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制片人在线 > 往期回顾
《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访谈

时间:2004年06月26日11:51  来源:中华传媒网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0) 即时新闻通知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中华传媒网:《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访谈

  张洁访谈(一):做电视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

 

  现在还在成长期

  主持人: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说过一句话,最崇高的职业是记者,最优秀的记者是调查记者,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是让害人者难受的记者。今天我们请到一个很著名的《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张洁,张洁你好。今天请张洁过来也是应广大网友的要求,《新闻调查》现在播出了几年?

  张洁:96年5月16号播出,两个月之后八周年。

  主持人:在中国一个栏目播出八年很不容易。

  张洁:我们现在还是在成长期,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境界。

  主持人:国内有一些人士说,国内节目三年就有困惑,就撑不住了。但是《新闻调查》走过八年还是放花的感觉,这个缘由是什么?

  张洁:最主要是我们对这个栏目有自己的一套理想标准,用这套标准衡量我们自己还有差距。作为这个栏目的特色要求,它是45分钟的深度报道节目,在这么大的节目里面无论从市场内涵到表现技巧都要达到一种非常高的指标,努力的过程会非常长,我们才做了八年。我们把我们的节目要和国外一些同类优秀节目相比较,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现在还在成长期。

  做电视投入和最后出来的产品是成正比的

  主持人:有人说《新闻调查》是新闻电视节目当中的航空母舰。它的画面、音效很过瘾,可以反映出来我们国内新闻制作的理念和职业化的水平,你们对这方面有什么要求?

  张洁:《新闻调查》从当初创立的时候,从技术硬件上到人才配备上都是按照一流标准来做的,我们是最早设置双机拍摄和专业录音的电视新闻栏目,而且我们一个栏目的设置是两个摄像,有主摄像有副摄像,有录音师,有编导,有编导助理,正宗配备五六个人。最早我们加入《新闻调查》的编导也好,录音师也好,编导也好,在电视专业方面有着相当的经验和积累,一些纪录片的高手做这些节目,这样我们的节目有比较高的起点。专业上把画面拍摄,把声音质量保证作为非常重要的要素来运作。同时我们参照一些同类栏目,比如我们看美国的《60分》,以它的技术质量标准,画面标准、声音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认为我们做得还是有差距。尽管八年了,我们还是有差距。观摩国内节目,甚至国内优秀的深度节目,在专业品质来讲,我们还不一定是最高的。比如十套纪录片的一些栏目还有一些人物的栏目,他们在画面上的精致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是我们在新闻节目里面,我们的采访拍摄专业上比较好,但是和国外同类栏目相比,我们还是有差距,我们在努力把它做到最好,朝这个方向努力。

  主持人:这个节目有专门的录音师。

  张洁:我们三个录音师都是电影学院录音专业毕业。

  主持人:你们每次出去采访一般多少人?

  张洁:五到六个。一个采访记者一个编导,两个摄像,一个负责主持一个负责嘉宾,另外还有一个录音,有时候带一个编导助理或者一个策划出去。

  主持人:你们出去是超豪华型的阵容,在凤凰卫视上没有这样的阵容,中央电视台对这块是不是特别重视?

  张洁:《新闻调查》栏目的诞生作为央视新闻改革的第三步,深度报道栏目对于大的电视访谈无论思想内涵还是专业品质来说都是比较高的标准,当时台领导之所以花那么大的代价设置这样的栏目,首先肯定是参照国内同类栏目,另外它期许我们这个栏目在思想内涵上和专业品质上做到国内最好。做电视做电影大投入和最后出来的产品是成正比的。

  张洁访谈(二):好的电视节目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故事

  

  好的电视节目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故事

  主持人:刚才你也说到,你们的节目有45分钟,在我们看来一个10分钟的节目要看要花很多工夫。45分钟把观众紧紧抓住,你们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观众吸引住?

  张洁:一个好的电视节目首先最主要必须有一个好的故事,选题方面来说调查选题的时候调查有新闻性、故事性,故事性是很重要的元素。有了故事并不一定成为我们好节目的标准,故事能够反映时代的特征,能够承载一些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能够对我们的体制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这些都有一些标准。我们运作节目的时候,有好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必须是有意义的,另外作为电视技巧来说,悬念的设置、采访的到位、编辑节奏的整体把握、悬念的层层递进,这个也有好多标准。可以说一个好节目选题上要求有好的故事,采访上希望步步紧逼,到位,有调查感。从节目整体情节上一层一层向剥笋一样往里走,这些是构成节目好看的要素。

  主持人:《新闻调查》选题标准要求是什么?

  张洁:第一要有故事,第二故事必须是有意义的故事,光有故事没有意义我们不会去做,如果光有意义没有故事这个题目我们也不会去做。我们认为对故事性的强调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你不能说有意义就把我强扭的思想通过没有故事承载的东西发布给你让你接受,故事是一个载体。我们对选题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难,因为一个新闻事件太简单了不行,有的新闻事件有意义也有一定的故事,但是故事太简单了也不行。我们一般说好的《新闻调查》的选题起码有三个回合,一期节目10分钟或者15分钟一个高潮,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三四个回合,要有这个情节线,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来看。有的故事有一个回合或者两个回合就完了,这样的片子更适合《焦点访谈》去做,我们要求故事有曲折性。

  主持人:符合你这样要求的选题多吗?

  张洁:不多。

  张洁访谈(三):真实调查是《新闻调查》的核心竞争力

  

  揭露真相和掩盖真相实际上是一种较量

  主持人:美国的《60分钟》有一个报道,为了揭穿一个保险公司内部的欺诈行为记者在保险公司卧底三年,最后把这个事情揭露出来。作为《新闻调查》有过卧底的经历吗?

  张洁:我们在前年还是大前年做过一个传销的节目,我们记者曾经卧底到一个传销组织内部,过程比较短,也就一个星期。投入三年时间做一个深度报道,主要还是跟成本有关,我们试图做这样的节目,长时间投入来获取一些最有利的证据,但是因为涉及到成本投入问题,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步。另外我们播出也是日常经营的栏目,播出是第一位的,每周得有一个节目来播出。我们有所考虑,但是时间一年两年三年还不一定。

  主持人:《新闻调查》的记者肯定也在采访当中历过险,有过这样的经历,能给我们说说吗?

  张洁:我们摄制组出去一般都是五个人,所谓的兵强马壮,要说风险方面,我们跟兄弟老大哥《焦点访谈》的记者比,他们的风险大。他们出去就是一个编导一个摄像,而且经常是孤军深入,加上暗访的形式。我们一般是阵容比较大,而且我们仅仅靠隐性采访是成就不了一期节目,舆论监督也必须跟他们正面交锋,这是我们栏目的特色。这种面对面的接触也使我们的行为不像他们有那么大的风险性,但是被威胁甚至被利诱或者经历过跟踪等等,这些也都是家常便饭。

  主持人:你曾经经历过这些被威胁的事件?

  张洁:早年做节目的时候有过,但是由于那时候做舆论监督的力度没有现在大,我们那个时候遇到的风险比现在要小得多。96年做农村村干部贪污粮食的一个案子,涉及到县乡一些黑幕的东西,在拍摄期间经常受到阻挠跟踪。

  主持人:《新闻调查》有点像侦探,揭露真相和掩盖真相实际上是一种较量,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些对方想掩盖的真相揭露出来。《新闻调查》这些年来积累了哪些技巧?

  张洁:做舆论监督肯定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去纠正一些监督一些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违反公共利益。我们做这类报道的时候,对方的反弹是比较大的,我们以前说过一句话,如果把我们当成一个深度节目的话,深度意味着现场的抵达,深度意味着记者的追问,深度意味着证据的确立。这种证据的确立对调查性报道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素。你能不能通过记者的调查,通过你的取证,这个取证可能包括语言上的证据和实物上的证据拿到来证明他的确是在侵犯公众利益,干些违反法律和法规的事情。

  真实调查是《新闻调查》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你们是最早引入新闻策划这个职位的栏目,策划在《新闻调查》当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洁:《新闻调查》在借鉴思想成就节目这方面我们在央视做得比较靠前,借助一些媒介和思想界的精英参与节目的策划。策划在《新闻调查》生产力当中起到三个层次的功能,第一个是选题策划,我们根据某个信息,这个信息也许凭着媒体也许凭着网络,也许是观众来信来电,我们了解相关背景,根据这个信息看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升华,把选题的意义以及它的大概脉络走向做一个梳理,成为一个选题,这是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报给台领导批准之后进行运作。第二,节目策划,刘春以前是我们节目的策划,我们曾经搞过策划负责制,比如赛纳比如刘春,他们根据选题带着编导到现场对选题进行初步论证,看看从制作上怎么设置结构,从采访上怎么定位一些问题,调查点、切入点,最后节目的出口是什么。整个策划拿出一个方案提供给编导,编导按照这个方案把节目的精髓反映出来。这样的策划不仅需要你有思想,同时还要求你有较高的电视业务水平,能够把握电视摄录画面包括采访方面整体的构架功能,这样的策划我们称之为节目策划。第三层策划,栏目策划。比如我的工作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栏目策划,栏目的总体发展在运作上有哪些考虑,比如栏目的选题,栏目的发展方向包括我们一些重大的项目立项,包括对整个栏目以后的编导也好,摄像也好,主持人也好,他们业务上的一些提高,包括培训包装等等这方面,这是栏目的策划,这是栏目策划方面应该起到的功能。去年对《新闻调查》进行比较大的改革,我们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深刻变化有两个标志。一个是媒介的市场化,导致了现在在央视提出收视率,提出末位淘汰,整个栏目的生存要求你对收视率的关注,和以前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另外最近几年媒介发展非常快,像西部频道的出现,相关的深度栏目就特别多。我们以前做过主题性调查、记录性调查、历史揭密调查、一对一的专访调查等等,到了今天你回过头再看,很多当初是你的特色和要件的东西,相关的栏目都有。我们可能会为一个观点性的东西,我们也做一期节目,现在观点性的东西有《央视论坛》,而且又是一个日播节目。在已经变化的新闻资源面前,哪些节目是我们《新闻调查》最擅长不能被取代我们称之为核心竞争力的东西,我们通过七年多的梳理,我们认为真正调查性的报道,记者到现场通过自己的调查去印证事件的真实这种调查是《新闻调查》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其它节目无法替代的。

  另外我们从专业上,摄录上包括记者提问上,这点我很骄傲,《新闻调查》的提问在新闻节目当中是最好的。这种东西我认为都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调查节目里面我们这个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去年我们开始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根据中央的要求、台里的要求和中心部的要求,舆论监督这个节目是最符合做调查性报道,去年我们进行了选题的大调整。以前我们做宏观政策分析,去年这些题目我们基本很少做了,我们做的大量来自现场的一线内部调查,侵害公共利益行为的调查。三贴近从民众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维护他们的权利,把他们所遭受到的不公正的东西通过调查把事实挖掘出来,这样的话应该说这种选题的调整既符合栏目的品质也符合我们对调查记者的要求,凸现新闻的正义和良知。这种节目也应该是好的收视率。去年我们把这块选题调整,占我们选题的量比较大。另外我们去年把人力资源管理引进到栏目当中来,我们搞了一个绩效评估体系,质量要求高的报道揭黑的报道我们给他的分值高,记者做挑战性越大的节目,只要做成了以后他的报酬远远超过以前的报酬,从机制上保证舆论监督性节目的生产运作。另外我们还搞了主持人中心制,以前是编导负责制,在电视节目操作上西方国家比我们早走了很多年,他们的主持人中心制在节目里面是有好的经验,我想我们应该借鉴过来。一个记者只要发挥得好,那么这期节目就好,我们走到这一步保证记者的主导作用在节目当中能够发挥得更彻底。这样的话这个节目出来以后才会带来魅力。

  采访时客观冷静保证了节目播出的公正

  网友:最近一期关于法院院长案子的节目让人气愤难平。

  张洁:这期节目是星期一晚上播出的,发生在云南地区一个法院的副院长对一个幼女实施了侵害,逍遥法外将近50天,最近才被拘留。证据确凿,而且公安取证基本明确,抓的当天晚上就被放了,因为他的背景,我们节目调查的就是在这么一个证据非常确凿的事实面前,法院的副院长为什么没有得到处理。

  主持人:当时接受线索的时候有过疑虑吗?阻力会大吗?

  张洁:有过,凡是类似的报道都有一些阻力。但是我想我们采访曝光一个事件,首先我们不是为了炒作一个新闻,我们在做舆论监督,这也是《新闻调查》和其它节目有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在进行某一项监督或者揭露某个问题的时候,更多是从建设性的角度,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不是从炒作的角度入手。这样我们的记者到了现场以后,我们在取证的时候过程非常严谨,非常细致,做得非常到位,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天灾人祸的节目,讲当地一个镇在洪灾到来之前有行政过失的,预警方面做得不到位,但是这个东西被遮掩了。记者到当地还原当时的情况,他们来到特别偏远的镇里面,搭了帐篷自己做饭,两个拒绝,拒绝了当地政府的接待,也不去打扰老百姓,在村里面住了八天八夜,就是为了把当初的东西一点一点还原。我们做舆论监督的时候,凡是能够看得懂这个栏目的人或者单位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最基础的认识,他知道我们不会去歪曲或者放大,一说到炒作这个词,公众对炒作非常反感,我们不用这个词。这样我们在采访有一定难度的时候,使我们更容易使对方接受我们的采访。

  主持人:你们采访的时候客观冷静保证了节目播出的时候是公正的,采访对象和被采访对象不会认为你们把这个事情歪曲,有品质的保证。

  网友:你们栏目进行一些改革,记者的报酬跟报道的难度有关。一般一个节目成本是多少?记者平均能拿多少钱?

  张洁:节目成本不一样,我在北京做一个节目成本非常低,有的节目要跨好几个省操作一个节目,这个成本就非常大。一般操作节目的成本在10万以内。

  主持人:有人说你们的节目策划一个月,拍摄一个月,制作一个月。

  张洁:我们一般是两个月做一个节目。做一个节目要求前期的论证工作相当深入,对选题的分析、判断、印证到开机拍摄到后期制作,后期一般是半个月,这样能保证品质。对于突发性的事件,我们有另外一套机制,能够在十天或者一个星期做出来,这也是偶然情况下我们也有快速的机制。

  网友:没有一个新闻制度保障,记者很难有所作为,你们怎么做的?

  张洁:在新闻法没有出来之前,我们还是有很多保障的。比如说我们出去做隐性报道,从舆论监督来说,从中央高度重视,特别今年对舆论监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从《焦点访谈》到我们栏目,包括到新闻中心的其它栏目。舆论监督这块也是净化社会环境,为改革发展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法制环境的重要内容。中央这种要求就是我们的一个保障。我们在进行这方面制作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有我们自身的一些职业约束,比如说现在我们听说有一些媒体记者利用监督的名义进行敲诈勒索或者有偿新闻,这样的话使我们的舆论监督变成不受监督的舆论。繁峙矿南,由于我们节目的播出引发了记者受贿的事实,这样一种自律对我们做舆论监督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另外一个标准,客观、公正、理智、平衡,我们对待一个事件是比较严肃的态度,而不是炒作的态度。这种东西都是我们在做舆论监督的保障,你之所以这种态度这么一种观念在做事件过程当中你才可能处在获胜的位置。

  主持人:你们是怎么自律的?有什么规定吗?

  张洁:有。在《新闻调查》员工手册里面,我们对各个工种有很多要求,杜绝有偿新闻,不能以权谋私,这些都不用说了,而且中央电视台也公布了对有偿新闻举报的规则。在行业规范里面,对待偷拍现在大家知道做监督越来越难,对方越来越会保护自己,比如我们的兄弟栏目《焦点访谈》,现在如果不用隐形采访几乎很难成就一期节目。对于这样的偷拍《新闻调查》做不做?为什么你们的节目里面不太多?我们对偷拍的态度是可用,但是必须慎重。因为偷拍毕竟是隐秘性的行为,我们必须有几个前提,比如说偷拍的主体是正在实施侵害公众利益,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另外,这个行为必须经过我们一级领导的认可,我们的记者如果用偷拍的手法必须经过他的制片人同意,这种东西慎用,坚决杜绝也不合实际,揭露东西拿到证据只有在隐藏的状态下才能拿到。传销这期节目我们就有很多偷拍的画面。

  网友:我现在的论文就是要写“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几个问题可以问你吗?

  张洁访谈(四):《新闻调查》栏目的人格化

 

  《新闻调查》需要非常职业的电视工作者

  主持人:美国三大电视网竞争主要是新闻竞争,树立一个王牌新闻栏目对于频道对于台的形象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作为国际大台是不是要做到这么一个位置一定要做出最好的新闻栏目?

  张洁:对。而且像一个小时左右的深度报道栏目,据我们所了解国外大的媒体包括在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都有自己的深度报道节目,这种节目最重要的是把握思想的深刻性,这个媒体这批传媒人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你们对整个世界的宏观把握,从这个节目里面能够看得出来。这帮人的思想载体就应该是这个栏目,这就意味着它对电视从业者的要求非常高,这个栏目如果做到理想当中的境界,必须要求非常职业的电视工作者。

  网友:记者最大的特征应该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没有做过舆论报道的记者不能称其为完整的报道记者。

  张洁:舆论监督报道。作为一个媒体作为一种社会良知的体现者,应该遏恶扬善,对于真善美东西的维护和赞扬,对于假丑的鞭挞,我们做的有舆论监督报道,也有符合我们价值理论标准的一些好的事情的报道我们也做。根据最近选题调整方向,我们加大了舆论监督这块的力度,与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往前走相关。

  主持人:舆论监督的比例占多少?

  张洁:我们现在没有明确要播出的节目达到多少,去年的结果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有影响的舆论监督报道达到十多期,超过五分之一。

  主持人:怎么样成为一位优秀的调查记者?

  张洁:我们对调查八年有一个梳理,我们有一个题目“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我们叫新闻调查,并不意味着我们做的节目都是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从传统新闻学定义来说有两个本质的定义我们认为是必须坚守的。第一个,内容是侵犯公众的利益,有的集团或者个人,这种行为被遮掩被掩盖;第二,记者对揭穿这种行为的过程是记者独立的调查。这两个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我们所说的调查节目很有可能用调查的手法来做各种选题,包括正面选题、中性选题、负面选题,我们称为调查性报道,这两个要素必须确立。我们和司法部门合作做被司法部门定了案或者已经处理的案件,我们在他们的配合下做节目,这应该不算是调查性报道,你依靠的是行政力量或者是司法力量,调查性报道是调查节目当中的极品。打一个活老虎通过自己的努力揭露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这个过程是要冒很大的风险,这样的话,记者的行为记者的素质是很高层次的东西。我们对节目的梳理,我们努力多做一些我们认为的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把我们其它的调查节目经营指标上达到很好的标准。经过梳理就非常清醒,什么样的节目按照调查节目的要件处理,什么节目按照调查性报道的要件处理。国内对调查性报道和调查节目经常混为一谈。

  怎么样才能做一个调查记者?素质要求非常多,有一个最基本的,必须有责任感,必须有一种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精神,勇敢、坚定、执着、有韧性,这些都是基本的素质,另外还必须具备比较成熟的政治经验,比如在现有的环境里面怎么样操作这个题材,按照你的预设能够把这个节目采制成功,前期的拍摄、后期的把握要求比较高。另外做调查性报道必须有很多的专业技巧,包括你的拍摄上,你的采访上,怎么样能够拿到你想要的东西。我们认为要做一个好的调查记者,大的理念思想素质方面,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应该是几种要素的集合体。

  栏目人格化

  主持人:做一期节目的周期大概是两个月,但是《新闻调查》是三个出镜记者,怎么能够周转过来?

  张洁:按说我们应该有四到五组记者才符合良性运转的条件,但现在由于对出镜记者要求比较高,三个人基本是他跟这个编导回来又跟另外一个编导出去,我们节目后期制作比较长。三个出镜记者疲于奔命,甚至从这个节目点做完节目马上飞到另外一个节目点,高速运转,最近长江记者做云南法院这个案件拍回来之后病倒了,这几天在医院就诊。

  主持人:《新闻调查》最开始的时候是编导负责制还是策划负责制?

  张洁:编导负责制,搞过一个阶段的策划负责制。

  主持人:现在是主持人负责制,把主持人包装成一个节目的品牌,国际同类节目的模式还有收视率的压力,出于这两点的原因。《新闻调查》对主持人要求非常高,同时也培养了不少的人,王志、董倩以前都是在《新闻调查》做,现在做《面对面》和《央视论坛》。《新闻调查》怎么样克服两个矛盾,一方面对出镜主持人要求很高,出镜率高了之后可能又有条件单立门户做新的栏目,这种矛盾怎么克服?

  张洁:这个没有办法,当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出现的时候,我们总是要成全。因为每个人对他自己的发展期许有更高的平台,这也是《新闻调查》的用人观点,我创造我的平台提供给你,如果你有更好的平台那个时候我也会放你出去。你也不能说你走了我的节目受损失,我不让你走,这也不符合市场人才的配置。王志到《面对面》,这种栏目填补了中央台的空白,这种事情不会经常有。相对来说《新闻调查》这个平台还是比较好的平台,因为据我们所知在美国新闻记者新闻主持人里面华莱士的地位非常高,华莱士在《60分》做了30多年。我们认为一个记者在《新闻调查》这个平台里面一年要做十多期深度报道节目,每期节目里面深度采访的人的数量将近20个,这么样一种积累对记者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种财富,对一个事件的深度认知,对于事件当中当事人的深度认知,这么几年下来我觉得无论对他们的专业技巧来说,对他们的经历、思想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么样一种机遇机会是不多得的,我觉得对于一个有心做真正的记者的电视人来说,这个平台是非常好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媒介环境当中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新闻,我想在观众当中的公信力是不可预料的。《新闻调查》大家对我们这个栏目还有一些好的口碑,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做让公众信赖的新闻,我们希望我们记者的新闻也是让公众信赖的新闻。从行为上到节目上我们都希望具有公信力。目前信息报道当中有很多新闻可能是不严肃的,不客观的,作为央视的《新闻调查》重头深度报道栏目,我们让新闻变得有力量,让新闻变得有尊严。在我们的栏目团队核心理念上,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栏目人格化,人格化是什么东西?今天是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很多东西被颠覆,我们这个媒介或者说栏目人格化的概念,生活当中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行为是能够让你信赖的,让你去热爱的,像这种东西我们就把它变成我们记者的行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疾恶如仇的人,一个公正的人,一个有着博大同情心的人,这种人绝对受到社会甚至受到群体,比如你是这样一个人,你周围的同事肯定对你是尊重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对人是善意的,对周围的环境是善意的,另外一个方面你疾恶如仇,你有良知,这种东西也是我们所强化的。如果我们做人是这样一套标准,在节目当中你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才会受到社会的信赖。就是这种记者,尊崇客观真实的理念,用平衡的手法,又冒着一定的风险,这些行为在今天的媒介环境当中是比较高贵的记者行为,我们《新闻调查》力争做这种记者,我们做出的新闻力争承载这种精神,这样把我们的团队营造成在中国深度报道当中一个有影响力的栏目。影响力的前提首先是公信力,如果你的新闻让人信赖,批评过的对方对你的新闻事实,对你摄制组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都有一种认可或者评价的话,那么我认为你做新闻做到一种极致。我们在村里住了八天八夜的记者,当地政府对他们好评如潮。现在是炒作的时代,眼球的时代,好多东西丧失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团队的努力来恪守捍卫这些东西。

  网友:《新闻调查》记者平均年龄多大?

  张洁:30多岁。但是随着电视的发展,我们做了七八年,老同志比较多,最近一两年吸收了一些年轻人当中的佼佼者充实到我们的队伍当中来,我们现在有20多岁的编导,他们来到这个团队以后尽管他们可能是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他们都是属于新新人类。他们非常热爱新闻,他们认可我们的价值理念,我们用我们这套专业方式,他们的外语特别好,网络资讯掌握特别快,在我们的队伍里面一两年就可以独立做节目,这是我们队伍当中的新鲜血液,带来生机和活力。

  网友:策划负责制为什么不继续了?

  张洁:当初策划负责制最优秀的几个老编导做策划,以前做助编或者刚进来的让他们挑大梁的记者,我们想用策划带编导。节目的整体水准起来了,不会特别高或者特别低,但是不让他们直接做节目会导致优秀节目的丧失。《调查节目》是获国际大奖最多的节目,台领导要求我们每隔一两年有优秀的节目出来,骨干编导还是要做节目,带了半年左右,这些编导的素质提高了以后,这些编导还是去做节目,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用舆论监督的概念或者用调查性报道的概念也好,这些东西只能成为栏目的主导追求,但是不可能说我每期节目都是舆论监督,那是不现实的。电视毕竟还是一个产品,要播出,有的日播有的周播,风险太大,你能不能拿到东西,你是不是能够安全播出,节目从选题到播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必须保证每周都有一期节目安全播出,跟公司的经理一样,必须有产品卖出去,然后在产品当中实现我们的含量。我们把这个作为主导追求,其它还有别的一些节目也要做,比如远华大案,贪官成克杰都可以做。已经查清楚了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节目,这样的节目也是我们要强调的。另外我们做的《与神话较量的人》,这种行为也是我们栏目应该做的。好的节目我们也能做,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冒着风险和损害公众利益的金融集团做斗争,这种节目的影响,它的力度远不是一些揭黑节目能够做到的。刘姝葳带来两个月收视率的持续走高,这期节目在社会的影响力到现在这个节目还是有影响。节目制作非常简单,找了一个环境,采访,然后到她家拍东西,这个节目非常低成本,但是它的影响特别特别大。远华大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但是它的影响力和这个节目的影响力不一样。后来我们发现如果仅仅一个栏目或者一个媒体曝光、揭露,那么也许它会让人愤怒震撼,这是它好的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曝光一个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得到处理,相对来说给公众带来的反而是一种压抑一种痛苦。我们在做这类节目的时候还有一个追求,我们更要表现那些在为了捍卫公众利益在和这些侵害公众利益做斗争的勇士,像刘姝葳,这种东西的发扬光大对社会非常有益,不仅看到黑幕,而且看到一个真正的人怎么样,刘姝葳树立了社会合格的公民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手我们都会抓。

  网友:你上次说过强调记者的主体意识,是否意味着记者有决定权,跟西方很像。

  张洁:我们现在记者中心制或者叫主持人中心制,我们指的主持人包装可能哪类选题适合他,让他多做这类,他穿什么样的衣服从外在形体应该有一种包装的手法,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新闻报道一个深度记者而言,记者中心制的核心要件,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必须对新闻要敏感有热情有冲动,以前我们强调编导中心制,记者的主动性会被抑制,编导找题,记者到时候采访就行了。现在经过我同意报批台里,编导做这个题必须经过记者。以前我们每个编导可以轮换使用这些记者,现在每个记者手下固定三五个编导为这个记者服务,这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核心团队,编导找选题的时候考虑柴静可能这类选题比较适合,可能帮助她找这方面的选题,摄像录音也固定这几个人。去年9月18号我们搞了一个改革,我们引进了团队竞争的概念,柴静一个组,杨春一个组,长江一个组,三个主持形成竞争格局,九月份改革,大家从屏幕上可以看到节目变化非常明显,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另外记者在镜头前的表现也通过制度的确立上了一个台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记者已经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地步。在《新闻调查》我们也有淘汰制,我们末位淘汰更多的是编导,编导群体比较大,大概有15、16个。摄像、录音比较固定,做了七八年,不可能淘汰掉他们。编导淘汰比较大,首先理解新闻热爱新闻,对新闻有主动性,同时具备很多的公共关系技巧,以前记者可能跟着编导,编导把什么都安排好,反过来你要有一种向心力,你的思想素质、你的待人接物,你在现场脑子清不清晰,采访提问到不到位,因为你是核心,这些都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中心制是一把双刃剑,推着你往前走,你不适合把你淘汰,这样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你们出镜记者是不是就是网友所称的主持人?

  张洁:国外主持人是指坐演播室的这类叫主持人,出外景的叫做出镜记者,我们延续了美国这样的叫法叫出镜记者。

  主持人:国外出镜记者的工作相对稳定性比较大,一直作为一个职业做到老,是不是有这种情况?今后《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是不是也有这种趋向?职业感和职业精神不断得到加强。

  张洁:我们希望是这样。在国外一般来说主持人都是从记者开始做起,有的主持人从编导做起,一步步做外景记者到最后四五十岁做演播室,我们希望我们的出镜记者一步步做到持续的发展。但是首先要看我们这个平台,我们这些理念是不是让他觉得他在这里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美国《60分》从68年到现在发展了36年,我们希望我们这个栏目一如既往做下去。在央视所有的栏目里面我们开玩笑说,《新闻调查》是生命力最长久的节目,它的最高境界很难实现,记者采访也好,编导业务也好,要求做到在40多分钟里面,40多分钟是一个电视剧的概念,把你的节目做到好看,把理念传达清晰特别不容易,对各工种都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空间特别特别大。

  自己跟自己较劲

  主持人:《新闻调查》揭露社会阴暗面比较多一点,你作为制片人每天接触这些话题会不会感觉到心头压力比较大一些?

  张洁:我接触阴暗面观众来信来电接触多一些,《焦点访谈》是用麻袋装的,习惯了可能就好了。另外用职业的眼光来看的话,你刚才所说的影响会小一些。做这类选题的时候,当通过记者的努力使这些内幕得以曝光,甚至行为得以纠正,使问题得以解决,那个时候作为一个调查栏目创作者来说,那种快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每当我们播出一个特别优秀节目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那天是《新闻调查》的节日。

  主持人:你们有自己的压力,也有自己的释放方式。我曾经碰到一个人,一个女孩刚刚大学毕业,当时选栏目的时候选择调查栏目,她做了一两个月之后受不了压力,去做轻松快乐的节目。心理压力可能比较大,走过这一关的人心理承受力比较大。

  张洁:前面提到记者的素质,韧性也是特别珍贵的素质。比如说你的节目中途流产了,最后不能播出了或者怎么样,你能不能承受。这种东西能坚持下来的肯定是最优秀的,不断淘汰。《新闻调查》这批调查人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有可能我们不是和身边的人较劲,我们是和自己较劲。从专业上来说,我经常对编导说,你不要老跟别人较劲,你跟自己较劲,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很清楚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比如我是一个胆怯的人,我是一个不愿意得罪别人的人,你做这种舆论监督节目必须战胜自己的怯懦,这个较劲是你自己跟自己较劲。另外你可能是一个不冷静容易冲动或者不拘小节的人,我要求你客观冷静从容精确的时候你可能会犯很多错误,这个毛病的克服要靠你自己。你的产品是什么样的质量取决于你对你自己的限制你发展的因素到底能不能把它超越,再上一个台阶。我们一旦确立一个人发展的最终障碍是克服自己的障碍,任何困难出现的时候你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说到环境的问题,我们是有一些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但是允许做的事情里面你是不是做到最好?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进步都会有时代发展所具有的历史局限,不可能超越时代。并不是说这个时代没有给你前进的空间,改革的发展始终在推动这个空间不断扩大,从93年《东方时空》开播到现在,中国的媒介环境发生多大的变化,这种进步是谁给你的?不是谁给你的,是所有人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走到这一天。这种东西你作为一个媒介记者的话,受不了挫折改行那没问题,他是一个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去选择。如果真正热爱新闻,愿意通过新闻为国家民族做一点事情的人,他们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既看到时代的进步,也认识到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环境,然后再慢慢通过自己的平台一点一点和其它的力量整合起来,推动往前走。无论政界也好,经济界也好,文化界也好,包括科技界、产业界,一个国家往前走总得有一批这种人在里面。我们希望我们这个栏目我们这些员工是推动这个进步的其中一分子。

  主持人:你在做记者的时候也有被枪毙的节目,你被枪毙的节目有多少期?

  张洁:三期。

  主持人:当时被枪毙的时候心理是什么感受?

  张洁:那是我到调查的第一期节目,为农民讨公道,农民受不太好的村干部的欺负,后来节目没能播出。我们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后期花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说呕心沥血做出40多分钟的节目不能播出,打击非常非常大。我觉得痛苦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但是你必须超越必须战胜,我们后来在评论部的手册上有一句话,如果节目没能播出洗个澡接着找下一个题。

  主持人:第一期节目被枪毙,现在越战越勇现在做到《新闻调查》的制片人,你有什么招,尽量使记者的调查节目不被枪毙?

  张洁:我有三个节目被枪毙,每一个节目不能播出总有不能播出的理由,这种理由可能是我们没有把事情做好,包括我做的第一期节目后来反思,如果我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的话,这个事件是能够公布于众的,当时太感性太冲动太不够冷静,必须在这方面反省自己总结自己,你会越来越成熟。专业技巧是你必须自我挑战的,另外政治技巧是你必须挑战的东西,但是我们所说的成熟并不意味着我们变得圆滑,新闻变得没有力量,不是这种概念,我们说的成熟是在这种环境下把我们节目该传递的东西能够以安全的形式传播出来,这就需要很高超的经验,这样你的传播得以实现。对于记者来说,对于编导来说要求更高,我特别认可一个人说过的一句话,巨匠在限制中产生。

  网友:曾获国际大奖的《大官村里选村官》,很多人称它是纪录片而不是调查性报道,你是如何介入这一题材的?

  张洁:我们把大官村获国际奖的节目和《第二次生命》这两个节目,如果说调查片的话仅仅是使用了一些调查的元素,比如使用了调查记者,使用了印证的方式,整体是纪录片。我们给了它一个概念叫纪录式调查,基本靠纪录片的内容撑下来。栏目固然是越纯粹越好,每期节目都是揭黑幕都是舆论监督的,但是不可能。我们在符合栏目品质的调查报道没有那么多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向其它领域扩张,比如我们做一对一的专访,我们把它称之为心理层面的调查,另外大官村纪录式的东西,另外主题性调查其实是宏观立论找素材印证。无论做什么样的节目,我们用调查的因素来包装它,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我把调查节目广义上的概念和狭义上的概念解释得比较清楚了,我们为了播出可能其它元素的节目同时也要经营,我还没有奢侈到做了一个好的纪录片我不播,纯纪录片的样式我们是拒绝的。

  主持人:你去过海南,中间回过云南,93年来到北京,这些经历对你选择《新闻调查》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洁:当初不走到北京来不会在《新闻调查》,首先得益于央视人事变革。社会上各界人才,无论是不是北京的,有没有户口,只要有能耐就能来到这个平台上,你能做摄像就做摄像,能做编导就做编导,能做主持人就做主持人,王志就是这么过来的,当时央视很多元老就是这么来的。央视这十年最伟大的革命就是人事制度改革这块,如果没有这个的话,也没有后来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调查》正式员工五六位,大部分是招聘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没有北京户口。他们是我们的核心主体,没有他们我们这个栏目支撑不下来,人的解放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你从骨子里面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调查社会真相的栏目和你的性格有什么关联吗?

  张洁:我不是爱打抱不平,我这个人的个性是温和善良,与人为善是我的一大特征,但是疾恶如仇,眼睛里揉不得砂子。我经营的团队里面如果违背我对人的要求的行为出现的时候,肯定受到制裁或者受到抨击的,如果有一些好的比如特别包容别人,特别能够克制自己成全别人,克制自己的私欲,克制自己的东西让团队越做越好。我对人的要求太高,大家可能觉得跟着张洁干太累。

  主持人:云南是一个多种文化相存并行的环境,它的包容性特别强,你在那个环境里面生长出来,可能对团队的包容性要求特别高。这和你的出生环境有关。

 

 

 

  张洁访谈(五):解决不公正的事情还是要靠法律的力量

  

  真正能够解决不公正的事情还是要靠法律的力量

  网友:这个节目我很喜欢,算是冲昏了头的冷静剂。

  网友:希望《新闻调查》进一步加强曝光社会黑暗面的力度,为百姓呐喊,为当局者警醒,为推动法制中国助威。

  张洁:谢谢。我们会尽量朝这个目标去做。网友对我们有这种期待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民间在非常广泛的社会阶层,特别是底层的百姓对媒介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新闻是包青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他们来信的诉求,希望他们通过媒体干预处理,对我们的要求过高。我们认为真正能够解决这种不公正的事情主要还是要靠基层的司法力量,还是要靠法院,靠这些东西。我们特别希望在我们国家整个环境里面,这些工作能够做得越来越好。到中央台门口告状的人比较多,某种程度来说是求助司法得不到解决才求助于媒体,从我们内心深处来说,我们希望大家把法律看得最重,法律毕竟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仅靠媒体,《新闻调查》一年52期节目,就算我全做舆论监督我也只能做52个案子,但是每天我们所收到的各种冤枉的求助信绝对不止52封。我们有很多年轻的记者来到《新闻调查》,他们一开始带着一种理念主持正义,他来了之后感觉到无能帮不上忙,有一个学生接了电话回去之后嚎啕大哭,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太有限了。对每个有冤屈的都能够帮助是不可能的,我们的使命在哪儿?如果你做一个记者,如果你的选题得以立项得以到操作层面,你尽可能把节目做好。拖欠民工工资有一百个案例,我们只能做一个,这个点选好,我们花所有精力把节目做好,这是我们应该能做的。另外我们做这类报道的时候我们也尽量加大我们的整体力度,上上下下在我们的舆论监督制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但是有一点作为观众来说应该看到在做舆论监督毕竟是曝光一部分人他们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是侵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作为这些人来说,他肯定会用很多力量来使这个节目不能播出,这是我们实施舆论监督当中最大的障碍。经常很多节目记者到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公关的就到了北京,每个有影响的监督节目的播出都是上上下下抵抗公关的结果。地方的一部分人动用国家资源住着高级宾馆上上下下活动,其目的就是使他们的行为不要曝光。我认为这种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腐败行为。因为他在利用公共资源而且目的是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用这种手法给电视台施加压力,使我们的节目不能播出。但是好在我们现在舆论环境越来越好,从中央到各级领导,对舆论监督这块越来越重视,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以后可能会从数量上到质量上尽量使我们的舆论监督节目上一个台阶。

  网友:《新闻调查》节目太好了,我非常喜欢。感谢张洁。

  主持人: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了解了《新闻调查》,《新闻调查》有一个标语“《新闻调查》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今天通过搜狐的在线访谈使我们了解了《新闻调查》背后的故事,感谢张洁,感谢各位网友。

  张洁:我们做得还不够,但是请各位网友放心,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朝着我们既定的目标,朝着你们所期望的方向去走。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我们马上八周年了,这么多年来得到很多观众很多网友的厚爱,我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各位网友利用网络优势能够对我们实行某种互动,比如选题上我们以后可能会把各种行业的黑幕或者是乱收费或者各种各样侵害消费者的行为做一系列的节目,也希望在选题这块得到网友的支持。

  网友:要求《新闻调查》在黄金时段播出。

  张洁:领导正在考虑。

  

转自搜狐




■ 精彩图片新闻 ■ 热门国内 新闻推荐

·辽宁发射21枚火箭催雪 沈阳降今冬第1场雪(图)
·北京将高效利用土地 地铁沿线拟建新经济适用房
·多项新规今实施带来深刻影响 禁止性骚扰首入法
·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大型征集活动
·实话实说征集创新梦 怎么看刘翔家获评五好家庭
·上海天价手机号码炒到16万元 号虫操纵市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