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开始采取多项措施,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防治艾滋病要落实“四免一关怀”的政策。
自1995年我省报告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685例,疫情以每年41.93%的速度快速增长,局部地区面临着发病和死亡高峰。
昨日的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提出并确定,省、市、县三级政府要成立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并实行责任追究制。落实“四免一关怀”,即:免费咨询和检测;免费治疗,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及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得到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免费母婴阻断;免费义务教育,政府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实行免费教育;一关怀是政府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予救助,扶持有生产能力的病人开展生产自救。
为此,省财政从今年起每年至少划拨500万元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防治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正常支出的增长幅度。疫情较重的市、县级财政每年至少列支30至50万元和10至20万元,其它市、县也要在财政预算中每年列支专项经费。
全省将逐步完善艾滋病监测、咨询、宣传和医疗服务网络。今年底前,全省各市及有疫情报告的57个县的疾控机构要建立起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疫情较重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设立艾滋病防治科,充实专业人员。政府对其按照一类补助标准给予津贴补助。在太原、大同、临汾和运城还将确定四所省级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对需要住院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及常见机会性感染药物治疗和人文关怀。
为了阻断艾滋病血液传播渠道,从现在起,全省将开展打击非法采供血专项斗争,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对全省采供血机构实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质控机构,保证血液(浆)安全。加强院感控制,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县以上医疗机构对手术病人、输血病人、孕产妇开展100%HIV抗体初筛检测工作。
此外,企事业单位不得以感染艾滋病病毒为由辞退、解雇职工。对恶意传播艾滋病的感染者和病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孔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