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日前首次披露,市场上25%的淡水鱼含有可能致泻的“香港海鸥型菌”,可导致严重肠胃炎,而且该菌已经在内地出现。记者昨日主城部分农贸市场走访发现,摊主和市民普遍不知道淡水鱼可能藏菌。
病菌已在内地出现
据了解,香港大学化验的淡水鱼包括鲩鱼、大鱼、鲮鱼、淡水黑鲈、桂花鲈及非洲鲫,结果证实,25%的淡水鱼中含有“香港海鸥型菌”,该病菌出现在淡水鱼的鱼肠内,目前已在中国内地出现。
感染“香港海鸥型菌”的病症与一般肠胃炎相似,病人均会出现腹泻,其中八成的腹泻呈水状,两成的腹泻排泄物中带血,最严重的病人每天腹泻的最高次数可达30次,而持续腹泻的最严重个案为90天。
市民不知鱼内藏菌
“吃了这样多年的鱼,怎么没听说过鱼里有病菌?”正在学田湾农贸市场买鱼的刘女士,面对记者的提问感到很惊奇。将信将疑的她准备把鱼退还给摊主,摊主也开始责怪起记者:“你这人怎么啦,我卖了20多年鱼,从来没听说鱼内有病菌?”在石桥铺和江北的部分农贸市场,记者所采访的市民和摊主均对部分淡水鱼含有病菌一无所知。
吃鱼注意高温煮熟
随后,记者咨询了市内几家医院,有关负责人均表示暂未发现携带有该病菌的患者,并强调这是一种新细菌,不像病毒这么可怕,如果不想被感染,市民在食用淡水鱼时彻底、高温煮熟就够了。
见习记者陈蛟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