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盛夏时节的唐河大地,到处升腾着发展经济的热浪:由20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的148个瓜果购销协会,正源源不断地把20万亩瓜菜销售出去;新建的116个标准化畜牧场内,一头头育壮的商品牛正装车外运……这得益于该县推进党建“四个创新”,凝心聚力发展县域经济。创新责任机制,变单纯抓党建为党建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根据确定的畜牧、瓜菜、林果药、民营经济等支柱产业,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县200多个行业协会党小组,常年活跃在全县城乡,已成为架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仅2003年全县就种植牧草17万亩,促进了林草牧综合开发,新建各类规模饲养场166个,畜牧业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达45%。推广“阳光选拔”,使领导干部选拔由“相马”变为“赛马”。近三年来,在选配乡镇长时,每个乡镇先从正副职科级干部中推荐1~2名人选上报县委,县委选取民主推荐得票最高者参加公开演讲,经过署名推荐、综合评定的办法选出思路清、群众基础好、工作有魄力的“千里马”。在干部任用上,该县坚持重德才重实绩,实行末位淘汰。通过公开选拔,全县科级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到总数的78.8%,较两年前上升5.6个百分点,平均年龄下降到38.7岁,初步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实施“强村带动”,变小康村建设的独脚戏为大合唱。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选派31个有实力的县直职能部门进行对口帮扶。以支部班子凝聚力强、“两委”班子务实、廉洁、党员模范作用发挥较好等作为评价指标,全面加强五好村支部建设;以集体年收入5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为标准,进行资金项目扶持。目前全县31个强村确立的支柱产业明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在这些强村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村看村、户看户、比比咱们谁先富”的经济发展热潮。建立三级培训网络。县里投资200万元,建起现代化的“学校+场园”模式的“双强”培训基地,开通科技咨询免费电话,对村级主要干部进行“骨干型”培训,对村组干部进行“提高型”培训,对农村党员进行“普及型”培训。还开展“万千百十”活动,即评选万名科技型农村党员、千名科技型农村干部、百名科技致富标兵、十名科技状元,开展了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新村的“三学三争”活动,使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学科技、奔小康的热潮。据统计,目前全县95%的党员干部掌握了1~2项实用新技术,有6800多名党员干部获得了农业技术员证书。唐河县党建“四个创新”,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去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指标评定中,唐河县5项单项指标进入全国前100强,其中农业增加值居第38位,粮食产量居第36位,油料产量居第17位。②9(金少庚丰兴汉郭清华)
本报讯3年前还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林州市姚村镇西丰村,如今面貌一新:村党支部书记郭红拴不仅自己办起了年产值800万元的汽车配件厂,而且先后帮助村民建起了20多家企业。2003年,该村村办企业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在村办企业就业,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西丰村的巨大变化只是林州市农村的一个缩影,这是该市在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实施“双强”工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目前,林州市的546个行政村中,“双强”支部书记已达325个,占总数的60%。近年来,林州市“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陈旧,既缺乏带头致富的本领,又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办法不无关系。2001年初,市委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双强”工程的意见》,要求党支部书记做到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并制定出“双强”党支部书记的具体标准,即:党性强,有威信,年度民主评议满意率达80%以上;支部书记家庭非农业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或非农项目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村民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按上述标准,林州市把乡村企业骨干、外建工程队、退伍军人中的一批优秀人才发展培养成“双强”党员,选拔到农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来,并先后对86名不能胜任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免职或调整。目前,该市“双强”党支部书记中,在建筑工队任工队长的有180名,占总数的55.4%。“双强”工程的实施,为林州农村带来了深刻变化。截至2003年底,林州市乡办、民营企业已发展到5886家,各类饲养户达6370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21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8.2亿元,创利税1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4元,分别较2001年增长25%、22%和11.3%。②10?穴李根林尚军生?雪
|