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特别节目《农民开拍贺岁片》创作感想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6月16日19:36 来源:CCTV《聚焦三农》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观 众 想 看 什 么
《聚焦三农》A组 杨巍
为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聚焦三农》栏目推出了带有娱乐元素的五集春节特别节目。节目播出已经半月有余,从收视反馈信息来看,五集节目都超过了栏目标的收视率,更有两期节目达到了0.6以上的较高收视率。在把收视率视为生命线的《聚焦三农》,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作为特别节目的编导之一,拍摄制作了其中的一集《农民开拍贺岁片》,收视率平平,实在无什么经验可谈,但在领导布置的稿件任务下,只好结合自己的创作过程谈一点对特别节目的粗略想法。
首先,我认为春节特别节目取得较好收视率的原因之一,在于把脉的准确。正如大至一个电视台,中至一个频道,小至一个栏目,都需要准确的定位一样,为什么人制作节目,他们什么时间收看,彼时彼境他们将有着怎样的收视心理,都是在策划时需要精心考虑到的问题。这次的五集春节特别节目,从题材上看,都是一些类似奇闻趣事的“软”题材,内容五花八门,耍猴舞狮、村姑选美、农民自拍影视等等。这些嬉笑俏皮的题材,看似与《聚焦三农》这种严肃的新闻专题类栏目定位相去甚远,以至于大家一边在开策划会,一边还心里惴惴不安。但毕竟这是特别节目,由于在春节这一特定时间播出,喜庆欢乐的佳节里,观众比较排斥板脸说教的严肃节目,一年累到头,谁都想在这难得的长假里歇口气,看点轻松热闹、不太费脑子的东西。这一收看的特殊性,使系列节目在确立基调时有了“轻松热闹”这一合理定位,也为获得收视率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从另一个意义层面上来说,这些题材都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的新风貌。在提倡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借用一些新、奇、特的题材内容来弘扬主旋律,既紧扣《聚焦三农》的主旨定位,又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这个度把握得比较好,也比较巧。
比如说,《花果山上过猴年》的题材就切中了观众对小动物的一种好奇心理和亲近感,加之猴子本身是具有灵性悟性的小动物,不难理解耍猴为什么一直是许多杂技团、街头艺人谋生存的法宝,同样也就不难理解当可爱的猴子满屏幕地上窜下跳时,应该也是很合大多数观众眼缘的。《美丽村姑进城来》的题材切中的是观众对美好事物的审美需求心理。村姑美丽不稀奇,村姑选美就很稀奇。《龙飞凤舞过大年》的题材切中的是观众怎样过一个好玩的年的心理,做足年味,很符合播出的时间背景。《喜庆狮子舞起来》的题材则抓住了过年的传统文化保留项目,其实,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常说常新的内涵,尤其在传统节日里说传统文化,更有着它本身的贴近感。
我拍摄的《农民开拍贺岁片》,讲述的是江西景德镇竟成文化中心站站长周元强带领本镇农民拍摄电视剧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11年的时间里,竟然自筹资金、自拍自导自演了23部40多集电视剧,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很有意思。我想,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观众一定都想知道他们都拍了些什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而且他们的非专业身份和准专业态度之间、简陋的非专业拍摄条件和“农民气息”十足的拍摄作品之间,必然存在着趣味浓郁的“戏份”,应该是片子的浓墨重彩之处。这就是题材本身的优势所在,也是吸引眼球之所在。本人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到了处理的重点,只可惜落差之中的趣味没能表现得更充分,“戏份”仍略显不足。虽然片子结构严谨,但自我感觉节目总体上“收”得过紧,“放”得不足,缺了一点魂魄和气韵,以致题材本身最有特色的魅力没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感觉不过瘾。这跟篇幅所限有一定关系,但也说明编导我本人在对节目味道的营造上功力还有所欠缺。
其次,我认为系列节目取得较好收视率的原因之二,在于形式感的注重和娱乐元素的运用。尤其这种形式还是“有内容”的形式。这次的五集特别节目,就是通过借鉴与节目内容有着必然联系或相似题材的著名影视剧片段,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成为提高收视率的奇兵,有的片段形成节目内容上的呼应,有助于节目主旨的提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花果山上过猴年》就借用了电影《大话西游》、动画片《孙悟空》里的片段,这样不仅吸引了许多迷恋星爷的青少年观众,爱看动画片的小孩子也一定会被吸到电视机前;《龙飞凤舞过大年》则借用了热播电视剧《刘老根》的片段,在《刘老根》播出的余热中吸引了一部分观众群,而且还使节目内容与该电视剧的外景地有了最自然的结合契机,同样,《喜庆狮子舞起来》则借鉴了香港电影《狮王争霸》的片段,《农民开拍贺岁片》借鉴的是城市贺岁大片《手机》片段;《美丽村姑进城来》借鉴的则是湖南卫视录制的美丽村姑评选活动中的选美片段…..可以说,这些影视资料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视觉,增强了节目的形式感,为春节节目平添了更多的喜庆热闹气氛,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原本不属于农业节目锁定的收视人群,寻找到了城乡观众共同收视的兴趣点。
为了寻找到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仅仅凭后期特技处理来转场是不够的,有时需要创作重心前移,即在前期拍摄时有所设计。我在拍摄《农民开拍贺岁片》时,就有意识地模拟贺岁片《手机》中的策划会现场,让主人公周元强也安排了一个内部策划会,布置一些开拍前的事项,并安排周元强在开会时接听手机。在镜头的设计上注意有一些能和《手机》实现对剪的处理,如手机特写、接听动作等。这样,在后期剪辑时,就能轻松地把资料镜头与自拍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这种刻意的设计感,再结合一些甩镜头作为转场隔断,就成了一目了然的包装元素,而削减了雕琢气。
以上是我对春节特别节目成功经验的两点思考。伴随思考的同时,也有一些疑虑和困惑。春节特别节目是系列节目,但感觉系列感不足,缺乏作为系列的连贯性和内在必然性,毕竟散兵游勇抵不上团体作战。这仍然是一个创作重心再前移的问题,前期策划应该有统一主旨,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寻求统一。观众不是专家,看重的是内容信息而往往看不出技巧。好的选题策划,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可视性。其实,电视节目与观众的收视心理是互动的,一昧向观众的收视心理妥协,不但不能培养自己的收视群体,也有失媒体的舆论引导职责。一个创品牌的栏目,从长远眼光来看,往往是先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风格,培养了一部分稳定的“小众”以后,才逐渐向大众收视努力的。
《聚焦三农》是一个成长中的栏目,在经验的摸索和积累中会越来越成熟。春节特别节目就是一次可贵的尝试,我有幸在其中尝试了一把,也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此后也许还会有五一特别节目、十一特别节目等等,相信拥有众多精兵强将和团体作战优势的《聚焦三农》A组,会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而我,也将在特别节目中伴随栏目共同成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