尽相同,人们的金钱观念、宗教观念以及日常交谈的方式更是存在差别。“D日”纪念仪式上,希拉克盛赞美国为法国重获自由作出了牺牲。然而,真正值得褒奖的是昔日勇士、过往友情和鲜血铸就的凝聚力,溢美之辞并不能掩盖两国之间的矛盾。作者:马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