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旧址”的复原场景。《牢记“两个务必” 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将于6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 备受全国人民瞩目的《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将于6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首展,地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据悉,这次北京首展将实行免费参观、义务讲解。展览以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为主要背景,以“两个务必”的形成和实践为主线,兼顾西柏坡的地域特色,进行整体构思和形式设计,以多种陈列展览手段展示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图为展出复制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 | 整个展览共有照片170张(组),文字版24个,图表5幅,展品56件(套)。这是展厅的一角。 |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邱红杰)《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将于15日上午开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10天。首都北京是这次全国巡回展览的第一站。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被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个小山村里,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实践活动,培育出了特色鲜明的西柏坡精神。 据展览主办方介绍,整个展览共有照片170张(组),文字版24个,图表5幅,展品56件(套),还以接近原大的比例复制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旧址、毛泽东办公室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在展出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实物背后,都有一段生动感人、意味深长的故事,力争使观众在参观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展览内容共分为11个单元,系统地表现了“两个务必”的形成、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的历史过程。 本次展览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和西柏坡纪念馆主办。在北京首展之后,他们计划在全国选择人口较多、有区域代表性的城市巡回展出。(完) 刘云山考察西柏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新华网石家庄6月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6月3日在西柏坡纪念馆考察时强调,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 >>>更多内容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中国命运定于此村”,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的题词。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题(1999年该书再版时就以此作为书的名称)。 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