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泰、王崇伦、王进喜、包起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用奉献精神和创造激情,点亮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之光,支撑着社会主义大厦,成为千百万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当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又一个中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向我们走来,向三晋大地走来。昨天上午,崇尚知识和实干的山西人民以最真诚的方式欢迎自己心中的英雄,聆听他的先进事迹报告。
掌声激荡着他才学横溢的心胸,鲜花映红了他布满皱纹的脸。30多年前,当他成为一名工人时,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岗位可以成就事业。”3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人生目标实现了。许振超说,我深信一个理儿,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
鲜花、掌声、合影、对话,已表达不了对劳动英雄的景仰和崇拜。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思索:许振超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以学历论人才、以身份论价值的旧的机制之下,还有多少人会把当一名技术工人作为人生理想?还有多少人会将优秀产业工人视为景仰和追随的明星?许振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做完了,但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却迟迟不肯离去,围拢上去与他面对面交谈。学生们在认真地解读着许振超,领悟着“振超精神”,从中收获了一份青春的惊喜,一份青春的感动,他们看到了自己大有作为的明天。
提起人才二字,人们往往与科学家、文艺家、企业家等等联系起来,技术工人好像根本不沾边。许振超用他的亲身实践,让这种观点成为了过去。学习“振超精神”,争创“振超效率”,关键在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关键在行动。一位来自企业基层的职工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就是许振超;有理想、有技术、肯吃苦、肯学习,这就是许振超。
一个浮躁的社会,不可能催生苦干实干的精神之花,更不会结出创新的物质之果。省直机关工委一位干部说,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要有扎根基层、持之以恒的决心,要有不甘现状、不断创新的勇气,要有敢于做大事、勤于做小事的心态。
时近中午,人们依依不舍地目送着许振超这位给他们带来巨大精神力量的普通人渐渐远去。人人都可以成才,处处都可以成才。这一人生道理,从许振超身上又一次得到了验证。(本报记者苏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