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商品博览会上,美国制造的保安产品受到中国客户的欢迎 东方网6月22日消息:美国国会下属的咨询机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日前公布了一份通篇充斥反华色彩的年度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声称美中关系的一些发展趋势对美经济与安全利益构成了消极影响,建议美政府从多个方面调整对华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和政治手段向中国施压,而且还对我国香港事务、台海局势指手划脚,肆无忌惮地干涉我国内政。 针对这份报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敦促美国政府明确反对该报告及其所谓的建议,以维护中美关系和两国的合作大局。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正值美国大选年,为讨好少数右翼选民,美国政府可能会在选前做出一些有损中美关系的举动,美政界中的反华势力也会借机兴风作浪,掀动逆流。 “中国威胁论”又泛起 我外交部严正反击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是美国会于2000年设立的机构,其使命是就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及国家安全议题进行调查、分析,每年向国会提出报告。6月15日,该委员会的2004年度报告又公布了。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份报告置中美关系不断发展的大局于不顾,竟声称两国关系的一些发展趋势危害了美国的长远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 该委员会主席鲁宾逊日前在众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强调,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中美关系越来越复杂,适当地处理这一关系将是美国21世纪的重大课题。他随即抛出的报告充满了对中国的指责和敌意,简直就是一部新版的“中国威胁论”大全。 报告声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动的能源需要,正给美国造成经济和安全问题,而且中国的能源安全政策更侧重于与产油国的双边合作,这将破坏国际社会为稳定石油供应和价格而做出的多边努力。报告还称,中国正迅速发展成高科技研发及生产中心,但增强的技术实力却被中国政府用于军事目的,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挑战。 更令人气愤的是,报告还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事务指手画脚,声称我中央政府在香港问题上所作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承诺是否得到落实“令人怀疑”,并建议美国政府考虑是否应“调整”美国与香港的双边经贸关系,同时在香港问题上与英国加强合作。 针对这份报告,我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严正指出,这份报告通篇充斥着冷战思维,是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并在经贸、台湾、香港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是鼓吹“中国威胁论”,干扰和破坏中美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干涉我国香港事务 香港舆论群起攻之 美国国会报告建议美政府对港实施贸易限制,这立即遭到香港社会和舆论的强烈谴责。17日,香港各大报和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评论、讲话,指出美国国会的报告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其将双边经贸政治化的做法,更违反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 香港《文汇报》的社评说,中国政府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和诚意举世皆知。香港的政制如何发展,基本法规定中央拥有决定权,并非自治范围的事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行使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权力,就香港的政制发展做出决定,不存在影响香港高度自治的问题。社评说,美国不断介入香港事务,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企图利用香港问题来影响中美关系,把香港变成牵制中国的一张牌。社评说,任何将香港事务国际化的做法,都不符合港人的利益。 《星岛日报》的社评指出,这一报告提醒港人,美国大选逼近,白宫的外交政策会更飘忽,香港政界人士必须保持警惕,避免损害香港整体利益。 抓住“台湾牌”不放 遏制我发展国防力量 台湾问题一向是美国国内右翼势力最中意的一张反华牌,“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在这方面更是大放厥词。报告称,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已导致台海军事平衡明显偏向大陆一边,这对台湾和美国都有严重影响。 报告建议国会和政府“重新评估”一个中国政策,并采取一些新措施,协助台湾加强“防卫”,同时还要支持台湾改变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 就在这份报告出笼的当天,美总统布什刚刚签署了一项法案,批准美官方支持、协助台湾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舆论指出,在陈水扁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情况下,白宫此举实际上是要显示美国介入台湾问题的决心,这会使陈水扁当局更加有恃无恐。与此相呼应,美国军方最近也在围绕台海问题大做反华文章:上月底,美国国防部出台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就充满了冷战思维,将中国的国防力量视为对美国的重大威胁,甚至还提示台军方可以主动出手,攻击三峡大坝等大陆的战略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目前在台海问题上采取的是两手策略:一方面把台湾问题当作遏制中国的一张牌;另一方面,美政府又一再声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美关系发展良好,美国反对台当局旨在改变台海现状的举动。美国的这一策略势必会给台湾当局传达十分错误的信息,使其感到美国实际上对它的支持非常大。这样,台湾当局就会在“台独”的道路上有恃无恐。如果两岸发生冲突,美国左右逢源、两边获利的如意算盘将被彻底打破。 就贸易问题指责中国 “入市”成了政治问题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发生,“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将发生摩擦的责任全推到中方身上。报告称,美中贸易是美国最不平衡的对外经济关系,美国不但在对华贸易中承受巨额赤字,而且由于美国公司向中国大量投资,转移生产能力,带走了大批研究和发展项目,美国经济因此受到削弱。另外,该报告还指责许多中国企业进入全球资本市场上是危险的,指称这些公司财务和操作情况透明度低,却从美国投资者手中“卷走了”数十亿美元。 报告还重弹所谓人民币汇率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加大、加剧了美国失业现象的老调,建议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促使中国大幅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告威胁说,如果中国不顺从,国会应动用法律手段,命令政府对中国进行惩罚,或通过世贸组织等途径抵制中国的外汇制度。 令人关注的是,美国政府至今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分析人士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问题已经被美政界一些人政治化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商界和政界的某些人对中国有别于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独立的外交政策越发看不惯,他们在寻求一种手段来遏制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就又成了他们手里的牌。 大选年的“中国牌” 难撼中美关系大局 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出笼这样一份反华报告,是与美国大选年的政治气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每逢大选之年,总是有美总统候选人拿对华政策说事,因为中美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比较复杂,政客们在此问题上可以充分地发挥,而且易于在竞选中得分。 但是,历史已经证明,美国政客在竞选时发出反华言论,并不代表美对华政策真正会有大的改变。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时就曾反复批评老布什的对华政策“太软”,但他上台后却与中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布什在竞选中又将克林顿的对华政策作为攻击目标,还将中国定位为“竞争性战略对手”,结果他自己却在当选后两次访华,中美关系也迎来了双方都认为的历史最好时期。事实是,每任美国总统上台前,总是以“挑战者”的身份对中国展示强硬,上台后又回归理性,积极地与中国发展关系。 来源:世界新闻报 作者:黄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