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保证下的名牌栏目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6月16日19:36 来源:CCTV《聚焦三农》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经济半小时》主编李彬彬赴《聚焦三农》A组讲课体会
钟 倩
5月12日下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制片人杨全胜的带领下走进会议室。落座在主讲席上之时,我们有些疑惑:这个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就是著名的《经济半小时》的主编吗?这个年轻人该具有多么超常的智慧和能力呀?而在听完他一个下午的讲座之后,我们给开头的疑问找到了答案:不是个人英雄能打造《经济半小时》的神话,一个延续了15年的名牌栏目,《经济半小时》的成功源于一套创作体制、生产模式的成功。
一 压力的层层分担和监控的层层设置
一期《聚焦三农》的产生是:编导自报选题——和主编一起聊创意——通过选题后开始拍摄——拍摄回来后期创作——制片人、主编审片——播出。从这样一个制作流程来看,一期节目的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个编导自身的水平。
主编和制片人对于节目的监控只能在:最初的选题批准和最后的成片审看两个环节。而最初的选题审批把关,编导可以用还没有到达现场为理由,应付过关,而最后的成片审看,编导可以用已经拍摄回来,无法补拍为理由,应付过关。一期节目从出发开拍到回来见到成片之前,栏目的决策人自己是心里没底的。
那么,《经济半小时》的一期节目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李彬彬主编首先介绍了在《经济半小时》主编的角色定位:《经济半小时》有五个主编,各带一个组,本组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主编自己的利益,所以,记者被主编选择,主编又被制片人选择。这样一来,主编既是栏目的决策人,又很大程度地参与前期创作。
接下来看节目制作流程的第一关:选题的产生。
李彬彬主编介绍说,不是某一个记者自己拍摄自己报题,而是每天上午由全组人员共同报出几十个题目(报题量的多少与收入挂钩),然后主编们判断、投票,从几十个选题中确定出几个选题,交由制片人选择、定题、分配给适合的几个记者—— 这是节目监控的第一关。
这样,对于选题好坏的风险,不是由接受任务的记者来承担,而是由全组的报题人、投票选择的主编和最终定题的制片人一起来承担。
选题确定后,接下来的并不是立即出发拍摄,而是进入“一对一的策划阶段”:记者与本组主编一起“谈判、交锋”,制定出一个节目框架策划文案,再由主编拿着策划案去与制片人进行新一轮的“谈判、交锋”,最终确定的这个策划案精确到将来片子的开篇、结构、转场、主要采访对象等等。可以说出发前就绘出了一期片子的蓝图,外出的记者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起码可以保证节目的基本质量和走向不出偏差。
然后是外出拍摄,这期间记者也要每晚与本组主编保持联系,汇报一天的拍摄收获和新的发现,在北京的主编就及时调整节目预案。
拍摄回来之后,并不是埋头写稿,而是又一轮的“一对一的策划”,记者与本组主编“谈判、交锋”,更新文案,主编再去与制片人“谈判、交锋”,最终确定成片。
从这样一套流程看下来,我们发现,节目编播的压力,一层一层下压,每一个题目从出发到回来、到编辑,压力都是平均的,所以逼得你必须进行及时的监控。从选题确定、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每一个阶段都有两层的把关,一个节目至少是三个脑袋想出来的事情,一加一肯定大于二。
二 模式化的操作和严密的分工保证节目时效
《经济半小时》如何能保证时效性与深度的同时存在?最初我们认为,《经济半小时》一定有很多的记者。然而,李彬彬主编的回答让我们惊讶:《经济半小时》只有27个记者!从最高峰时的200名记者减到今天的27名,《经济半小时》依然完成了一个日播30分钟的播出量。便于操作的模式无疑提高效率的核心。
“兵分几路”常常是《经济半小时》解说词里最多的用语。的确,严密的分工、多头并进,保证了节目的时效性。当一个突发事件出现时,《经济半小时》的报道往往是:一名记者去事件现场、一名记者去采访当事人双方、一名记者去找专家点评、一名记者去采访百姓反馈等等。而每一路记者的任务很明确,只要能拿回你这一路的事实信息,接下来如何串联、组合又有另外的人在栏目组里负责。
这样的拍摄方式我们《聚焦三农》在禽流感报道的《部长吃鸡》时已经开始有所尝试,如何探寻一个高效运转的常规机制,是我们需要不断摸索的问题。
模式化的操作还表现在栏目的基本文风、基本结构的明确。李彬彬主编介绍说,在《经济半小时》的审看间里都贴着这样一些创作的原则:“你必须是以主持人为主的播报方式、你必须以故事来引导节奏、你的解说词风格必须是置疑和批判的、你的事例必须是矛盾的、你的事件中必须有当事人和对立方。如果没有,你的创作就是失败的。”
这样的条条框框初看起来似乎限制了编导个性的发挥,也限制了选题范围,但这若干的“你必须……”,统一出一种基本的节目样式,甚至统一出记者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统一限制下打造出来的作品,就会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只要开动机器,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致的产品。
我们《聚焦三农》A组开创半年来,一直也在通过不同选题、不同表现方式来探索适合《聚焦三农》的基本风格和节目样式。早一天确立风格就早一天避免茫然的尝试,也早一天在观众心中树立固定的栏目形象。
三 用置疑的手法,提升正面报道的收视
作为经济频道的龙头节目,《经济半小时》也会经常面临完成一些正面选题的报道任务。如何把这些正面节目做到既让领导满意,又符合栏目的定位,有收视率呢?
李彬彬主编有一句精彩的回答:“正面的报道,我们也要用负面的案例,用设想的命题来推翻一个假象敌人,得到原本早已经存在的正确结果。”
“置疑”是《经济半小时》的基本表现手法,也就是平常说的“调查体”:先对一切事实、现象、结论以不相信为出发点,然后通过记者的调查、层层逻辑的分析,找到问题最终的答案——这个答案有可能推翻了最初的事实,也可能推翻了当初的疑问,而观众看到的永远是一个充满悬念的调查的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结果。
“置疑”不是简单的“曝光”,曝光只能针对假丑恶,而置疑可以针对一切选题。尤其是运用在对正面题材上,可以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创作模式。
例如,宣传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经济半小时》的思维方式一定是:它带来的好处是真实的吗?它怎么可能发挥这么好的作用?它会不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果?还有别的可以替代这项政策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吗?通过这样层层设问的逻辑,层层分析的推理,得出的结论:原来它果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这就比单纯表扬这项政策的出台显得更有说服力。既让政策的制订者看到了节目的思辨深度,又让普通观众从平民的视角确认了《经济半小时》的权威性和责任感。
四 你的选题倒底给谁看?
选题的标准一直是每一个栏目努力探寻的方向。什么样的选题才是一个好选题呢? 有贴近性、有新闻性、有重要性等等,这些是我们在课本里学到的术语,到了现实的媒体操作中,选题的标准只有一个:有高收视率的。
有高收视率,当然就是看的人多,是多数人关心的话题。
相对于“大众传播”的说法,“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的新提法一直是目前电视理论界一个时髦的话语。的确,电视内容需要专业化分工,越专业化的节目意味着信息的有效获知率越高。但面对以收视率论英雄的现实,“专业”必然对应着“分工”,对应着“小群体”,对应着“低收视率”。
《经济半小时》是经济频道的龙头栏目,它最应该是定位于经济专业化的栏目,但如果当初它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经济专业最权威的栏目,那它就不可能存在15年了。选题的“公众关注度”,是维持其长久生存的一条生命线。
李彬彬主编举了目前轰动一时的“安徽黑心奶粉”的选题产生过程:记者最初报题:“阜阳出现100多个大头娃娃”,主编否了,理由是“我没有小孩,我不关心,有小孩的,吃国外奶粉的父母,也不关心”。选题要打动观众,要让观众感到威胁的,不应是娃娃,而是奶粉。
记者领悟后,有了第二稿选题“阜阳还在卖黑心奶粉”,一下让即使没有孩子的观众感到了在身边潜伏的炸弹。
主编还不满意,因为“我不是阜阳人,我不害怕”,所以又兵分几路记者,在北京、山东、浙江等各地调查,产生的第三稿选题是“黑心奶粉在全国发现,奶粉生产缺乏监管”——这一下轰动全国,因为它让全国的观众感到了威胁。
从最初仅仅报道阜阳的一个痛心事件,到最后揭露全国奶粉生产体制的漏洞,这就是一个提高选题的公众关注度的过程。
对于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的栏目来说,我们在对待选题的时候是否也该问问:“你的选题倒底是给谁看的?”
——是给事件的当事人吗?我们不是为个体鸣冤的律师,
——是给业务的主管部门?行业文件可以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卫星在太空运行,信号在全国覆盖,我们的选题是给全国的观众。
《经济半小时》是一个经历了15年的开拓才形成的名牌栏目,历经多年历炼形成的严格的制度化管理,自上而下的明确的层层责权利分工,是它成功的根本保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不断规范我们的管理与制度,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一定成为像《经济半小时》一样优秀的农业栏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