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赵胜玉)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在此间针对最近一些媒体对淮河污染治理不彰的报道说,中国十年累计投入一百九十三亿人民币,加大淮河流域污染的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十一日国家环保总局派出三个督察组,对沿淮四省二十一个地市、九十一个区县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河流断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暗查。
在通报调查结果时,潘岳说,尽管淮河污染防治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看到问题的同时,必须客观评价淮河治理成果。
他说,治淮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沿淮四省政府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逐年下降,从一九九六年到二00三年,整个流域GDP增长一百三十四,但是在这期间,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在这个期间降低了大概一半。十年来,淮河流域累计投入治污资金约一百九十三亿元。治淮初期,沿淮四省没有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五十七座,日处理规模三百三十五万吨,形成了年削减二十五万吨COD的能力。淮河干流水质得到改善,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值由一九九四年的六点七八mg/L降至二00三年的四点九一1mg/L,从一九九八年开始基本满足Ⅲ类水质要求。治污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潘岳说,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是国家在经济欠发达、人口密集、污染严重的地区首先起步的,治理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它所取得的成效也是相当脆弱的。
他认为造成淮河流域污染反弹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地方保护,流域内各级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还很普遍,没有严格按照环境容量组织当地经济社会活动,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方式仍然存在。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淮河“十五”计划投资完成率仅占百分之三十三。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全流域尚有八十五个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未动工。三是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企业超标反弹严重。造纸、酿造、化工、制革和印染等仍是淮河流域主要行业,特别是造纸业,仍是排污大户。四是非工业污染日益突出。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他说,这一切,均使得治理污染的速度赶不上环境破坏的速度。
潘岳针对此次暗查发现的问题指出,国家环保总局已向沿淮四省下达了监察通知,要求四省环保部门对一些小企业彻底取缔,对五十家严重超标排污企业实施停产整顿,将污水处理厂纳入污染源严格管理,查找二十六个重点河流断面污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将大型上市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通报给证监会。
潘岳最后强调,要根本解决淮河流域污染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按照环境容量能力组织当地经济社会活动,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科学合理地调度利用水资源。另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对不法排污行为形成高压态势,使企业能够自觉实施清洁生产,降低污染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