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被烧毁的大殿,消防员显得有些无奈。 |
担心余火复燃,消防员进行最后的检查。 |
护国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原为元朝一丞相故宅,初名崇国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现仅存金刚殿以及西配殿等10处建筑遗存。其中,金刚殿于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西配殿等10处建筑遗存在1999年文物普查时被列入西城区文物普查项目。
昨天凌晨2时30分,西城区护国寺西配殿失火。由于西配殿身处胡同深处,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队员分别从西配殿西侧、南侧胡同铺设300多米长的水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扑救将火势控制。经历了700多年风雨的西配殿在大火中部分焚毁。
火起卖烧烤者喊醒梦中人
西配殿位于护国寺大院11号,两侧紧连着居民房,门前是一条仅能容2—3人并行通过的胡同,殿后的胡同也同样不宽。
“着火了!快起来!”昨天凌晨2时30分许,住在西配殿南侧13号的王师傅一家刚睡着,忽然听到平时在护国寺卖烧烤的师傅挨家敲窗的声音。
王师傅一家三口赶紧起床,只见门外站满了街坊邻居,发现旁边西配殿的房顶上冒出火苗。一会儿工夫,西配殿屋檐上几根碗口粗的椽子被烧断,砸在王师傅家厨房里,整个厨房的房顶被砸塌。
“多亏卖羊肉串的师傅,我们才及时从房屋里撤出来。”王师傅说。除王家受到损失外,另有3户居民房在灭火过程中被水淹。目前已被妥善安置。
300米水带铺进胡同
接到火警后,西直门消防中队等6支消防队近30辆消防车赶到现场。由于西配殿被包围在平房中间,两边的胡同又非常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队员只好从两个胡同里铺设300多米长的水带进行灭火。水带还没有连接完毕,西配殿房顶和房檐已开始大面积坍塌,屋顶的椽子被烧断后往下掉落。
消防队员接上水带,从几个方向朝火场喷。在大火中,居民李先生看见西配殿西侧的电线不停地打出火团,并击出一个大火球。凌晨5时,大火被控制。
服装厂变电箱走火
昨天上午8时,两名消防队员在被烧毁的大殿里检查火场。面积为187平方米的大殿内,被烧断的黑色椽子零乱地堆放着,冒着余烟,地上流着黑水。大殿中部的屋顶被烧塌了一大半,漏出一个大洞。只有屋檐上的四个角依旧挺立着,没有被烧断。大殿前两间后建的平房没有被火殃及,里面放着缝纫器材和没有完工的布料。
居民们称,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西配殿被街道办事处利用起来。最近七八年内,厂桥街道多次把服装厂转包个人。两年多前,家住护国寺地区的一对夫妇承包了这家名为厂桥街道联社服装厂的厂子,并雇了多名外地工人利用大殿加工制衣。平时工人吃住、工作都在大殿内。据了解,起火原因是服装厂的变电箱走火。
居民区淹没古建筑
昨天下午,北京市西城区文物部门迅速到现场调查,证实被烧毁的不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刚殿,而是距其500多米远的西配殿。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吉晓平惋惜地说,虽然西配殿不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依然是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殿。“就这样被一把火烧掉,对文物保护工作有着警醒意义。”他说,1999年,西城区文委从民居中找到了散落其间的金刚殿和其他10处护国寺的旧建筑,并为其编号。其中西配殿为6号。
“由于历史的问题,护国寺遗留的大殿都淹没在民居中。”吉先生说,周围的民房跟护国寺的古建筑很不协调。如果采取积极的态度,应考虑恢复历史的格局,避免民房对古建筑的破坏和侵蚀。
“护国寺在历史上很知名,像这样的古建筑群,如果考虑恢复原貌,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历史文化景点,就不会像这样被破坏了。现在不只是考虑发生火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多少古建筑就这样消失在了居民房中。”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查看完金刚殿后,向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定要小心防火,金刚殿将来要再维修一下。”本版图片由通讯员陈晨琛本报记者欧阳晓菲 摄制图 杨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